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中國漢字發展演變,揭祕今天寫的漢字與古代有什麼不同

我們中國人書寫的最初的漢字,想必都是自己的名字,豎橫歪曲,扭捏,筆畫結構稚嫩,書寫時卻端坐嚴肅,下筆認真慎重......

當我們日趨成熟長大,自己的名字以致更多的漢字,書寫的越來越流暢,熟練,你我或許都思考過一個問題,我們現如今日常所寫得漢字,與古代先輩書寫的有哪些區別?漢字又是經過了怎樣的變化過程?

中國漢字發展演變,揭秘今天寫的漢字與古代有什麼不同

甲骨文

甲骨文,1986年,西安西郊斗門鄉花園村的原始社會遺址,發掘出一批甲骨文,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有記載的文字,大約4500年至5000年。甲骨文是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所記錄內容是當時卜官占卜的事情,又稱為“卜辭”,大約出現在新石器時代,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年前),甲骨雖然有了文字的基本結構,但原始圖畫的痕跡仍然明顯。著名甲骨學家董作賓先生評價甲骨文,早期壯偉雄放,二期拘謹,後期簡陋萎靡。

中國漢字發展演變,揭秘今天寫的漢字與古代有什麼不同

大篆

大篆,相傳為周宣王(前828年—前783)時,太史籀所書《大篆》而得名,也稱籀文,大篆較甲骨文簡化,原始圖畫的筆跡幾近消失。漢字發展至大篆,已嚴格確定,由右到左,由上而下文字的結構,書寫規格。大篆其一弊端為,無統一規範字形,非同一人書寫的某一字,可能有區別。

中國漢字發展演變,揭秘今天寫的漢字與古代有什麼不同

小篆

小篆,相傳為秦宰相李斯省改大篆所定,小篆線條仍以圓形為主,如曲折細絲,婉轉、圍繞。說文解字記載,中國的古代文字,不同時代,不斷演變,形體也各有不同,有由繁變簡,亦有由簡便繁,每個字的寫法無定體。從小篆開始,才有了整齊劃一字形

中國漢字發展演變,揭秘今天寫的漢字與古代有什麼不同

隸書

隸書,為秦朝同時期的文字,相傳一名為程邈罪犯,在監獄簡化篆書而成隸書,是地位低卑的“徒隸”為了方便抄寫發明,字形寬扁,講究“蠶頭燕尾”。隸書最為重要的一個特點“破圓為方”,改篆書的圓形線條為方形,出現書法所說的“鋒”,書法從此有真正的依據由其始。

中國漢字發展演變,揭秘今天寫的漢字與古代有什麼不同

楷書

楷書,由隸書演變,較隸書簡化,字體橫平豎直,方方正正,端莊嚴謹,“楷”本有開楷模、模仿的意思,至初唐典範人物之一的歐陽詢建立,後經顏真卿研習、革新,自成一體,楷書至此影響往後歷朝歷代,直至今天,我們日常所寫的正體文字,便是楷書,

綜上,甲骨文-----篆書(大篆、小篆)-----隸書-----楷書,這是普遍認可的漢字變化順序,字體有其明顯的特點、規律。除此之外,還有行書,章草,草書等,更多歸納為漢字書法藝術表現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