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创作精品电影是最佳的致敬方式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道意义深远的风景——致敬大师谢晋,这是对中国电影发展源头初心的回溯。开幕式上,姜文作为评委会主席致敬他。展映板块,包括《芙蓉镇》在内的他的七部作品修复后重映,一票难求。“2018上影之夜”,演员陈冲忆及他,喉头哽住。致敬谢晋、回望谢晋的电影艺术追求,在他离世十年之后,成为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最意义深长的风景。有些意外,但是必然。

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谢晋导演是不可或缺的。于姜文个人而言,“没有他,就没有我后来做导演的勇气”。于上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而言,“他见证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电影的发展和变迁,也亲历了上海电影制片厂创作的一批银幕力作。”谢晋走了十年,但人们之所以如此热切地关注谢晋,与其说是致敬一座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毋宁看成是对当下中国电影发展的一次有意义的思考。谢晋的视听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他还说:“我拍东西,喜欢追求一点诗情画意”。但我们不能说,谢晋的作品都是文艺片,其实,每一部电影都是商业片,尤其是商业社会里的电影都是商业片,每部电影都需要商业精神。

电影是商品,制造商品需要成本,谁能说具有诗情画意的文艺片不需要成本。在我看来,拍摄具有诗情画意的文艺片,比拍摄追求感官刺激的商业片,更需要投入。然而,现实中文艺片的票房都不怎么样。电影人的目标不是拍摄商业片和文艺片,而是拍摄优秀影片。投资多了,市场大了,电影人开始叩问初心:如何为人民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谢晋有两个比较得意的场景,一是《芙蓉镇》里男女主人公跳着华尔兹扫大街,二是《舞台姐妹》里戏班子拉纤的场景。这是谢晋导演追求艺术的表现,追求卓越的表现。电影的每个细节都应该是文化底蕴的自然呈现,都应该是文化的表现,“满城尽带黄金甲”那不是艺术,那不过是感官刺激而已。

在这届电影节上,致敬谢晋导演是一大特色。为什么要致敬谢晋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电影精品乏陈。现在电影市场的电影是多了,但是好电影不多,致敬谢晋导演就是在呼吁精品电影,别再浪费电影资源和观众的眼球了。而且,我认为致敬谢晋导演的最佳方式就是拍摄出精品电影。现在电影市场不缺投资,不缺技术,不缺演员,唯独缺的就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比如,片酬占投资比例太大,根本无钱精细打磨作品。一部作品粗制滥造,那不是用钱贱水泡吗?现在无演技的演员竟要高片酬,这是对艺术的不负责任。演员也要按劳取酬,要严打漫天要价,要严打糊弄老百姓的腐败行为。我以为最佳的致敬方式,就是拿出精品回馈人民回馈艺术,不要在钱上做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