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銅陵鄉村教師不忘初心,做紅色文化傳播者

銅陵鄉村教師不忘初心,做紅色文化傳播者

銅陵鄉村教師不忘初心,做紅色文化傳播者

胡小銀,男,中共黨員,1960年3月生,銅陵市義安區順安鎮第二中心小學教師。

事蹟簡介

铜陵乡村教师不忘初心,做红色文化传播者

1978年3月參加工作,40多年來始終堅守在農村基層教育工作一線。

11年追尋革命烈士足跡、整理革命烈士史料。

16年義務講解革命先烈劉四姐、周小貴事蹟,用革命烈士精神教育引領一代又一代學生健康成長。

铜陵乡村教师不忘初心,做红色文化传播者

他敬業奉獻、關愛留守兒童、潛心紅色基因傳承,獲得了廣大群眾的交口稱讚。先後獲得“安徽省七五建功獎章”、銅陵市優秀教育工作者、銅陵市“義安好人”、“銅陵市優秀志願者”“銅陵好人”等榮譽稱號。

不忘初心,勇當紅色基因“播種人”

在順安城山村革命烈士劉四姐墓前,義務講解員胡小銀流暢地講述著劉四姐的生平事蹟,他已經記不清這是多少次向來祭掃的群眾講解她的光輝事蹟了,但他的神情依然嚴肅認真,“我多講一次英烈事蹟就是對他們多一分緬懷”。

铜陵乡村教师不忘初心,做红色文化传播者

除了在烈士墓前的講解,胡小銀在教學過程中,廣泛開展“我與烈士比童年”、“踏著英雄足跡走”等系列革命傳統教育活動,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種下了紅色的種子。不少學生受到啟發,走上了從軍報國的道路。胡小銀不僅在課堂上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對村民講述革命史,使四鄰八鄉的群眾接受了紅色文化的薰陶和感染。

胡小銀是順安鎮第二中心小學的一名教師,從事教學工作多年,開展革命先烈事蹟的講解對他來說不僅僅是一名教師的職責。對他來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宣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蹟更是一種使命,是一種擔當,通過對革命先烈事蹟的講解和宣傳,讓更多的人銘記這段歷史,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生活。

排除萬難,勇做英烈事蹟“挖掘人”

城山村的劉四姐是銅陵地區著名的革命烈士,她於1942年末參加革命,1945年9月新四軍北撤後,隱蔽身份,從事地下工作。1947年秋劉四姐隨部隊參戰,負責游擊隊後勤工作,併兼任交通員,傳遞信件和情報。同年12月31日,在青陽茗山沖天門山反“清剿”戰鬥中,劉四姐壯烈犧牲。建國後,電影《渡江偵察記》中的劉四姐的藝術形象即根據劉四姐烈士的原型塑造。

他花費了十一年的時間,整理了大量的關於劉四姐生平的材料。現在大部分接受訪問的老人們已經去世,幸虧胡小銀及時整理,使得部分劉四姐的珍貴的史料得以保存。

除了蒐集劉四姐的事蹟,胡小銀還整理了城山村的華東一級戰鬥英雄周小貴等革命先輩的材料。

馳而不息,勇為英烈故事“發言人”

胡小銀不只把教育下一代停留在課堂上、口頭上,更重要的是落實在了行動上。在城山小學任教的幾十年時間裡,他當過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當過校長。他經常帶領學生到烈軍屬、五保戶家中,為他們打掃衛生,擔水、拾柴,有時還排一些小節目去慰問他們,深受當地人民群眾的讚揚。

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使孩子們懂得了尊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的美德。胡小銀在幾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不僅傳授給孩子們知識,還始終把革命傳統教育和中華道德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給他們傳遞正能量,使他們知道,要想做好事,先要做好人。

铜陵乡村教师不忘初心,做红色文化传播者铜陵乡村教师不忘初心,做红色文化传播者

心中有愛,善行無疆

他的堅守、他的奉獻、他的行動就像一絲溫暖的春風拂過人們的心坎讓人終生難忘,像一灣清冽的泉水滋潤著人們的心田讓人備感甘甜,像一盞高掛的明燈照亮人們前進的方向讓人們不再迷惘。

铜陵乡村教师不忘初心,做红色文化传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