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馬君武:從政治家到教育家的轉變

引言:馬君武是同盟會和國民黨創始人之一,曾留學日本4年,留學德國8年,也曾是中國第一個獲得德國工科博士的人,半生從事政治,半生從事教育,曾出任過許多官職,也曾出任多所大學的校長,其一生經歷就是一部中國晚清和民國曆史的縮影。

在中華民國的歷史上,馬君武既是一個政治家,也是一個教育家,他從1924年淡出中國政壇之後,就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事業之中,他曾先後擔任上海大夏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公學和國立廣西大學校長,在中國高等教育上與蔡元培同享盛名,素有“北蔡南馬”之譽,也堪稱“一代宗師”。

馬君武:從政治家到教育家的轉變

馬君武

馬君武(1881—1940)字厚山,號君武,祖籍湖北蒲圻人,1881年7月17日,馬君武出生於廣西桂林。馬君武的曾祖父曾經官至知府,父親則以幕僚為生。馬君武自幼聰穎卻非常頑皮,曾被母親痛打而悔恨,開始發奮讀書,在親戚所辦私塾讀書,打下了深厚的國學基礎。

中日甲午戰爭之後,維新運動在各省興起,廢除科舉制度和興辦新式學堂的呼聲漸成星火燎原之勢,而康有為的一系列變法和維新主張,對馬君武的一生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年少的馬君武也認為:“非精研西學,不足以致中國於富強。”

1899年,馬君武考入剛剛創辦的“體用學堂”,由於廣西受維新思想影響較深,而舉辦新學又是順應歷史潮流,時任廣西巡撫黃槐森在桂林創辦了“體用學堂”,並開設經學、史學、算學、英文等課程,這是廣西新學之肇始,也是廣西近代史上第一所既學中文又學西學的新型學校。

在這所新式學堂裡,馬君武開始接受西方近代科學文化,對數學、英文等新式課程尤感興趣,成績也始終名列前茅,他還廣泛涉獵西方傳教士在中國發行的書刊,對西方社會非常向往。

曾擔任臺灣巡撫的唐景崧被貶之後,回到家鄉在“體用學堂”任教,正是在唐景崧的影響之下,馬君武萌發了去西方留學的想法,以進一步探索“科學救國”的途徑。

1900年,馬君武從桂林南下廣州,進入法國教會主辦的“丕崇書院”學習法文,同年7月,馬君武遠又赴新加坡,拜見正在遊歷世界的康有為,請教救國強國之大計。

從新加坡返回後,馬君武又來到上海,進入馬相伯創辦的“震旦學院”繼續學習法文,在“震旦學院”學習期間,馬君武翻譯了《法蘭西革命史》一書。

1901年冬,馬君武作為廣西赴日本第一批留學生,考入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應用化學專業學習,在二十世紀之初,留學日本的學人眾多,但學習自然科學的人卻極少,而馬君武之所以選擇實用學科,完全是懷著“科學救國”的思想。

1902年2月,梁啟超在日本橫濱創辦了《新民叢報》,一些主要政論文章都出自梁啟超之手,其長篇政論文章《新民說》就發表在《新民叢報》上,《新民叢報》是20世紀初葉資產階級改良派一個重要的思想輿論陣地,馬君武也積極為《新民叢報》撰稿,闡述自己的思想和主張。

剛剛二十歲出頭的馬君武,不但結識了維新派代表人物康有為和梁啟超,而且在宮崎民藏的引薦下,拜見了孫中山先生,親耳聆聽了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教誨,決定一生追隨孫中山先生,他曾對友人說:“康梁者,過去之人物也;孫公,則未來人物也。”從此,馬君武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由一個社會改良主義者轉變為民主主義者。

馬君武在日本留學期間,除了完成學業之外,還參加了大量的社會活動,在留學生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他不但為《新民叢報》撰寫了大量的哲學論文,而且還經常在留學生中發表演說。

1903年2月,馬君武在《譯書彙編》上發表了《社會主義與進化論比較》一文,有研究者曾撰文指出,在中國最早介紹社會主義,並對馬克思真正有全面瞭解者,除了梁啟超外,就是馬君武了,馬君武所學為工科,但其出色的文科功底,曾讓許多學文科的人都自愧不如。

1905年8月20日,“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馬君武被推舉為秘書長,成為第一批加入同盟會的元老,馬君武不但與黃興、陳天華等人共同起草了《中國同盟會總章》等文件,而且還是中國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的主要撰稿人,在《民報》上發表《甘必大傳》、《帝民說》等文章。

馬君武:從政治家到教育家的轉變

馬君武與孫中山合影

1905年11月,中國在日留學生為反對日本文部省頒佈的《取締清國留日學生規則》,在東京的留日學生有8000人參加了罷課抗議,大約有3000餘名留日學生退學回到了國內。

3000多留日學生大都聚集在上海而沒有生活著落,姚洪業、孫鏡清等留學生開始四處奔波籌措經費,在上海北四川路租用民房作為校舍,籌辦“中國公學”,時任兩江總督端方每月撥付1000兩白銀,並派四品京堂鄭孝胥為監督,校務由執行、評議兩部負責,而實際校務則由王傳沙主持。

1906年4月10日,“中國公學”在上海正式開學,分大學班、中學班、師範速成班和理化專修班,由於右任、馬君武、陳伯平、李登輝等人擔任教員。

由於“中國公學”中有許多革命黨人,各種活動頻繁,導致學潮不斷,引起了兩江總督端方等人的警覺和注意,並派人監視學校內的動向。

為了避免被清政府緝拿歸案,馬君武於1907年遠走德國,入柏林工業大學攻讀礦物冶金專業,之所以選擇冶金專業,還是期望“利用所學,以圖新民國工業之發展。”

1911年,馬君武從柏林工業大學畢業並獲工學學士學位,他在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分別學習了四年實用專業。

在日本留學期間,馬君武由於受革命黨人的影響,熱衷於政治並參加各種活動,而在德國留學期間,由於環境不同,馬君武則能夠靜下心來學習冶金專業知識,這是他在日本和德國留學最主要的區別,以致他能夠在德國順利取得學位。

辛亥革命爆發後,已在德國完成學業的馬君武回到上海,參加了南京臨時政府的籌備工作,他還與王正廷、雷奮等人一起起草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這是中華民國第一部憲法性質的綱領性文件,具有臨時憲法的作用。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確定了中華民國的基本政治體制是共和體制,是仿效美國的政治體制,實行三權分立原則,規定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方法、臨時大總統之權力等,是以孫中山為首的中華民國第一屆政府成立的法律基礎。

馬君武:從政治家到教育家的轉變

馬君武(前排右一)與孫中山等人合影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馬君武被孫中山任命為實業部次長,實際上代理實業部部務工作,他還積極參與起草和制定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912年3月11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取代《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開始實施,《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共分總綱、人民、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副總統、國務院、法院、附則等七章56條,是辛亥革命勝利的重要成果之一。

1912年8月25日,“中國同盟會”與其他四個政治團體,在北京虎坊橋湖廣會館合併組成“中國國民黨”,馬君武被推舉為參議,也由此成為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之一。

1913年,在時任中國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的領導下,在北京政府“國會”選舉中,國民黨在參議院和眾議院中皆獲得多數席位,成為“國會”最大的政黨,馬君武在“國會”擔任參議院議員。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車站被刺身亡,幾個月之後,孫中山發動了“二次革命”,但“二次革命”很快就失敗了,馬君武被迫離開北京。

馬君武再一次遠赴德國,進入柏林工業大學研究院學習,經過四年的寒窗苦讀,馬君武獲得了柏林工業大學工學博士學位,由此成為第一個獲得德國工學博士的中國人。

馬君武:從政治家到教育家的轉變

馬君武博士

1916年,馬君武從德國回國不久,就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護法運動”,也稱“護法戰爭”,是指護衛《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反對北洋政府實行的獨裁統治,以恢復“國會”,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統。

馬君武開始擔任孫中山大元帥府秘書,協助孫中山工作,不久,馬君武又在廣州代理護法軍政府交通總長,併兼任廣州石井兵工廠無煙火藥廠總工程師。

1918年5月,馬君武又隨孫中山從廣州來到上海,參加了反對廣西桂系舊軍閥陸榮廷的活動。1920年,當孫中山在廣州重組軍政府時,馬君武擔任秘書廳長,1921年4月,南下的一些國會議員在廣州召開非常會議,推舉孫中山為非常大總統,馬君武則出任總統府秘書長,成為孫中山大管家。

1921年6月,孫中山任命馬君武為廣西省長,馬君武回桂林履職,任上伊始即提出禁菸禁賭、整頓金融、發展實業、興辦教育、建築公路、成立新軍等一些列改革措施,遭到廣西舊勢力的抵制、阻擾和通緝,遂於1922年5月逃離廣西至上海。

1924年,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實行改組,馬君武由於思想趨於保守,已經跟不上革命形勢的發展,他與馮自由、章炳麟等人發表宣言,極力反對國民黨改組並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1925年12月底,馬君武出任北洋政府許世英內閣司法總長,但僅僅二個多月就因內閣改組而辭職。1926年3月,馬君武又出任賈德耀內閣教育總長,任職也只有二個多月就辭職了。

由於馬君武與北洋政府的密切關係,國民黨內部黨爭紛起,馬君武竟被國民黨開除黨籍,只是不久之後,馬君武的黨籍又得以恢復,因為他畢竟是黨國元老級人物。

馬君武本是一介書生,其在日本留學四年,兩次在德國留學八年,並且具有德國工學博士頭銜,精通法、日、德、英等多國文字,這樣的留學履歷,即便是今天看來,也是夠牛的,何況是上個世紀20年代。

儘管馬君武所學專業為自然科學,但他卻熱心於政治活動,甚至還涉足社會科學領域,馬克思所著《共產黨宣言》的綱領部分,就曾被馬君武翻譯成中文,並於1906年夏在《民報》上發表,這比陳望道翻譯全本《共產黨宣言》早了14年,馬君武還是第一個翻譯出版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在當時的中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馬君武以其文人的秉性,在爾虞我詐的政壇上馳騁,自然是四處碰壁,而且樹敵甚多,以致曾被國民黨開除黨籍,十幾年的宦海沉浮,讓馬君武厭倦了官場上的爭鬥,他的從政熱情也漸漸平息下來,自1924年之後,馬君武逐漸淡出政壇,並將主要精力投身到興辦教育之中。

1924年,私立廈門大學300多名師生因學潮離開廈門奔赴上海,由剛卸任的廣州軍政府交通部長王伯群與廈門大學教授歐懷遠等人共同籌辦大夏大學,遂聘請馬君武擔任大夏大學第一任校長。

大夏大學是當時上海一所綜合性私立大學,學校後來發展為五個學院以及三個專修科,當時大夏大學的校董事會匯聚了一批社會名流,學校也聘請了一些知名教授,當時的大夏大學可謂盛極一時,曾有“東方的哥倫比亞大學”之美譽。

馬君武:從政治家到教育家的轉變

大夏大學教學樓

作為大夏大學首任校長的馬君武,以“三苦精神”與全校師生同甘共苦,即“教授要苦教,職工要苦幹,學生要苦學”,馬君武以其博學多才和政治號召力,帶動學校師生形成了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學校也由此吸引了大批學生報考。

1925年,馬君武應邀北上京城,出任北京工業大學校長,他利用自己的社會聲望和影響力,想方設法聘請了一批知名專家學者擔任教授,以擴大學校的知名度,他還積極籌措資金,充實學校機械、電機、紡織和化工四個系的實驗室和實驗工廠,以此促進理論學習與科學實驗能夠緊密相結合,學校風氣為之大變。

李宗仁成為新桂系領袖之後,決定在廣西籌辦創建一所現代大學,以開廣西高等教育之先河,校址選定在梧州桂江對岸的蝴蝶山,李宗仁聘請頗具聲望的廣西名人馬君武擔任首任校長。

1928年9月,廣西大學舉行了盛大的開學典禮,馬君武以“復興中華,發達廣西”為立校宗旨,設置理、工、農三個學院,由於廣西高中畢業生非常稀少,因此廣西大學首屆招生都是預科生,儘管如此,馬君武還是從上海等地聘請了一批知名教授來廣西大學任教。

1929年6月,粵桂戰爭爆發,梧州被粵軍佔領,廣西大學被迫停辦,馬君武應蔡元培之邀,又回上海出任中國公學校長,時隔二十多年之久,馬君武又重新回到了這所他曾經非常熟悉的學校。

馬君武主政中國公學之後,向銀行貸款進行學校基礎建設,逐步使中國公學進入全盛發展時期,由於馬君武所學為自然科學學科,因此其非常重視科學學科的建設,極力主張培養國家建設所需要的專門科技人才。

1931年5月,粵軍退出梧州,廣西局勢趨於穩定,廣西省政府電邀馬君武,希望他再次出任廣西大學校長,為了不辜負廣西桑梓的重託,馬君武欣然赴任,第二次出任廣西大學校長。

馬君武主政廣西大學期間,規劃學校建設,積極在全國延攬有識之士和進步學者任教,添置圖書儀器和教學設備,開辦化學、機械等教學實習工廠,出資遴選有培養前途的助教出國留學深造,他自己還曾親赴德國採購大批的科學儀器,以供學校教學科研之用,其中僅高倍顯微鏡就達50餘臺。

馬君武年輕時就具有“科學救國”的理想和抱負,廣西大學校長一職,為其提供了施展抱負的平臺,馬君武極力倡導西方的科學教育,為了彌補國內科學技術的短缺和落後,廣西大學開辦了許多國內稀缺專業,機械系、電機系、土木系、農學系等師資教學力量雄厚,僅機械系就設有機械廠,包括木模、翻砂、車工、銑工、鍛工等多個部門,是機械系學生實習的良好場所。

馬君武還經常組織學生到工廠實習,不僅學習工藝操作,還學習車間管理、技術管理和企業管理等,馬君武向全校師生提出:“廣西大學教育的目標,不但是知識的傳授和技術的學習,還應與國運的隆盛、民族的復興、社會的發展密切聯繫。”

馬君武:從政治家到教育家的轉變

廣西大學舊址

廣西大學成立植物研究所時,為了聘請時任國際植物學會副主席、中山大學著名教授陳煥鏞擔任所長,馬君武曾“五顧茅廬”,甚至為其修建了一棟別墅,可見其求賢若渴的心情。

當時的廣西大學,曾先後彙集了竺可楨、陳望道、千家駒、李四光、費孝通、薛暮橋、王力、李達等一大批學者和教授,而這全仰賴馬君武的個人聲望,馬君武曾用一句話來描述廣西大學的教學氣氛,“西大有一種精神,就是‘大家拼命’,這或許是別間學校所沒有的。”

1936年,正處於抗日戰爭爆發的前夕,全國局勢趨向緊張。廣西新桂系領軍人物之一的白崇禧,向馬君武提出在廣西大學率先舉行軍訓,以“準備作戰之本領”,這一做法隨即在全國高校推廣,但白崇禧與馬君武常常是意見相左,但又不便辭退名望甚高的馬君武,便借時局緊張之故,拆解了廣西大學,馬君武也深知白崇禧之用意,遂辭去廣西大學校長。

1939年,抗日戰爭進入最艱難時期,廣西作為中國的大後方,匯聚了大批專家學者教授,廣西大學的師資隊伍由此得到了充實和發展,使學校的整體實力得到加強和提高,學術力量位居全國高校前列,成為國內有相當影響力的綜合大學,被國民政府升格為國立廣西大學。

這一年的8月,已是年近花甲之年的馬君武第三次出任廣西大學校長,馬君武在就職演說時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向來不找事做,但若國家有事要我辦,我也不辭,尤其是在此國難期間,人人應該盡力救國。我休息了三年,精神業已恢復,不妨再來主持西大。”

馬君武以一顆報國之心,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之中,廢寢忘食,嘔心瀝血,儘管身體每況愈下,但他毫不在意,仍然堅持抱病工作。

馬君武:從政治家到教育家的轉變

馬君武

1940年8月1日,馬君武因胃穿孔醫治無效,在廣西桂林病逝,享年還不足60歲,一代傑出教育家,就此隕落在抗日戰爭最艱難困苦時期。

馬君武病逝之後,許多政要及知名人士都發來唁電,悼念這位卓越的政治活動家和教育家,其中蔣介石的唁電是:“驚聞馬君武先生遽捐館舍,無恁愴悼。先生耆賢,文化先驅,未睹中興,突殞下壽,感教澤之在人,定流傳於久遠”。而周恩來所送的輓詞則是“一代宗師”,對其評價甚高,這也與周恩來曾在南開大學讀書的經歷有關。

當時政府和國民為馬君武舉行了隆重的悼念儀式,備享逝後的哀榮。一個為國家、為民族做出傑出貢獻之人,國民是不會忘記的。

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馬君武的名字熠熠生輝,留下了輝煌的一頁,必將永遠被後人所敬仰和緬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