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從杜尚開始的現代藝術

從杜尚開始的現代藝術

馬塞爾·杜尚

很多朋友對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很是一籌莫展,彷彿那個時期的藝術讓人看不懂也無法理解,每每這個時候我就想起自己最開始讀藝術史時當時的困擾,看著抽象畫家的畫,搞不懂的行為藝術,看不懂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史就像一條靜靜的河流,流淌了很遠很遠,可一到了現在卻像是到了懸崖邊,衝擊而下水花霧漫,讓人既覺得壯觀可又覺得和靜靜的河流大不同,實在難以聯繫起來。真正讓我看清這景觀的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他用他的行為和話語讓我慢慢了解現代藝術,慢慢看清現代藝術的廬山真面目,而這位藝術家便是馬塞爾·杜尚。

瞭解杜尚並不難,後世對他的評價可以說涇渭分明,一方面他是實驗藝術的先鋒,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及創始人之一,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另一方面他的作品《泉》,當初僅被作者當做一個挑戰性的惡作劇,可它卻成了20世紀產生的最具影響力的一件藝術品。可以說如此可愛的藝術家不能不讓人喜愛他。

從杜尚開始的現代藝術

作品《泉》

讓我們從他的藝術品中去深入瞭解他的風格以及他所帶給我們的震撼。1917年,美國舉辦了本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藝術展,杜尚是組委會成員之一。在展覽快要開幕前,杜尚買了一個瓷制的小便池,用化名將它送去展覽,填寫的名稱是《泉》。現在,這種類型的藝術品被稱為現成品,意思就是把現成的東西當作藝術品。在杜尚看來藝術品可以是現成品,只要這個現成品承載了作者的思想那麼它就是一件藝術品。這在今天看來可能很多人都難以接受,隨隨便便找個身邊的東西籤個名就是藝術品,這毫無疑問表現了杜尚對自由的追求和反對權威的精神。

《現代藝術150年》這本書裡這樣寫道:“在他看來,作者是否親手做出一件東西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選擇了它,作者把它從日常的實用功能取出來,給了它新的名稱和角度,為它灌注了新的思想。也就是說,藝術品僅僅是一個載體,更重要的是創造者對藝術品灌注的思想,以及觀眾對這個藝術品的理解。”

可以說很明顯杜尚想告訴大家的就是對藝術的感受大於藝術品本身,我們沒必要去崇拜藝術,用我們的感官去直接的感受藝術給人帶來的感覺才是最重要的。

那麼問題來了做為二十世紀的藝術家同時期的畢加索,塞尚等人都選擇了繪畫,杜尚為何不畫畫呢?其實他不是不畫,他不畫也是有原因的,早在1912年杜尚完成了作品《下樓梯的裸女》,當他把這副作品拿到立體主義者畫展上時卻遭到主辦方的拒絕。杜尚沉默得離開了,但他也從此不再畫畫,這一年是1912年,一般認為現代藝術的起點就是塞尚去世的那年,但其實按非繪畫的角度說,杜尚停止畫畫這一年才是現代藝術的起點。

從杜尚開始的現代藝術

《下樓梯的裸女》

杜尚的這種行為可以說很大膽的,因為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歐美說起藝術大都是指繪畫和雕塑,但杜尚卻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在想藝術是否還有別的形式和可能,他想重新定義藝術這個詞,而他也確實做到了。現在歐美的非繪畫創作越來越多,觀念藝術,行為藝術,身體藝術等等其實都是從這開始的。杜尚就是這些運動的源頭,他即是先行者也是先覺者。

很喜歡陳丹青《局部》裡對杜尚的評價,他說所謂前衛就是做得太早,歷史看不懂也看不見。過去的人需要藝術需要繪畫,他們需要具體的形象去表現。而二十世紀繪畫的自由讓這個時代不需要繪畫,杜尚留給世界的不是作品而是他的態度,什麼態度呢,真是不好說也說不好。二十世紀所出現的納比畫派,維也納的青騎士集團,德國的表現主義,意大利的超現實主義和比利時的未來派,在人們看不懂這些繪畫藝術的時候,杜尚已經停止了畫筆。

翻譯《杜尚訪談錄》西方藝術史學者王瑞芸就在書裡這樣寫道“以我現在的年紀杜尚讓我明白,你做藝術是一件事情,你用什麼態度做藝術又是另外一件事情。”而杜尚本人也曾說過“你拒絕一件事和你接受一件事其實是一回事。”繞這彎其實杜尚的話很明白在杜尚看來,藝術家其實起到一個媒介的作用。他認為藝術是兩點構成的產物,一頭是做東西的人,一頭是看到它的人,兩者同樣重要,藝術家就是將這兩點連接起來的媒介,而作品本身只是一個載體。

從杜尚開始的現代藝術

他和他的“蒙娜麗莎”

說到這裡可能我們已經對他了解了很多,他的畫就是要用靜態繪畫表現動態場景,也是與傳統藝術決裂,打破常規,因此他放棄繪畫。晚年他特別喜歡下國際象棋,也有人問他你還會畫畫嗎?他說道“你又不欠這個世界一幅畫。”瞬間讓人對這個老頭的秉性充滿了好感。而他晚年呢也是有幅作品的,名字叫《給予》,在杜尚去世後不久,《給予》被公佈,這是一個耗費杜尚二十年時間秘密製作的作品,全名是《給予:1,瀑布;2,點燃的煤氣》。它是一個房間大小的裝置,或者說,它就是一個房間。它不僅有一個奇怪的名字,也是件奇怪的作品。房間本身不對觀眾開放,觀眾只能通過房間老舊木門上的兩個小孔向裡觀望。如果你透過小孔往裡看,你會看到一堵牆,牆上有一個很大的豁口,豁口裡有一個肌膚白皙的裸體女人,躺在幹樹枝上,仰面朝天,隱私部位直衝著你。女人的左手抬起,握著一盞發出綠光的燈。遠處是鄉村的風景,一道瀑布在不停地流淌。在裸女的右肩,你看不見的地方,杜尚把作品的名稱寫在上面。

從杜尚開始的現代藝術

作品《給予》

這幅畫我們可以看做是杜尚生活與世界的和解,但他的藝術特點依舊鮮明。在這其實《現代藝術150年》的作者威爾·貢培茲說的非常好“在我眼裡,就欣賞和享受現當代藝術而言,最好的起點不是去判斷它好還是不好,而是去理解它何以從達·芬奇的古典主義演變成了今天的醃鯊魚和亂糟糟的床。和大多數看起來難以理解的東西一樣,藝術就像個遊戲,你真正需要知道的只是它最基本的規則,以便讓曾經令人困惑的一切開始變得有意義。同時,那些往往被視為越過現代藝術規則的觀念藝術——沒人能真正搞明白或能在喝一杯咖啡的工夫裡解釋清楚——實際上驚人地簡單。”他的話一語道破天機,其實藝術就是這樣的。而杜尚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是一個嘗試者和開拓者。’’

杜尚重新定義了什麼是藝術和藝術可以是什麼。不錯,藝術仍然包括繪畫和雕塑,但它們僅僅是無數表達藝術家思想的媒介中的兩項。杜尚不屬於任何流派,他生前也很少參與現代藝術流派中去,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心靈真正的自由。

最後說一點,就在杜尚停止繪畫的那一年,中國人才開始接觸西方繪畫,而在歐美非藝術創作越來越多的今天,中國學畫的人越來越多。可能藝術的傳播確實需要時間,對於我們而言接受非繪畫也並非不可能,現在也有中國人自己的非繪畫創作,而且年輕人活躍的頭腦更是非繪畫創作的主力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