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我们经常听到的“上火”说法,到底啥意思?

我们经常听到的“上火”说法,到底啥意思?

上火

中医的上火是指什么?感冒时如何解释中医的鱼生火肉生痰?

中医“上焦火”:头昏、咽喉肿痛、口干、舌烂、唇裂、目赤、耳鸣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

中医“中焦火”: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症状;

中医“下焦火”:便秘、尿赤、阴痒等偏下部位的症状

其实上火,主要是各种原因对粘膜造成损伤,产生炎症。

我们经常听到的“上火”说法,到底啥意思?

各种原因对粘膜造成损伤

最常见的有5大类

1、病毒感染对粘膜造成损伤产生的炎症,比如感冒时咽喉红肿,鼻腔火辣,其实就是粘膜被感冒病毒感染,粘膜产生炎症。

2、细菌感染对粘膜造成损伤产生炎症,有些小宝宝老是眼角有黄黄的眼屎分泌物--这种就是细菌感染眼角粘膜产生了炎症。

我们经常听到的“上火”说法,到底啥意思?

含挥发性成分食物对粘膜造成损伤产生炎症

3、含挥发性成分食物对粘膜造成损伤产生炎症,如辣椒、生姜,比如吃了火锅或熬夜第二天爆痘痘,传统中医都认为是上火,但其实是火锅里面的辣椒含挥发性成分对粘膜造成损伤产生了炎症。

4、长期饮食缺乏膳食纤维,大便干硬对粘膜造成损伤,产生炎症。很多孩子大便干硬,结果损伤了肛周粘膜,刺痛。

5、对蛋白质食物吸收代谢不好,蛋白质代谢产生的的氨氮酸性物质刺激损伤粘膜造成炎症,就是上火。比如有些孩子吃奶粉上火就是这原理,同样一款奶粉代谢能力不同也就表现不同。奶粉伴侣就是酶的原理,木瓜就是酶的原理。

我们经常听到的“上火”说法,到底啥意思?

用现代学科理论解释

总之,上火主要是各种原因对粘膜造成损伤,中医这个上火理论,其实是个笼统理论,我们可以用现代学科解释。

我们经常听到的“上火”说法,到底啥意思?

感冒时人体对食物处理能力会下降

那么感冒时,为何中医有“肉生火鱼生痰”的理论呢?

我们知道,感冒时上呼吸粘膜就是被病毒感染,产生了炎症。而肉和鱼都是高蛋白食物,蛋白质分解代谢会产生氨、氮酸性物质刺激损伤粘膜加剧炎症。结果更加上火或者刺激损伤粘膜分泌更多的分泌物(也就是痰的产生),中医注意到这个现象,而没有系统的解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