04.13 出貨量暴跌,手機行業寒冬將至,誰會是下一個諾基亞?

商業圈有句很火的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前幾年隨著智能手機市場需求的急速增長,不少智能手機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快速發展壯大。但是好景不長,如今智能手機已經步入了寒冬期,一季度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暴跌27%。

出貨量暴跌,手機行業寒冬將至,誰會是下一個諾基亞?

近日,工信部旗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了《2018年3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的發展情況延續了2017年的寒冬態勢,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8187萬部,同比下降27.0%。。

出貨量暴跌,手機行業寒冬將至,誰會是下一個諾基亞?

無獨有偶,國際調查機構GFK公佈的數據的數據顯示,由於換機降溫、紅利消退,中國手機市場在2020年5G來臨前將步入紅利真空期。受此影響,GFK預計2018年中國手機市場全年零售量為4.49億臺,同比下降4%,整個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將進入冰凍期。

出貨量暴跌,手機行業寒冬將至,誰會是下一個諾基亞?

出貨量暴跌,手機行業寒冬將至,誰會是下一個諾基亞?

隨著市場規模觸頂,國內手機行業也迎來了一輪新的"洗牌",華為、小米、OPPO、vivo等頭部玩家在手機出貨量方面的壟斷勢頭越來越明顯,而酷派等一些二線廠商則開始面臨生存危機。

出貨量暴跌,手機行業寒冬將至,誰會是下一個諾基亞?

近日,金立手機深陷債務危機,裁員自救的消息震驚了整個IT圈。金立副總裁俞雷在個人社交平臺上稱,"金立一直在生產自救,積極面對問題"。

出貨量暴跌,手機行業寒冬將至,誰會是下一個諾基亞?

另一位難兄難弟樂視表示,2017年下半年開始,由於樂視手機類業務經營狀況惡化,樂視手機已處於停產階段,手機類研發項目預計不會再為公司帶來任何經濟利益。

出貨量暴跌,手機行業寒冬將至,誰會是下一個諾基亞?

金立和樂視手機的危機,固然有自身經營的問題,但也離不開外部環境的助推。工信部旗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智能手機真正步入了寒冬,而整個行業的"水逆",首先打擊的就是金立和樂視手機這些最為脆弱的品牌。

出貨量暴跌,手機行業寒冬將至,誰會是下一個諾基亞?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幅度的下滑?

一是手機換機時間更長了。2017年,美國消費者持有設備的平均時間長達2.59年或945天,然後才對設備進行更新換代。而這一數據在2016年為2.38年或867天。美國市場如此,中國市場亦然。

二是目前國內的智能手機行業,同質化問題嚴重,沒有新的技術拉動消費需求,市面上的手機看起來都大同小異,要想站穩市場,必須提升創新能力。

出貨量暴跌,手機行業寒冬將至,誰會是下一個諾基亞?

現在中國智能手機用戶的飽和度已經達到幾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機甚至兩三部智能手機的程度了。另外,現在智能手機的性能已經很優異了,既然是這樣,又為什麼要去加錢升級換代呢?"

出貨量暴跌,手機行業寒冬將至,誰會是下一個諾基亞?

此外,現在的智能手機同質化嚴重,因此不排除有不少用戶都在等待更具創新性外觀、革命性功能的手機出現。國內市場的飽和和疲軟盡顯,這也難怪有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選擇走出國門,開發海外市場。

出貨量暴跌,手機行業寒冬將至,誰會是下一個諾基亞?

以大家熟知的品牌為例,小米發力東南亞市場,華為瞄準美國,而OPPO和VIVO則在印度市場表現得風生水起。結合目前的市場情況,業內人士表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中國手機市場的出貨量還會繼續放緩。

出貨量暴跌,手機行業寒冬將至,誰會是下一個諾基亞?

手機行業遭遇"成熟"的煩惱,不少分析師認為未來的出路在於圍繞手機打造生態鏈,把手機作為一個場景互聯的平臺。不過王豔輝說,生態鏈對手機的依賴很強,手機如果做不好,生態鏈同樣會垮掉。

出貨量暴跌,手機行業寒冬將至,誰會是下一個諾基亞?

對於將來智能手機行業的發展,設計創新仍將會是手機行業的焦點,而在技術上的競爭將會有所緩解,更多將會體現在元器件和軟件方面。比方說比較屏幕的大小這種競爭在2018年已經不是大家所關注的焦點,取而代之的是設計的出眾、功能的創新。

出貨量暴跌,手機行業寒冬將至,誰會是下一個諾基亞?

同質化嚴重必然有問題,但是企業也應該想想蘋果為什麼沒有沒有這種問題。永遠跟在後面,只是做一些不是核心的創新,很難有前景,市場的不可取代性太低了。說到底,還是得創新,誰的技術最先進,誰就更有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