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新餘:“渝郎回鄉”創出聚才興業新路

新餘:“渝郎回鄉”創出聚才興業新路

■羅紅明、彭雪飛、記者鄭周贇/文

中國江西網訊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近年來,新餘市為貫徹落實省委“大力推進人才強省戰略”的要求,把聚才引智為強市之基、競爭之本、活力之源,倡導實施“渝郎回鄉”工程,“渝郎”正成為一種寶貴資源、一股強大力量、一個文化品牌,形成了“聚集一批人才、興起一批產業、推動一方發展”生動格局,這一做法榮獲全國人才工作創新案例獎。

厚植沃土——“渝郎回鄉”聚英才

“渝郎”是對新餘創業者的“暱稱”。新餘市以大統戰思維找準切入點,通過“渝郎回鄉”招才引智,形成人才迴歸、返鄉創業新潮流。

濃濃鄉情喚渝郎。每年高層次舉辦了創業大會、發展大會,鼓勵渝郎攜帶優勢產業、技術返鄉,設立“渝郎回鄉”天工獎,讓渝郎享有“榮譽感”。大力實施“商會啟航”計劃,發展各類商(協)會67家,凝聚企業家近萬名。建立了“渝郎信息庫”,涵蓋了黨政軍領導、高層次人才和各類企業家,目前入庫渝郎達3800多人。

搭建平臺引渝郎。全市建設了400萬平方米渝郎創業園和12個公共服務中心,為渝郎“拎包”入駐搭建了良好的創業平臺。創建了“渝郎回鄉”微信群67個,建立企業幫扶三人小組,為渝郎24小時服務搭建了信息平臺。設立了10億元產業引導資金,建立了“渝商通”融資平臺。

千方百計留渝郎。制定了“三優先、三保障”優惠政策,出臺了《新餘市實施人才發展新政策的意見》,將渝郎回鄉納入全市“人才迴歸”計劃。同時,按照產才融合發展的需要,著力引進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高層次人才,組建了“渝郎回鄉”博士團和博士智庫,匯聚了156名博士(後),其中清華、北大等知名院校的高層次人才21名,都是各個領域的學科帶頭人。

匯涓成流——“渝郎回鄉”興產業

“渝郎回鄉”為家鄉注入資本和技術,帶來項目和先進理念,推動新餘產業集中度明顯提升,上下游產業鏈明顯完善,為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活力。圍繞做強四大支柱產業,引進了1000多名渝郎人才回鄉,83個項目落戶,總投資額達352億元。

針對鋼鐵產業,重點在深加工、新材料、機械等方面精準發力,引進了江西永芳2萬噸金屬容器及閥管、江西藍天碧水新材料等一批大項目,推動鋼鐵產業向高端、終端產品轉型,鋼鐵及鋼材深加工產業集群凸顯。2017年,全市131戶規模以上鋼鐵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19.9億元,同比增長23.9%。

針對新能源產業,著重從光伏、鋰電等配套企業上,對渝郎進行定向引回,引進了佳沃新能源、智鋰科技、英泰能科技等重大項目,光伏已形成硅料、鑄錠、硅片、電池、組件、電站、應用等全產業集群,鋰電已形成鋰鹽、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外殼、電芯、電池等較為完整產業鏈。2017年,該市鋰電新能源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完成160.2億元,同比增長124.6%,成為新餘新的經濟增長極。

針對光電信息產業,積極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引進了木林森科技、沃格光電等企業近百家,其中沃格光電於2018年實現主板上市。2017年,全市47戶規模以上光電信息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0.7億元,同比增長26.1%,光電信息產業呈爆發式增長。

針對裝備製造產業,著重從電器機械、通用設備、交通運輸等產業進行定向招商,使全市裝備製造產業企業達124家,其中規模以上裝備製造企業67家,2017年實現規模主營業務收入97.38億元,同比增長13.5%,建成了農機產業、汽車零部件和基礎件“三大生產基地”。

根深葉茂——“渝郎回鄉”促發展

實施“渝郎回鄉”工程,讓新餘市營商環境更加優化,“親”“清”政商關係更加和諧,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孕育了新時代新鄉賢新風尚。

搶佔“制高點”,渝郎助力創新發展。新餘市搶抓發展機遇,加快向人才要活力、向創新要動力,先後出臺了《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實施意見》、《全力支持新鋼跨越發展30條》、《支持鋰電產業發展30條》、《人才新政30條》等政策,推進人才“第一資源”和創新“第一動力”的同頻共振,吸引了人工智能專家陳志成、新軟海芯科技彭世春、“發明達人”喻新程等一批創新型人才,一大批物聯網、信息技術、創新項目入駐,為新餘發展培育了新優勢。

聚焦“需求點”,渝郎助力鄉村振興。注重供給側改革“需求點”, 聚焦鄉村振興中教育、養老、建設等短板問題,引導渝郎不忘初心。近兩年來,回鄉渝郎共捐資助學1.12億元,幫扶“頤養之家”603個,惠及農村老人7597人,投入到新農村建設、“廁所革命”、“拆三房、建三園”等各項資金達4.2億元,其中水北商會捐款1.56億元,全市形成了“不做好事不好意思,做點好事不夠意思,多做好事才有意思”的良好氛圍。

找準“落腳點”,渝郎助力脫貧攻堅。倡導渝郎企業致富思源,把承擔社會責任的“落腳點”放在脫貧攻堅上,實施了“千企幫千戶”行動,動員了24個商(協)會、1000多名企業家,與1080名貧困戶結對認親,落實了18個產業扶貧項目和2個農村專業合作社,投入產業扶貧2.26億元。廣大渝郎爭當脫貧攻堅的貢獻者、精準扶貧的實踐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了重要力量,走出了“渝郎回鄉、產業興鄉、報效桑梓”的新路徑。

樹高千尺不離根,人行萬里歸故鄉。“渝郎回鄉”正一個一個引進人才,一步一步發展產業,一點一滴釋放紅利,為奮力再鑄新餘新時代“工小美”新輝煌展現出更大的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