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有的人衣食無憂,卻依然會得憂鬱症?

藍田的天不蘭


這個問題問得挺有意思,憂鬱症,也就是現在大家口中的抑鬱症。在當今社會屬於熱門話題,抑鬱是一種負面情緒,以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為主要表現,長期持續的這種情緒低落,造成心境障礙,影響社會生活功能,又有原發性和神經系統疾病繼發性之分。大家都知道,現在對健康的定義,不僅僅只限於身體上的健康,同時還有心理上的健康,並具有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同時具備以上三者,才能稱之為健康的人。

抑鬱症的形成原因,與生活、社會壓力因素密不可分,衣食無憂的人在生活能力上不具有壓力,但是心理壓力因素不能忽視。往往很多人會說:別人認為很小的事情,到自己這裡都成了大風大浪,是事情本身的問題,還是自己脆弱了?多巴胺是腦內興奮性遞質,也稱為“快樂遞質”,往往自認為脆弱的人,很可能是腦內這種快樂遞質分泌少了,或者是興奮閾值提高了,造成有效遞質濃度降低。所以,不是自己脆弱了,而是身體出問題了。

此外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對抑鬱症存在偏見,認為抑鬱症就是矯情,那麼從現在開始要糾正這個觀點。我們需要關注這類人群,因為其症狀除了情緒低落、興趣減退、自責感、負罪感之外,後期會有認知障礙、妄想、幻覺,甚至是自殺觀念。這時候家人及朋友的作用很重要,言語開導,督促其多參加活動。如果這些起不到作用,不要牴觸藥物的干預,藥物可以提高腦內快樂遞質來抗衡抑鬱,避免病情繼續發展,造成可怕的後果。

本期答主:霍曉曉 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我就結合自己的經驗,談談就這個問題的看法吧。

首先,我先說說我對題主的意思的理解,題主的意思應該是說,抑鬱症是因為沒錢才會導致的,有錢了按理來說沒有抑鬱的理由呀。

但事實是這樣嗎?

人們是因為沒錢所以抑鬱的嗎?

不是的。金錢代表物質,我承認物質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的確,缺衣少食有可能成為抑鬱的原因,但人們在物質需要得以滿足之後,這種物質滿足帶來的身心的愉悅感會越來越弱,到最後變成一種理所應當的感受,而心在物質之外是有更多追求的,比如對愛、對親密關係、對自我實現的需求,對過去心理創傷的敏感等,都會成為抑鬱的原因。

因為心理諮詢工作的原因,我接觸過不少題主口中所說的衣食無憂的人,或者簡單說有錢人吧,他們抑鬱焦慮的情況一點不比普通人少或輕,就像之前說的,因為抑鬱的原因並不只關乎一個人有錢與否,而是憤怒的對內攻擊,而能引起對內攻擊的因素太多,錢真的只是百千萬因素之一而已,這是人類共同的心理特徵造成的。

人們都追求被愛、追求自我實現、追求人與人心靈的連接,但人類社會卻要比理想冰冷得多,人類社會充滿了誤解、孤獨、自卑……

有時候,一個人哪怕很有錢,並不能改變他的孤獨感,他內心深處深深地無助感,甚至某些很小的時候一個小小的事件都會成為他的一個創傷和心結,長大後因為一個誘因導致受傷感或抑鬱。

所以,一個人抑鬱並不與有錢無錢直接相關,而是人類心靈共同面對的一個挑戰。

接著回答你的第二個問題:

造成抑鬱的因素有哪些?

如前所述,造成抑鬱的因素有很多,但大致我比較同意哈佛大學精神病學與人類學教授阿瑟·克雷曼的觀點,他認為歸納起來,造成抑鬱症的三大原因是:文化因素、社會因素和生理因素。因篇幅所限,在這裡就不展開了,有興趣可以私聊或去閱讀他相關的文獻。

我是一名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如果你正飽受抑鬱情緒困擾,想尋找心理諮詢,可以私信我。


樹洞心療愈


我來現身說法,我得抑鬱症是16年五月份的時候,也是我剛簽了新書的合同。心情有些喜悅又有壓力。也是在那個時候,我發現自己有點不對勁。

年齡大的人常說,抑鬱不是病,病起來要人命。我深有感觸。


晚上熬夜趕稿子精神賊拉拉好,沒有丁點睏意。作為文字工作者,我自認為是個晝伏夜出實屬正常。接下來,連著熬了四個夜晚,身體開始出現了乏力、腦袋昏昏沉沉。

緊接著,開始不想吃飯,習慣抽根菸。慢慢演變成,看見什麼都有點討厭,尤其是不想和人搭訕。當然這個過程的演變,大概兩個星期的時間。當有一天,我發現自己開始和人交流的時候,容易暴怒,情緒瞬間失控,我才意識到自己情緒生病了。

長期熬夜容易使我們的身體處於臨界點,反而會給抑鬱症可乘之機。

1.抑鬱症是陽光的陰暗面。

目前,醫學並沒有確切的解釋出它具體是什麼,只是屬於心理障礙的範疇。我問做心理醫生的朋友,他告訴我,從精神分析認為,抑鬱是自戀的表現,把原有的攻擊指向了自己。從意識層面看,抑鬱者統一的想法——沒有價值感。


當我懷疑自己有可能得了抑鬱的時候,我有點難以啟齒,不想告訴任何人。我甚至以為可能只是心情不好,自我調整一下就會過來。

然而,我生活中卻是一個極其健談,開朗的人,甚至可以自誇的說,做人有些善良和熱情。無論身邊朋友有啥事,總覺得可以出手幫一下。我在朋友和同事面前依舊款款而談,甚至自己都打消了心中消極的念頭。

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熬夜寫稿子,或許是很多文字工作者的常態,我也不例外。由於公司剛做一個項目,我被委以重任,自己也很賣力的天天加班,晚上回去睡不著寫稿子。

有一天,我寫完稿子大概是凌晨的3點鐘,去樓下的便利店準備吃夜宵。走在空曠的街道上,路燈照的有點曖昧。我走進便利店,點了一份宵夜,吃著望著窗外的街道,突然覺得一點意思都沒有。真的,那種從心底竄上來的絕望,撲面而來。

回到住處,看到項目策劃案,心中突然厭惡自己起來,感覺自己可以做的更好,但又不知怎麼修改。於是,盯著電腦,突然我的手不小心刪除了辛辛苦苦寫好的策劃案。

我的情緒終於到了臨界點,一下子爆發了。我拿起電腦砸的稀巴爛,看著自己一瞬間毀掉的電腦,心中竟有一絲快感。自己犯下的錯,只能自食其果。我買了新電腦後,又辛辛苦苦的重寫了一次策劃案,自我感覺沒有第一次好。因為我開始對工作的內容,自我感覺沒有價值感。

看誰都不順眼,和誰都不想說話,最喜歡一個人待著。感覺整個身體喪失了活力。抑鬱症就像感冒和發燒一樣,它不挑人。

2.抑鬱症容易誤解的地方

我得抑鬱症的這段時間,我身邊的朋友開玩笑說:“你不會哪天一激動,把我殺了吧。”我說,我倒是有過自殺的念頭,卻沒有傷害別人的想法。大家也許會認為,多愁善感、苦大仇深、看起來渾身散發著負能量的人才更容易抑鬱。

其實,得抑鬱症的人大多是性格開朗陽光。但我自我剖析了一下,發現抑鬱的人活得特別小心翼翼,他希望什麼事都能讓別人滿意,唯一委屈了自己。

我自己也納悶,自己開朗,熱情,整天充滿正能量,憑什麼自己就抑鬱了呢?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於是,我找朋友心理治療。

找朋友心理治療的時候,我心情很尷尬。總以為這種病有點小題大做、不知一提。

他問我,你是不是時常不開心,或者難過?

我很認真的回答他,沒有。

所以,大家對於抑鬱症的誤解是,抑鬱就會不開心,難過。

我帶著試驗性的眼光和他交流時,甚至我還逗他開心。但當我結束治療,回來的路上,心情一下子又跌進了深淵。自己抑鬱最嚴重的時候,腦子裡時常會冒出自殺的念頭。而且,時常會對自己不滿意。

柏邦妮說的好,“每個人的心就像一口井,平常在健康正常的狀態是活潑的往外冒水,你的生命之泉、活力、情感都特別健康。但是慢慢的,可能因為你的人生塞滿了石頭、落葉和爛泥,你覺得那個泉水冒不出水來了,或者覺得這口井有一些渾濁了。”

養成這些不好的情緒,絕非一朝一夕,所以那些抑鬱的朋友,治療或者自我調節的時候,絕非立竿見影,要循序漸進。

3.抑鬱是心魔,所以需要找個寄託。

《遙遠的救世主》裡有句話說,“你不是你,你只是別人眼中的你。”

現實生活中,每當我們遭遇不順,或者逆境時,都會收到朋友的關心,你要好好吃飯,不要多想,好好愛自己啊。

而我們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太溺愛自己,而大部分開朗的人愛別人勝過愛自己。我為什麼會這麼說?

當我們獨處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對自己有過高的期許和強烈的欣賞。這種情緒稍稍有一點風浪和失望,你就特別對自己失望。這類人就屬於太溺愛自己,因為溺愛,所以會有過高期許,從而導致失望。失望會導致自我否定。所以試著和自己做朋友,保持一段合適的距離。

有一部分天生樂天派性格的人,平時人前嘻嘻哈哈,但對別人的看法其實很在意,內心裡活得特別小心翼翼,來取得別人的歡心。這類人就是太愛別人超過自己。

我自己的親身體會,抑鬱是心裡不由自主的難過,沒有給自己一個釋放的窗口,很容易成了抑鬱。

有句話說,越簡單越幸福,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感覺心情不好的時候,儘量滿足自己宣洩的窗口。

失戀趕緊去找下一個,給自己的戀愛一個甜蜜的機會。事業低谷時,找朋友喝個小酒,談談心,和或許朋友的聊天中,你找到自己的下一個機會。

抑鬱症就像感冒和發燒一樣,它不挑人。所以,希望大家能警醒自己,讓自己免受其害。因為,快樂才是生命奮鬥的源泉。


聲明一下,我生活中不算富裕,但也不缺錢。


作家貓步旅人


首先確定是否存在抑鬱症狀

1•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存在抑鬱心境

2•對所有或大部分活動缺乏興趣或樂趣

3•失眠或睡眠過多

4•體重顯著減輕或增加(如,一個月內變化5%),或者幾乎每天都有食慾增加或減退

5•有他人可觀察到的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幾乎每天如此

6•疲勞或精力不足

7•注意力集中、思考或決策的能力下降

8•感到無價值,或者過分或不恰當地感到內疚

9•反覆出現死亡想法或自殺觀念,或者有自殺企圖

衣食無憂並不代表不存在抑鬱發作的因素,大致有下列因素

●內化因素

•遺傳

•神經質

•低自尊

•早髮型焦慮障礙

•重性抑鬱既往史

●外化因素

•遺傳

•物質濫用

•品行障礙

●不幸

•過去1年中有應激性生活事件

•失去父母

•從父母處得到的關愛少

•離婚史

•婚姻問題

•社會支持少

繼發性抑鬱 — 一些一般軀體疾病和藥物與抑鬱相關。存在這種關聯的原因可能是:軀體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或皮質醇增多症)的病程或一般軀體疾病引起的功能受損和失能。

一般軀體疾病 — 與抑鬱相關的一般軀體疾病包括

●神經系統疾病–癲癇、帕金森病、多發性硬化、阿爾茨海默病、腦血管疾病、創傷性腦損傷。

●感染性疾病–神經梅毒、HIV/AIDS。

●心臟病–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心肌病。

●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糖尿病、維生素缺乏症、甲狀旁腺疾病。例如,維生素D缺乏症似乎與抑鬱相關。

●炎症性疾病–膠原血管病、腸易激綜合徵、慢性肝病。

●腫瘤性疾病–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副腫瘤綜合徵。

藥物 — 與抑鬱綜合徵相關的藥物包括:

●糖皮質激素

●干擾素


仁心解碼話精神


衣食無憂的人憂鬱也很正常,每個人都有煩心的事,沒錢時為錢發愁。有點錢了,又為錢不夠多發愁。錢足夠多了,又覺得沒有奮鬥的目標了,為空虛迷茫而發愁。總之,只要人活著的一天,總有各種各樣的煩心事,若繞不去這個坎兒,鑽進了牛角尖,久而久之就會變成憂鬱症。


從此小蘭是路人


題主對於憂鬱症的理解可能有一些偏差,憂鬱症的病因並非是在物質上有所缺乏才導致的。

憂鬱症,又稱抑鬱症,是心境障礙的一種。心境障礙(mood disorder)是以情緒困擾為主導特徵的綜合徵。該困擾以情緒異常低落或高漲為其表現形式。嚴重抑鬱是一種發作性疾病。在人的一生中,有的人可能只發作一次(單次發作),有的人會反覆發作。

抑鬱症的成因,專家從遺傳和環境兩個方面來考量。通過對一些雙生子和患病者家族的研究發現,基因確實能夠影響抑鬱症的發病概率。患有抑鬱症的人的一級親屬比沒有患抑鬱症的人的一級親屬患抑鬱症的比例多兩三倍。尤其對於那些抑鬱反覆發作以及早年發病的患者來說,遺傳傾向的影響更為顯著。

下圖為基因序列中的抑鬱症基因

如果HOLD分數大於3則表明該區域有顯著連鎖。本案例顯示第12號染色體與抑鬱有連鎖。

遺傳研究表明了生物學因素在抑鬱症的發病原因中的重要作用,但一床不是唯一導致人抑鬱的因素。人們的生活環境和個人經歷對抑鬱症的成因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導致抑鬱症發作的環境因素包括應激、喪失、悲傷、人際關係受到威脅、職業問題、健康危機和撫養負擔。

比如,兒時經歷過父母的虐待,從小生長在沒有關愛的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可能會持續影響到孩子的成年期。因為從小的經歷對於到大腦中控制應激和情緒的區域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改變孩子的性格和心境,在日後很容易抑鬱症發作。


心理諮詢師四四


衣食無憂的人在生活能力上不具有壓力,但是心理壓力因素不能忽視。往往很多人會說:別人認為很小的事情,到自己這裡都成了大風大浪,是事情本身的問題,還是自己脆弱了?多巴胺是腦內興奮性遞質,也稱為“快樂遞質”,往往自認為脆弱的人,很可能是腦內這種快樂遞質分泌少了,或者是興奮閾值提高了,造成有效遞質濃度降低。所以,不是自己脆弱了,而是身體出問題了。


菲菲和葡萄


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人的需求有幾個層次。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然後是安全需求,然後是歸屬感,價值感,最後是自我實現。
心理需求滿足一一個,才能到下一個層次。衣食無憂的狀態基本上是滿足了第一層次的心理需求。也可能問者想描述衣食無憂描述的狀態是指物質條件優渥。如果是的話,說明你可能把物質生活跟精神世界混淆了。

而憂鬱是一種情緒,有時就像天氣一樣,突然而至的降雨讓人措手不及,會讓人不開心。有時憂鬱是因為具體的事情引起的,比如不及格的考試,衝突的人際關係,比如失戀等等引起的情緒低落,食慾不良,對平時喜歡的事情都失去興趣。正常來說,隨著事情煙消雲散,抑鬱情緒也會慢慢回覆平靜。不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前幾天就有報道幾位成功的創業者,熬過最艱難的時期,卻在企業走上正軌,開始盈利的狀態下從高層縱身跳下高樓。

事實上很多衣食無憂,甚至是社會標準中的成功人士得抑鬱症。
可見衣食無憂能滿足不同時期的心理需要,但絕對不是幸福感的唯一標準,甚至不是心理健康的標配條件。
那麼醫學上如何定義呢?
實際上醫學診斷中沒有憂鬱症,只有抑鬱症。主要表現為心境低落主要表現為1.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鬱悲觀。輕者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鬱心境有晨重夜輕的節律變化。 2.思維遲緩 臨床上可見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聲音低沉,對答困難,嚴重者交流無法順利進行。 3.意志活動減退 臨床表現行為緩慢,生活被動、疏懶,不想做事,不願和周圍人接觸交往,迴避社交。嚴重時連吃、喝等生理需要和個人衛生都不顧,甚至發展為不語、不動、不食,稱為“抑鬱性木僵”,嚴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極自殺的觀念或行為。
雖然很多人不理解,生活好好的,怎麼就抑鬱了呢?但實際上越來越多的人在高度壓力下,觸發了很多原始的情緒模式,並深陷在情緒裡不能自拔,需要及時找心理治療師療愈。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姜娜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可能是人過的不開心吧,有吃有穿沒人瞭解他或懂他,找不到可以敞開心扉的人,時間久了心裡就壓抑了,也或許生病了……心態決定心情……







攝影與美景


要知道,抑鬱並不取決於外在的環境條件。有的人看起來衣食無憂,甚至樂觀向上,在他們面帶笑容的表情下內心卻低迷沉鬱: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a6730002dd93d4a5a4f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