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中国最优质兵源地,千百年来衍生一句 话,听着霸气,细想却很心酸

说起中国最优质的兵源地,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浙、湘、广西等地。的确,这些民风彪悍的地区曾一度为中国输出了很多优秀的战斗力,但其实还有一地丝毫不比它们差,尤其是在抵御外侵的路上,该地为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个地方就是巴蜀腹地——四川。

中国最优质兵源地,千百年来衍生一句 话,听着霸气,细想却很心酸

四川是一个神奇之地,也是一个“多事”之地,历史上很多知名人物和事件都和四川有过交集。

秦朝末期,刘邦曾接受项羽分封统领巴蜀及汉中等地;三国时期,刘备进取益州后在蜀汉称帝;唐朝时期,唐玄宗也曾因安史之乱避祸成都。之后的南宋钓鱼城之围、明清交战、乃至中国近代史的抗日战争,四川都坐无虚席地参与了,可以说几乎中国历史的每个关键转折点都有四川的身影。

中国最优质兵源地,千百年来衍生一句 话,听着霸气,细想却很心酸

当然,参与多是其一,实际上更值得说道的,是四川人对待不同性质战争的迥异态度。

在对待“内战”与“外侵”上,四川人有着自己高贵的坚持,他们始终认为,四川可以为中国而降,但绝不能为外敌而屈!这种观点反馈在两种不同性质的战争对比上尤为明显。

在“内乱中”,东汉收复巴蜀用了两年;刘备夺取益州也是轻轻松松;就是发生在四五十年代的解放战争,收复四川也是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中国最优质兵源地,千百年来衍生一句 话,听着霸气,细想却很心酸

然而在遇到外敌侵略时,四川却又有着完全不同的情形:宋朝蒙古人南下,四川在数十万铁骑下屹立不倒;清朝时期,四川作为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块“驻守地”,硬是在坚持了13年之后才被平复;抗日战争时期更不必说,四川作为稳固的大后方,不但出钱出粮,更是为抗日前线输出了近350万的抗日力量。

......

中国最优质兵源地,千百年来衍生一句 话,听着霸气,细想却很心酸

曾经不少国人对四川有一种偏见,就是认为他们对待战争时消极避战,有时候更是像墙头草一样,很轻易的就依附“强敌”。当然,这种看法不用多讲大家也明白,片面的看问题就会得到片面的观点。好在四川大地震之后又多了一种声音,“川人未曾负国,国人绝不负川”,四川被“拨乱反正”,只是每次细细品味时,难免会有些心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