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歷史上炎帝是哪個族的?

辣媽遊記


炎帝是哪一個民族,其實從民族學上來說,有一個說法已經告訴大家答案,那就是“漢族與羌族同源”。

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說漢族與今天的羌族,都有同一個源流,那就是遠古時候的古羌。有人說炎帝是古羌人的先祖,這是不正確的。


準確的來說,炎帝部落,也只是古羌的一個分支。是我國西部諸羌當中,選擇東遷的一支。要知道,古羌的分支是非常多的,什麼白馬羌,燒當羌,青衣羌,党項羌等等,大大小小几十個分支,而炎帝部落正是眾多分支之一。炎帝姓姜,而在遠古時候,姜就通羌,所以可以看出炎帝部落與古羌之間的聯繫。

而今天的羌族,也是古羌諸多分支當中唯一一支繼承了羌族族稱,繼承了古羌的歷史,文化,傳統與習俗的這樣一支羌人。

所以,炎帝部落與黃帝部落聯盟而形成華夏族,今天的羌族又是古羌的直系後裔,所以說漢羌同源,因為都跟古羌有密切的關係。

對於這種說法,大家怎麼看?


Mr種茶家


炎帝是什麼族的?當然是華夏族的。

炎帝應該來源於五行學說的南方天帝,即是赤帝。和黃帝一樣,本身並不屬於某一族。但是周人把自己的祖宗上溯到了炎、黃,其中炎帝是姜姓始祖,後代有齊、呂、申、許等國;黃帝是姬姓、子姓、姒姓、羋姓等始祖,後來有周朝、商朝、夏朝、楚國等。而周人又提出了華夏的概念,所以炎黃二帝就成為華夏始祖。所以說炎帝是華夏族的,沒什麼問題;之前沒有華夏的提法,也沒有炎帝的提法。

姜即是羌,姜姓部落在商代被稱為“羌方”,是商人的死敵,經常有羌人被商人抓去做人牲。而周人在太王亶父時期遷到岐山,和姜姓融合後實力大增。其中應該伴隨周人對羌方的征服過程,太王的妻子太姜就是羌方女子。後來武王伐紂,姜姓族長呂尚就擔任太師,他的女兒也嫁給了周武王,可以說姬姜兩族世代聯姻了。不斷有羌人融入華夏,比如三國名將姜維,應該也是羌人出身,以姜為姓氏。

而現在的羌族,應該只是古羌族很小的一部分。歷朝歷代能接觸到的羌方,應該基本都融入華夏族了。更不要提兩三千年前的羌方了。所以炎帝說是華夏族沒錯,要說是古羌族也勉強可以。但是沒有什麼華族、炎族,“華”就是“夏”,“華夏”來源於“夏”;炎就是紅、火,來源於南方的屬性紅、火,並不是族名。


林屋公子


第一、炎帝是東夷部落的首領,據說是從陝西一路遷徙到山東,姜姓,古代姜、羌不分,羌族也是炎帝的後裔。所以,不能說炎帝是哪個族,而是很多族都是炎帝的後裔。

第二,炎帝不是指某一個人,是個類似於“總統”“主席”“元首”這個意思的領導職稱。“炎”是火的意思,大概類似於西方的“太陽神”,比喻偉大、厲害、崇高、領導一切。

而有證可考的從第一代“炎帝”神農到最後一代“炎帝”榆惘一共經歷了九代人。

第三,東夷部落實際上統治的範圍比較大,也是東亞地區“東系民族”的主要人口,其重要特點是龍山文化、黑陶文化、就是說,在古代國際邊境線不那麼嚴格的時候,人口會遷徙的,能考證的就是當地出土的陶器,東夷部落以“黑陶”為主。整個涉及到沿渤海灣地區、山東省、河北一部分,河南安徽一部分,江蘇、甚至後來延伸到整個南方。

大概方位就是:東、東北、東南、南;


終南高揚


歷史上的傳說,需要考證,唯一考證的只有文字,那些埋藏地下出土的文物,也僅是靠推斷而以。所以,正確與否,誰都無法下結論。漢字隱含無數有價值的文化信息。漢字有通過字形、字音進行“自定義”的功能,這種“自定義”是通過造字的原始表象定格下來的。因此漢字成了“活化石”,隱含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許多文獻資料中查不到的歷史懸案,可從漢字中尋找他的脈絡


火(擬聲huǒ)從甲骨文看火是個象形字,為火焰上騰之形。受易經“天人合一”影響,楷化後變為人和倒八“丷”點組合的字,倒八點“丷”表示分,火光散射的意思,比喻人生氣就像火焰上騰樣,上竄下跳,常說人氣的“火冒三丈”。也可理解上為光的省形“”,下為“八”,理解為火光向各個方向散射。漢字隸變楷化後,已和原來的象形文字發生了質的變化,不能簡單的再定義象形之義。火的古音讀“毀”,表示火可燒燬樹木房屋等,後來音變為“huǒ”,是模擬風吹火之聲。火作偏旁部首見光的仍用火,如燈、滅、燦、災、烤等,對於用熱不用光的操作用“灬”,如熱、蒸、煮、熬等。火的本義為物體燃燒所發的光、焰和熱。

炎(焰)為火上之火。會意為火光上出,指火的外焰。借“焰”表示火焰上出的溫度最高的火的外焰。炎的本義為火焰中溫度最高外焰。

黃(火光切huáng )從甲骨文、金文到篆書看,由於選取的參照物不同,表現的黃字的圖形不同,甲骨文基本上是取火焰的焰心(火焰分三層:內焰、焰心和外焰)的顏色;金文和篆書增加了燒火做飯的過程,上面增加用火加熱支起的鍋灶“廿”。隸變楷化後,參照物又發生較大變化,黃是由“艹”和“寅”的省形“”會意而成的字。“艹”指示春天草木復甦,萬物生長;寅“”表示燕子飛回北方築巢,繁育後代。黃總體表示大地回暖之意。

還有中說法為黃是由“艹”、下的省形也是下的古文“””、“由”和“八”組合而成的字。“艹”指示草叢;“””指示草叢下面;“由”指示草本植物的幼芽;“八”表示分合,這裡指示分散於草叢的下面的草的幼芽。在草叢下面由於見光少,會變黃色;也會因見光少,逐步死亡,引申事情結束,如:某件事情黃了。黃的整體會意為草叢下面分佈的植物幼芽。

借火( huǒ)光( guāng)的切音( huǒ+ guāng)來說明像火光的黃色(因多數可燃物中含有Na+所以焰色反應為黃色)。因參照物是火焰的焰心為黃色,所以黃為五色(青赤黃白黑)居中。黃為帝王之色。黃的本義為火光或草芽的黃色,如黃烘烘(形容金黃色)、黃乾乾(形容很黃)、黃騮(黃紅色的駿馬)。

從字義上可以論證炎帝和黃帝的關係,應該是取火、用火開始食用熟食的時代,戰爭只是記載歷史的傳說而以。


嚴師說字


這個問題,答起來可是有點難度。難點在於:到現在,史學界對這個問題也沒有定論。沒有定論的原因也好理解——相關資料太少,尤其是,缺少關於炎帝的出土文物。

本題中說“炎帝是哪個族的”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看前面幾個答主的回答,往往想把這個問題說成“炎帝屬於哪個民族”,這就存在一點小問題。在我國古代,有“民”的概念、有“族”的概念,就是沒有民族這個概念。“族”≠“民族”。“民族”一詞,是近代才有的一種用法,最早見於1882年王韜所著的《洋務在用其所長》一文中。

在我國神話中,關於炎帝,有兩種指向:一是傳說中的古代姜姓部族的首領;二是主管夏令和南方的神。很顯然,這裡討論的是前一種情況中的炎帝。

炎帝塑像之一

從目前來看,有關姜姓部族首領的炎帝的資料,較早的,大致有三處:

第一處,源出《國語》。據徐中舒先生考證,《國語》和《左傳》極有可能都是出自左丘明之手,至少,也是發端於左丘明,且史料的可信度都比較高。《國語·晉語四》說炎帝是上古姜姓部族的首領:“昔少典娶於有蟜(jiǎo)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

第二處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史記・五帝本紀》說:“軒轅之時,神農氏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

第三處源自漢儒劉歆。劉歆是劉向的兒子。劉歆比司馬遷要晚一百多年。劉歆在他的《世經》這篇文章中有一個“帝德譜”,後來顧頡剛根據劉歆的“帝德譜”編制了一個“全史五德終始表”(見下圖),以便於自己對劉歆的觀點進行批判。

在先秦的文獻中,我們看不到炎帝跟神農是一個人的記載,這在上引《史記》中的那段文字中,表現得很明顯。只有到了劉歆手裡,他才把炎帝和神農氏捏在了一塊兒。而且,這種捏合,主要是為了附會他的五行說,沒有其他任何依據。故而,這種觀點也一直受到近代學者的批評。讓人不解的是,在我國的許多地方,仍然堅持甚至是信奉這種觀點,說炎帝和神農氏就是一個人。比如許多地方的炎帝塑像,都是手裡捧著穀穗、象徵著他就是神農氏的。這些塑像,大多是當地政府主導修建的。從這一點,我們也不難發現:政府官員跟真正的學者之間,距離有多麼遙遠。我想,這樣的塑像,將來恐怕會貽笑後人的。

前面一張關於炎帝的塑像圖片只是其中的一個,還有更誇張的,如下:

炎帝塑像之二

劉歆的炎帝就是神農氏之說,不僅時間最晚,而且不可據信,我們只能從《國語》和《史記》中的記載來探究(或推測)一下炎帝到底是哪個部族。

《國語·晉語四》說:“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從這句話,我們似乎可以知道,黃帝跟炎帝,是哥倆,至少是同出一源。後來,兩個人長大了,分家了,各自帶著自己的子孫族人分頭討生活,黃帝來到了姬水兩岸,炎帝來到了姜水兩岸。

姬水在哪裡?到現在學者還在為這一問題打架,目前尚未分出勝負,所以暫時不能確定。姜水的地望,似乎爭議小些,《水經注》說,姜水在寶雞;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徐旭升先生(1888-1976)認為,姜水就是現在的陝西寶雞的清姜河。北大的李零教授也認可這一觀點。

徐旭升(1888-1976)

上古的人,往往是在哪裡生活,就以那地名為姓氏,這有點兒類似於現在我們見面時還在問對方:“你是哪裡人氏”。於是,黃帝就以“姬”為姓,炎帝以“姜”為姓。另外要交代的是:在上古,普通人家是沒有姓的,這裡的黃帝姬姓、炎帝姜姓,實際上就是姬姓一大部族和姜姓一大部族。黃帝的人口繁殖好像快一些,很快有了姬、祁、任、姞等12姓;炎帝的人口增殖速度似乎稍慢,只發展出姜姓和允姓。很明顯,黃帝這邊比炎帝那邊人多勢眾。

人多了,就有了爭吵,這就是《史記・五帝本紀》中的記載。

《史記・五帝本紀》說:“軒轅之時,神農氏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

這大意是說:當軒轅(黃帝)崛起的時候,天下的老大神農氏的勢力已經衰落,當時的好幾個部落經常相互攻伐,讓百姓受苦,神農氏卻沒有力量約束(有點兒像今天的美國哈?),於是軒轅(黃帝)起來用武力替神農氏維護秩序,許多諸侯都表示服從軒轅,只有兩個楞頭青一一蚩尤和炎帝一一帶著他們的部族不屌軒轅。其中蚩尤最囂張,連軒轅(黃帝)也拿他沒轍;炎帝稍微差點兒,於是軒轅(黃帝)先拿他開刀,在阪泉這個地方,大戰三百回合,終於取得了勝利。古人所說的“三”,一般來說都是一個約數,並非確指“就打了三次”。

這就是我們的歷史課本中提到的阪泉之戰。

後來軒轅應該是匯合了炎帝的力量、並通過一段時間的積聚,感覺能量充足了,於是又通過涿鹿之戰,擒殺蚩尤。

扳倒了這兩個叫板的愣頭青,當時的各部落都老實了,沒人再敢挑戰軒轅的權威。於是軒轅取代神農氏,當了天下的共主,做了天子,人稱“黃帝”。這時候,還沒有“皇帝”這個詞兒什麼事兒。

我們可以發現:黃帝對蚩尤和炎帝,手段是不同的,對蚩尤是“擒殺”;對炎帝是“三戰得其志”。到底,親兄弟跟外人,態度不一樣。

據徐旭升先生考證,黃帝部落大致發祥於陝西的北部,炎帝部落居住在陝西西南部。從後來的歷史記載來看,經阪泉之戰後,炎帝的部落仍然存在,並且大體上還在原生活區域活動,學者認為,姜姓之戎和允姓之戎就是他們的後裔。

現在的我們,一提起蠻夷戎狄,總是習慣性地認為:那些都是少數民族。這樣想也對也不對。相對於黃帝統帥的廣大部眾來說,他們確實是少數;但是,這跟現在我們所說的“少數民族”絕對不是一個概念。你想啊,都是少典氏(爹)、有蟜(jiǎo)氏(媽)的孩子,斷不能一個是漢族、一個是少數民族的。“戎”,在古代是一個泛指,大致是指那些在西邊居住的人。《禮記·王制》上說:“西方曰戎”;《大戴禮記·千乘》說:“西闢之民曰戎”。

炎帝部落被黃帝部落打敗後,仍然跟黃帝部落雜處,並且通婚。這一點,我們從後來的歷史記錄可以看出來。黃帝有一個重孫子叫帝嚳,他是黃帝天子位置的第三個傳人。帝嚳的四個妃子,至少有兩個(姜源、簡狄)都來自戎人。

再後來,不論是夏朝還是商周,都不斷地與戎人發生關係,尤其是周朝,世代多與姜姓通婚。我們不要忘記,周人姬姓,正是黃帝的姓氏;而姜姓,剛好是炎帝的姓氏。

李零先生說:“姬、姜通婚,主要是周人與西戎通婚”。(見李零《帝系、族姓的歷史還原》)這種不斷的通婚,必然促進兩方的相互融合。

因此,如果非得要說炎帝屬於哪個族的話,那隻能說,他早期跟黃帝是一個族,後來成了西戎族(包括羌戎和允姓之戎),再後來逐漸跟黃帝的後裔融合到一起。成了華夏民族的主要組成部分。這大約就是我們自稱炎黃子孫的由來吧。

限於篇幅,本回答一定是掛一漏萬,不確之處,敬請廣大師友指正。


學動春風


炎帝屬於華夏族,出生在姜水邊,姜姓。另外,炎帝應該是部落首領頭銜,屬於神龍氏。上古時代有五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而神龍氏族的首領就叫炎帝。炎帝一代又一代的傳下去,傳到黃帝時期的炎帝應該叫姜榆罔,他是第七任炎帝,也是神龍氏最後一位炎帝,此時的神龍氏已經衰敗,無法起到帶頭的作用,所以黃帝要推翻他。

炎帝的選拔應該在各大部落當中選舉的,黃帝時期的炎帝應該和姬軒轅是又一定的聯繫。一個生活在姜水邊,一個生活在姬水邊,所以姓氏不同。根據《史記》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他們都出自於少典部族,炎帝應該是黃帝的哥哥或者一個家族的成員。

在黃帝時期,內憂外患,東方的九黎部落在蚩尤的領導下無比強大,不斷騷擾神龍氏,而神龍氏當中的炎帝不作為,沒有力量管理部落和抵禦蚩尤的進攻。所以,黃帝決定統一神龍氏和其它部落,為華夏民族出頭。

黃帝首先訓練軍隊,兼併了一些小的部落,而在兼併部落的過程當中涉及到了神龍氏管轄的部落。黃帝挑戰神龍氏的權威,難免短兵相接。所以,雙方在阪泉交戰,這就是歷史著名的“阪泉之戰”。結果黃帝戰勝了炎帝,炎帝戰敗,炎帝率領神龍氏族歸順了黃帝。炎黃兩個部落首領,組成強大的華夏聯盟,一起對抗東面由蚩尤領導的九黎部落。

炎黃聯盟軍隊,經過數年的準備,調集各大部落的軍隊一起。在涿鹿郊野與蚩尤作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戰”,最終炎黃聯盟擒獲並殺死了蚩尤,平定了東方最強大的部落。這樣,諸侯都尊奉姬軒轅做天子,並取代神農氏,這就是黃帝。天下如果有不歸順的,黃帝就前去征討,平定一個地方之後就離去。黃帝一路劈山開路,征服四方蠻夷,組成一個強大的華夏聯盟,以此奠定了華夏基礎。


謀士說


目前,已知漢語中最早使用“民族”一詞者,見諸1837年歐州傳教士編寫的《東西洋考每月統計傳》。茲後,王韜,康有為所編的《強學報》也使用這個詞。不過,我國廣泛使用“民族”一詞則晚到20世紀初。是由日本人學者對西文Notion翻譯而成,指在文化,語言,歷史與其他人群有區別的一群人。正因為傳統漢語中沒有適合表達民族概念的語彙,中外學者對中國近代有沒有“民族主義的政治文化慨念”爭論很大。

回到問題。《左傳》中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語錄,有些人就以為這個族字指漢人,表明自我辨識很旱。但是,族類觀念所構成的夷夏之辨,並非近代民族慨念。因為“入於夷狄則夷狄之,入於中國則中國”的信念,揉雜了種族和文化的兩層不同涵義,隨國家強弱而變化。先秦時,因夏朝的存在有夏人稱呼,繼而有商人,周人,秦人,漢人。炎帝傳說中生活在夏朝,就是夏人。

現在有的學者將夏人與漢人,漢民族混為一談。但實際上,夏應該是指價值觀念,文化相同的一群人,居於中原。但並不是漢人,漢族,漢民族。


嚴家慶


根據我的認識,炎帝當是華族,後來炎帝的華族與黃帝的夏族合併,統稱為華夏族。因此炎黃成了中華的文明始祖,中華兒女都以炎黃子孫自稱。漢朝之後,華夏族以漢族自稱,但是華夏一詞並沒有棄用。

《國語·晉語》:“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也就是說黃帝與炎帝本是兄弟,同為少典之子。炎黃二帝長大後各自建立基業,炎帝在姜水創業居東,黃帝在姬水創業居西。炎帝又稱神農氏,教萬民種值,發展農業;又曾嚐遍百草,發展了醫學事業。當時除了炎帝、黃帝外,東部還有一個強大善戰的蚩尤。

東邊的蚩尤部落十分強大,向西攻擊炎帝部族,炎帝戰之不過,西逃至黃帝之地。炎黃二帝戰於販泉,炎帝最終戰敗臣服於黃帝。黃帝部族善戰,指南車就是黃帝發明的;炎帝部族善耕,農業就是炎帝發明的。於是兩族合併成一族,農戰皆強,史稱華夏大族。

炎黃二帝合併後,華夏族與蚩尤的東夷族戰於涿鹿。炎黃的華夏族以農戰為本,蚩尤的東夷族以漁獵為本,因此兩族的相爭實質是兩種文明方式的相爭。最終在涿鹿之戰中蚩尤戰敗身死,天下歸於華夏一族。

周朝國姓為姬,是黃帝之後,所封諸侯國被史家稱為諸夏,以示區別與四夷。因此我認為炎帝當是華族首領,黃帝當是夏族首領。當是先秦時代,華與夏同音,所以還請專家學者來解惑。

《春秋左傳正義》疏曰:"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

大秦鐵鷹劍士


炎帝與黃帝同為華夏始祖。



炎帝又稱神農氏,是上古姜姓部落的首領。傳說炎帝與黃帝是兄弟,父親同為有熊氏少典,母親為有嬌氏任姒。炎帝降生,被封在姜水河畔,所以也稱姜炎,炎帝牛首人身,為人民親嘗百草,用以治病,製造農具,教導人民開墾種植作物,製造樂器,制麻為布,製作弓箭,抵禦野獸,與黃帝聯合打敗蚩尤等等。

炎帝與黃帝同為華夏族的開創者,《帝系譜》載:三皇五帝之首包羲太昊伏羲氏娶少典有蟜氏為妃,生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公孫勗,以公孫勗嗣少典國君,世為少典氏。少典為族名,炎帝屬於少典族。


瀟湘左士


1 山海經大荒經詳細描述了各族群的繼承關係,我仔細歸類發現,有五個互不相屬,分別是炎帝,黃帝,太昊,少昊,帝俊。提出在紅山文化結束後,父系N染色體族群,攜帶玉文化(上升到神權高度),東部沿海,南沿長江,西部沿岷江(黑水),北部在現黃河北段,陰山北,從四周進入稱為海內的九州

2 所以是一族五部,都可以歸結到伏羲,以羲為稱好。

3 和原住民華胥氏通婚,華胥氏為父系O3染色體

4 共同的敵人是父系D染色體的黎族,蚩尤為首領。

5 部分D族和N族保持友好,為崑崙族,就是現在的彝族

6 和O3原住民保持關係的D族,就是三苗,現在的苗族。

7 在五部中炎帝和O3原住民最早通婚,生活在赤水區域。

飛機起飛了,沒法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