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杂谈 丨 库里、哈登、詹姆斯的脚下,踩的是一个又一个巨人的肩膀

你不得不承认,被三分球主宰的阶段里,小球占据了绝对主动的地位。再一次,灵活迅速的精灵,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身下的巨人不单单是前途叵测,甚至有行将就木的既视感。

杂谈 丨 库里、哈登、詹姆斯的脚下,踩的是一个又一个巨人的肩膀

文 丨 根叔说个球

可以想象的是,未来的某些日子里,德怀特-霍华德会对6月20日这个记忆点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当他垂垂老矣的坐在后院享受阳光时,突然想起库普切克的面孔,或许还会有难以控制的反胃感。以及,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和林书豪同队了,满满都是宿命的味道。

体育画报的专家们为这笔叩响交易大门的互换做了评级:黄蜂D+,篮网A。但隐含在后面的线索是:黄蜂送走了一个和沃克球风相克,在更衣室不那么受欢迎,又没有多少长期价值的球员。从而顺利的避免了下个赛季的奢侈税,让球队看起来还有一些竞争力。更直接一点,他们要想跟上联盟的潮流节奏,重型中锋势必成为开刀的首要对象。所以,黄蜂并没有那么亏,甚至还及时进行了止损。只是,那厢来的莫兹科夫,应该很清楚自己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杂谈 丨 库里、哈登、詹姆斯的脚下,踩的是一个又一个巨人的肩膀

我们都知道魔兽的那股子尿性,大大咧咧的向往快乐篮球,在每支球队都想要战术地位。以及,和他合作过的后卫都不太愉快——科比、哈登、沃克(尼尔森表示不服)。主教练和管理层常常很苦恼,他们已经厌烦了在霍华德和球队大脑之间做着选择题。理想的情况是球队还能用胜利做润滑剂,那么一切都还有余地。但黄蜂36胜46负、东部第十的战绩摆在面前,一切都不容反驳。要知道,此前连续两年进入季后赛后突然病变,发狠的乔老板连核心沃克都可以摆上货架。可话说回来:霍华德真的那么差吗?

刚刚过去的这个赛季,霍华德场均30.4分钟16.6分12.5篮板1.3助攻1.62盖帽,真实命中率57.7%。他还有着联盟第四的53次两双,联盟第五的篮板率,联盟第三十七的比赛贡献值。挡拆发起、低位背打、篮板护框,霍华德在这些方面的功力还在水准之上。只是,没射程,篮下终结效率差,没有错位防守能力,综合起来,对霍华德太要命了。加之,球队核心沃克没有办法适应慢节奏的攻防,巴图姆和泽勒这两个能稀释霍华德球权比重的球员一共只打了97场比赛,不断的输球耗光了彼此的耐心。我们没有十足的理由来怀疑霍华德的职业素养,在这个不属于巨人的时代,他们身上任何不利于胜利的因素都会被放大。那些被指责的欲望、阴暗面,只是败者所必须承担的代价罢了。

杂谈 丨 库里、哈登、詹姆斯的脚下,踩的是一个又一个巨人的肩膀

霍华德不是唯一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被小球打法踩在脚下的巨人。这一点,新队友贾利尔·奥卡福应该深有体会。在位置感越来越模糊,空间越来越重要的环境里,没有射程和错位防守能力,直接决定了一个内线球员的上限。所有的球队都希望有一个安东尼-戴维斯、乔尔-恩比德这样的多面手,再不济也要是德拉蒙德-格林、塔克之类有一定持球能力的3D防守悍将,而小乔丹、戈贝尔、卡佩拉走在另外一条功能化的路线上也有声有色。上述三类内线之所以能立足,无外乎是因为他们能在比赛的某一方面中顺势而为。这也就是即将开启的选秀中,为什么艾顿、班巴这一类的内线会比东契奇吃香的主要原因。

说到底,库里、哈登、詹姆斯之类的球员,用单打、助攻和三分让球迷不断高潮时,各支球队的主教练无一不被其撼动。西决的七场较量,火箭把科尔逼得不敢上麦基、韦斯特、帕楚里亚,无非就是尽量把错位机会削减至最小值。你不得不承认,被三分球主宰的阶段里,小球占据了绝对主动的地位。再一次,灵活迅速的精灵,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身下的巨人不单单是前途叵测,甚至有行将就木的既视感。

杂谈 丨 库里、哈登、詹姆斯的脚下,踩的是一个又一个巨人的肩膀

回头去看,你不得不感慨时光的车辙中,那些让我们为之倾倒的伟岸身影正逐渐被淡忘。拉塞尔的绝对统治力,张伯伦的单场记录,贾巴尔的无解天勾,奥拉朱旺的梦幻脚步。奥尼尔曾靠一己之力,改变了联盟所有球队的内线配置。姚明用身高、协调性、手感,撑起中国长城的英明。尤因、莫宁、穆托姆博、迪瓦茨、阿维达斯·萨博尼斯、韦伯、拜纳姆,一个又一个耳详能熟的名字,曾勾勒出一幅巨人林立的恢弘蓝图。即使前锋、后卫穿插在时代之中,各领风骚,但巨人的血统从来没有像如今这样单薄。

不久的将来,我们大概只能从老旧录像中才能重温那些中锋脚步、低位强攻和肌肉碰撞声。或许这没有什么好可惜的,人类就是这样,在不断的演化发展中遵从优胜劣汰这不变法则。我们从来不会去在乎霍华德、莫兹科夫、贾利尔·奥卡福的感受,就像25万年前,没人会去在乎被祖先智人消灭的长毛象、巨型地懒这些物种的感受。即使他们于不同的时空里也屹立在食物链的顶端,却依旧没有逃脱大江东去的结局。你可以说这是自身的桎梏所限,也可以归咎于外界的变化,但败了即是败了,这世界太快,连一声叹息都会迅速被淹没。

杂谈 丨 库里、哈登、詹姆斯的脚下,踩的是一个又一个巨人的肩膀

相对于诺维斯基、吉诺比利这样的老将,亦或是已经完全淡出我们视野的希伯特、尼科拉·佩科维奇来说,霍华德要忍受一段坎坷颠簸且毫不确定的职业生涯末期。要是某一天,你在直播中看到一个沦为替补,面容沮丧的在场上移动,跟着球队不断折返没有球权,然后被持球人针对后黯然下场的12号。不用怀疑,那很可能是曾经可以单换勒布朗-詹姆斯的魔兽。但愿我的预想是悲观主义的产物,只是这个可能性,似乎正朝着事实不停走来。

记住他们吧,作为小球时代的垫脚石,重型中锋在扮演了历史长河中重要角色后,也许已沦为NBA发展过程中一个承上启下的转点,但至少真切的存在过,辉煌过。他们值得被尊重,也值得被纪念。也记住小球时代吧,不论现阶段的繁荣景象如何让人痴迷,但他们也终将成为过去时,成为不断向前的一个注脚。毕竟没有什么是永恒不灭,也没有什么是长此以往。

如果有可能的话,享受当下,敬畏将来,认识旧时光。这应该是篮球和万事万物,给我们的最后指教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