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環太平洋2》的續集悲劇,標誌著“中外合資電影”的最終崩塌

2013年,墨西哥鬼才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的《環太平洋》上映,直接燃起了全世界宅男們對於“機甲戰怪獸”的激情。

秉著“機器人才是男人的浪漫”之信條,《環太平洋》在5年前全球怒收4億美元票房,光中國內地就拿下一億美元票房。看來在幾年前的中國,此類視覺特效大片還是非常受國人歡迎的,四分之一的票房收入也讓中國成為了這部《環太平洋》最大的海外票倉。

《環太平洋2》的續集悲劇,標誌著“中外合資電影”的最終崩塌

(第一部拿走近7億元票房)

可時過境遷,本來板上釘釘的續集卻因為製作方傳奇影業與發行方華納兄弟產生矛盾遲遲未上映,好不容易傳奇影業被萬達收購,在中方的資本介入下,《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以下簡稱《環太平洋2》)再次在2016年定項拍攝,並於今年3月23日正式上映。中方資本加中方明星,本片明顯就是奔著內地市場來“挽尊”的,內地電影市場更是給力,在《環太平洋2》上映的這個檔期裡,沒有一部影片能與它抗衡,似乎都在為他讓道一樣。上映前,貓眼電影甚至給出預測票房數據為10億。可上映三天後,本片的評分開始下跌,從6.0分直接掉到不及格5.8分,票房預測只有6.68億。

《環太平洋2》的續集悲劇,標誌著“中外合資電影”的最終崩塌

《環太平洋2》的續集悲劇,標誌著“中外合資電影”的最終崩塌

早在第一部《環太平洋》上映時,大家就紛紛用“爆米花電影”形容此片。這個稱呼不無道理,特別是在影院裡看到巨大機甲出現的時候,在那些熱血宅男青年的心裡更能激起強烈的反響。畢竟駕駛一臺巨型機甲,是每個男孩子童年的夢想。這種“放大版的變形金剛”在當時的中國特別吃香,從小接受日漫機甲大戰薰陶的我們能在大銀幕上看到怪獸與機器人互毆也算是了卻了童年的一樁心願

。同時,在2013年也正是國內電影市場快速增長的時期,這類特效大片的出現非常符合當時國人們的口味。這也是《環太平洋》能夠在國內撈走近四分之一票房的一大原因。

《環太平洋2》的續集悲劇,標誌著“中外合資電影”的最終崩塌

既然觀眾喜歡看“機甲戰怪獸”,那就讓觀眾們看個痛快。《環太平洋2》就選中了這個切入點,在這部續集電影中,製作了更多,更大,更加炫酷的機甲與怪獸。

但導演似乎對機甲有著某種誤解,真正的機甲是類似第一部中靠著兩位駕駛員一步一步牽引著機器人,在機器人動起來的過程中你能感受到零件與零件之間發出的機械聲,這種厚重感與機械感才是機甲真正的意義所在。

《環太平洋2》中全部更新換代為電子顯示屏與花哨武器展示,你看不到那種掄起大船,手拿集裝箱打怪獸的“爽勁”,那股藉著城市裡的霓虹燈與直升機探照燈營造的危機氣氛也蕩然無存,這也是第一部導演託羅把戰鬥戲份放在夜戲中的原因,夜晚的光影效果能夠更好突出機甲與怪獸的特點,加重影片驚悚緊張的氛圍。《環太平洋》香港大戰時怪獸與機甲在大樓間穿梭,怪獸不知從何處出現所帶來的恐懼與懸念更能激起觀眾的觀影樂趣。

《環太平洋2》的續集悲劇,標誌著“中外合資電影”的最終崩塌

(城市霓虹燈光帶來的機甲質感)

續集為了更好展現機甲大戰,大部分戰鬥場景都選在了白天,顯然,這樣的確能讓觀眾看清機甲與怪獸之間的打鬥,可這也損害了機甲們自身的特色與質感。鋼鐵機甲與怪獸肉體互搏的美感全無,只剩下類似《變形金剛》般的狂轟濫炸,更沒了那份恐懼感。這與好萊塢流水線上生產的特效電影作品又有啥區別呢?丟了“魂”的機甲看上去更像是鋼鐵版的奧特曼,吸引力全無。

《環太平洋2》的續集悲劇,標誌著“中外合資電影”的最終崩塌

(失去“魂”的機甲好似放大版“變形金剛”)

另外,本片中還有一項元素令人印象深刻,那便是無處不在的中文與中國元素。隨著中國電影市場在全球電影市場的比重上升,為迎合中國市場增加中國元素的電影也越來越多。《環太平洋2》就是其中的代表,本來早已擱淺的續集電影,硬是在內地資本的介入下起死回生。

《環太平洋2》的續集悲劇,標誌著“中外合資電影”的最終崩塌

《環太平洋2》的續集悲劇,標誌著“中外合資電影”的最終崩塌

(傳奇影業被收購消息)

在傳奇影業被萬達收購後,製片方對於《環太平洋》續集一直有著諸多顧慮,這最大的顧慮就在於第二部續集能否收回成本。第一部《環太平洋》投資高達1.9億,最終收穫票房4.11億。從票房數據上來說,《環太平洋》並沒有讓傳奇影業與華納兄弟賺到錢。正是因為內地資本的介入,才讓《環太平洋2》得以啟動,道理顯而易見,傳奇影業不會去做虧本的買賣。從某種程度上說,《環太平洋2》是一次“賭博”,在北美觀眾與其它地區觀眾都不待見第一部的情況下,

《環太平洋2》最大的“救星”就是內地市場。可從目前的票房水平來看,它的內地票房水平基本能達到6億左右。有著中國本土資金的介入,又希望內地市場能夠做“救星”,這就是當下“中外合資”影片的大方向。

《環太平洋2》的續集悲劇,標誌著“中外合資電影”的最終崩塌

前陣子就有《謎巢》(中澳合拍),《24小時:末路重生》(中美合拍),《變形金剛5》(中美合拍),未來更有《巨齒鯊》(中美合拍)等中外合拍大片,通過對比就能發現,這類影片無一例外均是“

大IP,大製作”,這也符合國內投資人的眼界,在他們眼中,簡單粗暴的特效大片就是內地市場最好吃的“肥肉”。無論是《環太平洋2》的“低開低走”的口碑架勢,還是其餘影片在內地市場“走一遭”打個過場的排片量來看。哪怕是好萊塢大片,在早已內容為王的時代,也容易成為一枚“啞彈”。目前正在全國藝聯放映的《三塊廣告牌》僅靠著1%的排片量已經拿下了6000萬的票房成績,《水形物語》也成功破億。簡單粗暴早已成過去式,《環太平洋2》本想靠內地市場撈一把的野心也早已隨時代被粉碎,企圖向內地市場諂媚逢迎,卻接收了錯誤的市場信息,今者不比曏者,沒有點真才實學,結果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環太平洋2》的續集悲劇,標誌著“中外合資電影”的最終崩塌

(部分網友評價)

《環太平洋2》的副標題是“雷霆再起”,在該系列丟掉了它本身特色的同時,又遇上了今非昔比的內地觀眾。能否“雷霆再起”似乎已經不言而喻了。影片結尾彩蛋部分透過主角之口,表明該系列還會有第三部,甚至還有可能打造成“環太平洋電影宇宙”。

《環太平洋2》的續集悲劇,標誌著“中外合資電影”的最終崩塌

只是該系列是否能夠延續吉爾莫·德爾·託羅打造的真實機械打鬥與逼真怪獸設定,把機甲戰魂融入故事劇情之中,這個還有待商榷。最起碼,它並沒有像五年前那樣燃到觀眾,只能還原一個在大熒幕看機甲的情懷。狂轟濫炸已成過去,“中外合資拍片”也成崩塌之勢。前車之鑑已在,怎麼拍才好看?導演心裡應該有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