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來自ACCA的建議:國有部門也需要國際化會計師

編者按:1988年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簡稱ACCA)來到中國,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一個進入中國的國際專業會計師組織。迄今已經整整三十年。近日,ACCA發佈了系列調查報告,解讀中國宏觀經濟脈絡,預測財務人才的職業發展路徑。三十年來,ACCA既是西方世界對於中國經濟轉型的見證者,也因提供高端財會人才而成為經濟建設的參與者。近距離的觀察和親身踐行,讓他們有能力把脈改革開放的走向,對中國未來人才發展提出最具現實意義的建議。本文是系列報告之一《驅動中國公共部門改革的50項因素》的觀點總結。

來自ACCA的建議:國有部門也需要國際化會計師

經過四十年改革開放,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且仍以舉世矚目的速度持續增長,直至2017年增長仍然超過6%,在全球經濟中表現卓著。在此基礎上,中國發起許多影響世界未來經濟發展命運的龐大基礎設施項目, 如“一帶一路”的倡議。與此同時,中國還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國,因而其持續增長能力很大程度上要依賴全球經濟的穩定健康。基於上述原因,中國的持續發展需要大量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參與其中。

目前,中國人口總數突破13億,人口老齡化速度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和地區都要快。人口老齡化為處於就業年齡的人口和勞動力結構帶來巨大社會撫養壓力,對國有部門在管理機制和人才儲備方面提出新的要求。2016年初,中國政府廢除了“獨生子女”政策。中國改革開放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時,也開始著手完善社會治理和政府幹預的措施,以期解決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產生的不平衡因素:包括社會不平等、快速 城市化、財富地域分配不均、環境汙染等在內的各種問題,面臨諸多挑戰需要謹慎應對。所有這些問題最終都將以不同的方式對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門產生影響。

西方社會發展證明,處於轉型期的經濟體會計技能至關重要。今天的中國恰恰處於這樣的轉型期。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公佈的報告稱,經濟轉型期形成的問題導致公眾對政府的不信任,已經成為日益嚴重的全球風險。政府亟需盡一切所能來建立信任,並鼓勵民眾參與其中。財政透明度是財政決策行之有效和管控財政風險管理最為關鍵的因素,提供關於政府支出和財務業績的可靠信息有助於建立國民信任。顯然,中國政府正在對此作出努力。因此,人才儲備的質量與可用性已成為中國公共部門變革的首要驅動因素。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對國際化的財會人員培訓提出挑戰,尤其在響應中國經濟正在經歷的深層次結構轉型方面,為公共部門專業會計師來帶來機遇。預計到2025年,中國勞動生產率的顯著增長將歸功於數字化發展,尤其是新型商業模式和服務交付模式的演變。技術進步對中國經濟和國有部門將產生重要影響,公共部門可以有效利用優質數據,推動更出色的公共服務和信息。所有經濟行為中,海量數據的使用、治理與控制挑戰,則影響到專業會計師的職能。公共部門專業會計師擁有利用新興技術和更好數據的機會,協助社會治理,提升管理效率和價值。同時,詳盡數據使財務報告得到完善,有助於政府機構贏得公眾信任。

2007年,國家相關部門制定《企業會計制度和審計準則》, 這標誌著中國會計制度正朝著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相協調的方向邁進。2015年,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CICPA)公開指出,“隨著外資流入的不斷增加,現有財會行業需強化能力,滿足人們對高質量信息的需求”。同年,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宣佈成立聯合工作組,以推進《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在中國的應用。《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準則》也有望在中國得以實施。此外,政府部門已經開始對國有企業提出綜合財務報告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相關要求。面對所有這些發展,中國的專業會計師在政策制定過程將發揮著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提供強有力的財務領導,同時成為確保良性財政管理不可或缺的力量,而良好的管理正是吸引外資的重要因素。但是,要想有效發揮自身作用,專業會計師還需著力培養相關技能和能力,並認識到這些技能和能力應隨著公共部門的發展而不斷升級。

ACCA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國際財務人才認證組織,見證並參與到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中,三十年來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數以萬計全球接軌的財會人才。在此期間,中博教育等機構提供的培訓服務幫助更多學員獲得國際化專業能力,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全球化經濟交流,並且獲得良好的職業發展。未來,這些學員有望成為中國政府和公共管理機構財務改革的推動力量。

附錄:驅動中國公共部門變革的50項因素

來自ACCA的建議:國有部門也需要國際化會計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