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一口漿水老豆腐,滿滿家鄉味兒

“朝朝只與磨為親,推轉無邊大法輪。碾出一團真白玉,將歸回向未來人。”

——《豆腐詩》(宋·王老者)

一口漿水老豆腐,滿滿家鄉味兒

人有善惡之分,人之初,性本善,無論是堅持性善論還是性惡論,都秉持著人生的一種態度和看法,對於人們經常食用的豆腐來說,更是如此。

豆腐有南北之分,南豆腐又稱“嫩豆腐”,適合煲湯做粥;北豆腐又稱“老豆腐”,適合煎炒烹炸。南豆腐一般用石膏點成,北豆腐多用滷水點成,而處於南北過度地帶的陝南人最偏愛的,當然是漿水老豆腐,尤其是咱們安康旬陽人,對吃酸更有講究,酸菜屬於旬陽一絕,俗話說“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作為酸製作的一種漿水,旬陽人可謂是得心應手,更有考究,下面來看看從咱們安康旬陽人手下所製作出來的漿水豆腐。

一口漿水老豆腐,滿滿家鄉味兒

漿水豆腐因其營養價值高、富含氨基酸、蛋白質和十餘種礦物元素,被人們冠有“植物肉”的美譽。製作時點滷的原料用的是農家做的漿水,不含工業化學凝固劑,做出的豆腐原汁原味,清香可口。這滋味誰不愛?

一口漿水老豆腐,滿滿家鄉味兒

漿水豆腐吃起來香不香?相信我們本地人定會異口同聲的給個答案,那麼漿水老豆腐如何做?才能做出特色?做出味兒來呢?看好啦!第一道工序萬萬要記好,把泡脹的豆子磨成漿,磨好了漿,再細細濾過渣,之後倒進鍋裡,把豆漿燒開,就準備點豆腐。

漿水豆腐質量的好壞全在這“點”的功夫上,咱們這都有吃酸漿水菜的習慣,用上好的酸漿水點出的豆腐白、活、細、綿、精、嫩,後味清幽淡遠,略帶甘甜,不像用傳統的石膏、滷水等化學原料點制的那樣發澀發苦。點要得法,每隔四五分鐘點一次酸漿水,需一勺一勺慢慢點,性急不得,如此數回,待豆花一層層結塊,水和豆腐涇渭分明時,輕輕撈起,用紗布包裹,稍稍擠壓成形,腐塊間雜青菜,色澤清白如玉,一股酸香氣撲鼻而來,令人垂涎。

一口漿水老豆腐,滿滿家鄉味兒

製作小亮點:漿水豆腐其製作的主要原料是黃豆,經過浸泡、打磨成漿,用細籮或紗布濾去豆渣,煮沸,然後加入漿水菜酸湯點清待形成豆腐時,再濾出豆腐壓成塊。該豆腐質地細嫩,色澤清白如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溫馨小貼士:初學者可以少量多試幾次,為了領悟漿水豆腐製作的精華,大家制作的時候要多和老前輩們學習,一定要有耐心哦~

一口漿水老豆腐,滿滿家鄉味兒

壓漿

一口漿水老豆腐,滿滿家鄉味兒

壓漿

一口漿水老豆腐,滿滿家鄉味兒

熬漿、漿水點豆腐

一口漿水老豆腐,滿滿家鄉味兒

壓豆腐

一口漿水老豆腐,滿滿家鄉味兒

壓豆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