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高血压可防可控

高血压可防可控

建立信心

高血压目前虽然难以治愈,但绝大部分可以预防,可以控制。因此,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及全面管控血压水平是关键。

高血压有一个诊断标准,即在未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血压,数值都超过正常范围,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需要注意的是,非同日3次,一般指间隔2周测1次,不是指今日、明日、后日的非同日)。偶尔有一次高血压或“白大祖高血压“者,虽然不是真正的高血压患者,但也属于”高血压后备军,也应引起注意。

如果血压并不是很高,只是接近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如高压130-139/低压85-89,则属于“临界高血压”,即高血压前期。如果有头晕不适、精神不能集中,睡眠不好等表现,建议先找中医调理,这对轻度高血压十分见效。

高血压早期不一定要吃降压药。尤其是中青患者刚患上高血压时,大多是单纯血压升高,不伴有动脉硬化及心、脑、肾、眼等问题,如果治疗及时,完全可以恢复到正常血压状态。只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再加上合理饮食、

适当运动、调整情绪等,去除引发高血压的诱因,完全可以把血压稳定下来。

不少人发现自己血压高了,因为没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就坚信自己身体强壮,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不重视治疗。也有不少人不听医生的叮嘱,不能坚持规律治疗及服药,血压一降,立即停药,高了再吃,使得血压像坐上过山车,忽高忽低,这样很容易出现意外。还有不少患者听信广告或病友推荐的药物、偏方等,自作主张,自己买药服用,却忽略了个体之间、病情之间的巨大差异,难以保证疗效。

所有这些都是由于缺乏高血压的相关知识造成的。时间长了,不仅血压控制不好,波动大,还会增加对靶器官的损害。有时即使血压降下来了,但动脉硬化依然在悄悄持续进行,等到出现冠心病、脑卒中等,就不再是单纯的高血压问题了,治疗起来难度更大。

所以,不论高血压的程度轻重,一旦发生,对血压进行终生管理。有效的管理是预防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关键。

从现在开始行动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了世界预防医学的最新成果,发表《维多利亚宣言》,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它能使高血压减少55%,脑卒中减少75%,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知易行难”,虽然知道该怎么做,真的做到却相当困难。这是因为,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惯性,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但困难越大,意义也越大,作用也越大。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行动,健康生活的每一天,就是血压稳定的每一天。

贴心提示:“白大褂高血压”是指有些患者在医生诊室测量血压时血压升高,但在家中自测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无医生在场)时血压正常。

这可能是由于患者见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后精神紧张,心跳加快,外周血管收缩,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血压上升。

目前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可能是处于正常血压与持续性高血压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