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雜談 丨 庫裡、哈登、詹姆斯的腳下,踩的是一個又一個巨人的肩膀

你不得不承認,被三分球主宰的階段裡,小球佔據了絕對主動的地位。再一次,靈活迅速的精靈,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身下的巨人不單單是前途叵測,甚至有行將就木的既視感。

雜談 丨 庫裡、哈登、詹姆斯的腳下,踩的是一個又一個巨人的肩膀

文 丨 根叔說個球

可以想象的是,未來的某些日子裡,德懷特-霍華德會對6月20日這個記憶點留下足夠深刻的印象。當他垂垂老矣的坐在後院享受陽光時,突然想起庫普切克的面孔,或許還會有難以控制的反胃感。以及,這已經是他第三次和林書豪同隊了,滿滿都是宿命的味道。

體育畫報的專家們為這筆叩響交易大門的互換做了評級:黃蜂D+,籃網A。但隱含在後面的線索是:黃蜂送走了一個和沃克球風相剋,在更衣室不那麼受歡迎,又沒有多少長期價值的球員。從而順利的避免了下個賽季的奢侈稅,讓球隊看起來還有一些競爭力。更直接一點,他們要想跟上聯盟的潮流節奏,重型中鋒勢必成為開刀的首要對象。所以,黃蜂並沒有那麼虧,甚至還及時進行了止損。只是,那廂來的莫茲科夫,應該很清楚自己接下來會有什麼樣的命運。

雜談 丨 庫裡、哈登、詹姆斯的腳下,踩的是一個又一個巨人的肩膀

我們都知道魔獸的那股子尿性,大大咧咧的嚮往快樂籃球,在每支球隊都想要戰術地位。以及,和他合作過的後衛都不太愉快——科比、哈登、沃克(尼爾森表示不服)。主教練和管理層常常很苦惱,他們已經厭煩了在霍華德和球隊大腦之間做著選擇題。理想的情況是球隊還能用勝利做潤滑劑,那麼一切都還有餘地。但黃蜂36勝46負、東部第十的戰績擺在面前,一切都不容反駁。要知道,此前連續兩年進入季後賽後突然病變,發狠的喬老闆連核心沃克都可以擺上貨架。可話說回來:霍華德真的那麼差嗎?

剛剛過去的這個賽季,霍華德場均30.4分鐘16.6分12.5籃板1.3助攻1.62蓋帽,真實命中率57.7%。他還有著聯盟第四的53次兩雙,聯盟第五的籃板率,聯盟第三十七的比賽貢獻值。擋拆發起、低位背打、籃板護框,霍華德在這些方面的功力還在水準之上。只是,沒射程,籃下終結效率差,沒有錯位防守能力,綜合起來,對霍華德太要命了。加之,球隊核心沃克沒有辦法適應慢節奏的攻防,巴圖姆和澤勒這兩個能稀釋霍華德球權比重的球員一共只打了97場比賽,不斷的輸球耗光了彼此的耐心。我們沒有十足的理由來懷疑霍華德的職業素養,在這個不屬於巨人的時代,他們身上任何不利於勝利的因素都會被放大。那些被指責的慾望、陰暗面,只是敗者所必須承擔的代價罷了。

雜談 丨 庫裡、哈登、詹姆斯的腳下,踩的是一個又一個巨人的肩膀

霍華德不是唯一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被小球打法踩在腳下的巨人。這一點,新隊友賈利爾·奧卡福應該深有體會。在位置感越來越模糊,空間越來越重要的環境裡,沒有射程和錯位防守能力,直接決定了一個內線球員的上限。所有的球隊都希望有一個安東尼-戴維斯、喬爾-恩比德這樣的多面手,再不濟也要是德拉蒙德-格林、塔克之類有一定持球能力的3D防守悍將,而小喬丹、戈貝爾、卡佩拉走在另外一條功能化的路線上也有聲有色。上述三類內線之所以能立足,無外乎是因為他們能在比賽的某一方面中順勢而為。這也就是即將開啟的選秀中,為什麼艾頓、班巴這一類的內線會比東契奇吃香的主要原因。

說到底,庫裡、哈登、詹姆斯之類的球員,用單打、助攻和三分讓球迷不斷高潮時,各支球隊的主教練無一不被其撼動。西決的七場較量,火箭把科爾逼得不敢上麥基、韋斯特、帕楚里亞,無非就是儘量把錯位機會削減至最小值。你不得不承認,被三分球主宰的階段裡,小球佔據了絕對主動的地位。再一次,靈活迅速的精靈,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身下的巨人不單單是前途叵測,甚至有行將就木的既視感。

雜談 丨 庫裡、哈登、詹姆斯的腳下,踩的是一個又一個巨人的肩膀

回頭去看,你不得不感慨時光的車轍中,那些讓我們為之傾倒的偉岸身影正逐漸被淡忘。拉塞爾的絕對統治力,張伯倫的單場記錄,賈巴爾的無解天勾,奧拉朱旺的夢幻腳步。奧尼爾曾靠一己之力,改變了聯盟所有球隊的內線配置。姚明用身高、協調性、手感,撐起中國長城的英明。尤因、莫寧、穆託姆博、迪瓦茨、阿維達斯·薩博尼斯、韋伯、拜納姆,一個又一個耳詳能熟的名字,曾勾勒出一幅巨人林立的恢弘藍圖。即使前鋒、後衛穿插在時代之中,各領風騷,但巨人的血統從來沒有像如今這樣單薄。

不久的將來,我們大概只能從老舊錄像中才能重溫那些中鋒腳步、低位強攻和肌肉碰撞聲。或許這沒有什麼好可惜的,人類就是這樣,在不斷的演化發展中遵從優勝劣汰這不變法則。我們從來不會去在乎霍華德、莫茲科夫、賈利爾·奧卡福的感受,就像25萬年前,沒人會去在乎被祖先智人消滅的長毛象、巨型地懶這些物種的感受。即使他們於不同的時空裡也屹立在食物鏈的頂端,卻依舊沒有逃脫大江東去的結局。你可以說這是自身的桎梏所限,也可以歸咎於外界的變化,但敗了即是敗了,這世界太快,連一聲嘆息都會迅速被淹沒。

雜談 丨 庫裡、哈登、詹姆斯的腳下,踩的是一個又一個巨人的肩膀

相對於諾維斯基、吉諾比利這樣的老將,亦或是已經完全淡出我們視野的希伯特、尼科拉·佩科維奇來說,霍華德要忍受一段坎坷顛簸且毫不確定的職業生涯末期。要是某一天,你在直播中看到一個淪為替補,面容沮喪的在場上移動,跟著球隊不斷折返沒有球權,然後被持球人針對後黯然下場的12號。不用懷疑,那很可能是曾經可以單換勒布朗-詹姆斯的魔獸。但願我的預想是悲觀主義的產物,只是這個可能性,似乎正朝著事實不停走來。

記住他們吧,作為小球時代的墊腳石,重型中鋒在扮演了歷史長河中重要角色後,也許已淪為NBA發展過程中一個承上啟下的轉點,但至少真切的存在過,輝煌過。他們值得被尊重,也值得被紀念。也記住小球時代吧,不論現階段的繁榮景象如何讓人痴迷,但他們也終將成為過去時,成為不斷向前的一個註腳。畢竟沒有什麼是永恆不滅,也沒有什麼是長此以往。

如果有可能的話,享受當下,敬畏將來,認識舊時光。這應該是籃球和萬事萬物,給我們的最後指教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