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提振精氣神 喊響“我脫貧我光榮”

樂山實施“六大行動、十八項舉措”,打造勵志扶貧升級版

6月14日,樂山市五通橋區輝山鎮先家村兩委辦公樓對面,一座佔地5200平方米的“脫貧奔康精神家園”正加緊建設,“這是在現有村級文化廣場上進行擴建,預計6月底完工,今後將成為先家村落實精神扶貧和基層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該區宣傳部駐村幫扶工作組組長牟慶介紹,為開展精神扶貧工作,當地使出了“十八般武藝”。

為進一步推動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調動貧困群眾脫貧積極性、主動性,樂山市委、市政府近日印發了《樂山市關於開展精神扶貧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的實施方案》,打造鄉村精神家園、創作“致富頌”音樂作品、貧困地區人才振興工程……通過實施“六大扶貧行動”,落實十八項工作舉措,樂山再次打出扶志扶智“組合拳”,推動物質精神“雙脫貧”。

□本報記者羅敏吳曉彤

動力激發

精神脫貧迫在眉睫

在樂山,精神扶貧並非“陌生詞”。去年年初,樂山在全市開展脫貧主題宣講活動,打出“貧困家庭奮進計劃”,彝區婚嫁高聘金高禮金“兩高”治理等“組合拳”,努力營造勵志向上的脫貧氛圍。

近日印發的《方案》,針對貧困戶扶而不起、幫而不富的問題,用“精神扶貧”引領“精準扶貧”,把“富腦袋”擺在“富口袋”前面,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樂山為什麼要開展精神扶貧?今年的精神扶貧和去年的勵志扶貧有何不同?

6月12日,一位小涼山地區的扶貧幹部遇到了這樣一個“精神貧困戶”,幫扶單位5月底為他找了份工作,不到半月他就嚷著要回家,原因是“工作強度太大了”。“這不是個案,很多貧困戶還處在‘要我脫貧’的被動狀態,‘我要脫貧’的願望並不強烈。”對‘安貧、爭貧、扮貧、炫貧’現象,這位扶貧幹部有些無奈。

脫貧攻堅越往深了走,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尤以精神貧困最甚。

“當脫貧攻堅資源、資金、人才等外部力量的短時間快速積聚,會使得貧困村、貧困戶內在動力弱化、惰性化,也就出現了所謂‘等、靠、要’現象,並從個別蔓延至局部。”樂山市委副書記田文坦言,樂山提出2019年要先於全省全面實現小康,現在只有1年半時間了,如何有效解決貧困群眾的精神貧困問題,顯得尤為迫切,“如果說去年勵志扶貧是‘試水’,今年精神扶貧則是‘總攻’。”

立體式宣傳

堅定“弱鳥先飛”信心

王大叔和明顯條件不符卻想蹭“扶貧紅利”的吳老闆之間比房子、比車子、比家庭……端午節這天,在市中區石龍鄉松柏村,村組幹部正在表演自編自導小品《王大叔脫貧》,臺下村民笑得前仰後翻。

6月15日上午,樂山市音樂家協會主席鄭岷波一直忙著整理素材,他和來自省、市音協、曲藝研究院的近20位音樂家組成了“致富頌”創作團隊,先後深入犍為、峨邊、金口河等地採風,創作了10餘首歌頌勤勞致富精神、激勵貧困群眾奮力奔康的歌曲,“我們要用朗朗上口的音樂旋律講述老百姓的故事,現在已有3首初稿了。”

“這些都是勵志扶貧的升級版,主題更廣泛,形式更新穎,內容更豐富。”樂山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樂山市相關貧困主要包括自然條件制約、經濟發展滯後、不良習俗影響、教育程度受限、社會發育遲緩五大原因,《方案》提出信心提振、典型示範、動力激發、智力幫扶、新風培育、堡壘提升“六大扶貧行動”。在此基礎上,還要重點探索建好鄉村精神家園、以“一支文藝隊伍、一套民俗節目、一個發展長廊”為依託,通過“奮進榜”“孝敬榜”“笑臉榜”等,正面引導,激發貧困群眾脫貧信心,在群眾中喊響“我奮鬥、我致富、我光榮”的口號。

志智“雙扶”

“富腦袋”又“富口袋”

6月15日7點過,家住樂山市五通橋區碳壩市社區的餘洪清就蹬著三輪出門拉客了。過去,他是當地出名的低保戶,帶著90歲母親住在危房裡。自從加入了“勞動收入獎勵計劃”,為了賺取“獎勵金”,他每晚還會多蹬一個小時,每月收入從原來的400多元增至700餘元。

“對低收入家庭的勞動所得給予一定現金獎勵,鼓勵貧困戶通過勞動來增加收入,以獎代補效果更好。”樂山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樂山在全省率先試點實施以“勞動收入獎勵計劃”“青少年教育促進計劃”為主要內容的“貧困家庭奮進計劃”,今年還將豐富產業發展獎勵、就業務工獎勵、創業獎勵等形式,健全獎懲機制,力推正向激勵與反向約束相結合。

同樣是在6月15日,馬邊縣大竹堡鄉白巖灣村村委會內擠滿了村民,由馬邊縣就業服務管理局和樂山市電子工業學校共同舉辦的第十二期職業技能(農業植保員)培訓在此舉行,農業專家正在為20餘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講解茶葉種植、管理、採摘技能。

“一技在手,脫貧信心就有。”田文認為,扶志不能少,扶智要跟上,精神扶貧工作通過開展“扶貧專班”“送培訓下鄉”,全域推廣“線上+線下”培訓超市新模式等推進智力幫扶行動。

除了授貧困人員以“漁”,扶智還必須從孩子抓起。“加快建立健全貧困家庭學生入學情況監測數據庫,用好用足教育扶貧救助基金,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零輟學’。”田文介紹,常態化的“基礎教育鞏固提升計劃”“彝區支教十年計劃”等教育計劃必須落實好,從根本上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編後

脫貧攻堅任務重任務緊,現在已經到了啃“硬骨頭”的時候了,怎麼激發貧困戶“我勞動我致富我光榮”的認識,產生脫貧致富的持續內生動力,成為各地在脫貧攻堅中的共識和難題。樂山市開展精神扶貧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打出扶志扶智“組合拳”,推動物質精神“雙脫貧”的做法可謂是擊中脫貧攻堅的“七寸”,這才是讓脫貧攻堅擺脫“剃頭挑子一頭熱”窘境的必由之路。

要清醒地認識到脫貧攻堅不只是一級政府、一眾幫扶單位、一群掏心又掏腰包乾部的事兒,還是貧困群眾自己的事兒。在實際操作中,簡單地給錢給物給崗位給技術,只能養成部分貧困戶“等靠要”的慣性惰性。所以各地在出臺相關扶貧對策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如何激發貧困人群本體脫貧積極性的問題。要通過調動貧困戶參與勞動的積極性,讓他們看到勞動、技術創造財富的希望,增強脫貧的自信心與決心,這樣的脫貧動力才是真正持續的內生動力,也才能讓貧困戶真正脫貧。

原標題:提振精氣神 喊響“我脫貧我光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