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高層換血後首部作品,《環太平洋:雷霆再起》能否成為爆款?

2013年,《環太平洋》在內地攬下6.95億票房,成為1994年中國電影市場改制以來,首部中國內地票房超過北美票房的好萊塢A級製作影片。時隔5年,這部電影的續作《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登陸內地影院,一經上映就引起了廣泛關注。

傳奇高層換血後首部作品,《環太平洋:雷霆再起》能否成為爆款?

作為美國傳奇影業、傳奇東方高層接連“換血”之後的第一部作品,《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的票房表現如何,對於傳奇影業來說意義重大。那麼,這部電影能否成為一部爆款之作,又能否超越前作的票房表現呢?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有哪些新看點?

2013年上映的《環太平洋》,是一部將重型機甲與深海怪獸打鬥場面推向極致的影片,實現了男性觀眾對怪獸和機甲的痴迷夢想。影片給觀眾帶來的視覺震撼從開頭一直持續到結尾,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動作特效大片。在豆瓣上,這部電影的評分也高達7.6分。

傳奇高層換血後首部作品,《環太平洋:雷霆再起》能否成為爆款?

雖然是《環太平洋》的續作,《環太平洋:雷霆再起》卻在導演和演員方面來了個“大換血”。導演從吉爾莫·德爾·託羅換成了斯蒂文·S·迪奈特,主演也從查理·漢納姆和菊地凜子,換成了約翰·博耶加、斯科特·伊斯特伍德和景甜。沒錯,又有景甜。

這部續作延續了延續了前作中由人類操控的巨型機甲對抗怪獸的故事線,展示了一個新的機甲世界。根據導演斯蒂文介紹,影片的故事發生在2035年,講述了海底蟲洞再次被打開,地球再次陷入被巨獸侵襲的危機,新一代機甲戰士再度開展保衛地球歷程的故事。

傳奇高層換血後首部作品,《環太平洋:雷霆再起》能否成為爆款?

與前作不同的是,這部續作中的機甲和怪獸都來了一個“全面進化”。《環太平洋》中的機器人只會一些簡單的機械動作。而《環太平洋2》加入了人類的戰鬥技巧,進化到可以手持電鞭和光劍,戰鬥力有了大幅度提升。機甲進化的同時,影片中的怪獸也在進化。這部續作中,怪獸勢力大舉崛起,在戰鬥跟防禦上大大提升。巨型機甲和怪獸從美國打到亞洲,彈指間樓宇灰飛煙滅,可以說是非常過癮了。

除此之外,這部續作還融入了更多的中國元素。在第一部中,除了將香港打造成“賊鷗”機甲聯盟基地外,中國機甲“暴風赤紅”以及三位機械操控師都只是打了個“醬油”,與怪獸搏鬥不到3分鐘就悲壯倒地。在這部續作中,景甜不再是打醬油的路人甲,而成為了主演之一,跟查理戴飾演的紐頓有許多對話,甚至有很多中文交流。除了景甜之外,張晉、黃愷傑、藍盈瑩等6位中國演員也參演了這部電影。

雖然主演進行了大換血,還是有一部分前作演員迴歸到了續集之中。比如菊地凜子扮演的機甲戰士在《環太平洋2》中仍有較多的戲份。兩位搞笑的博士也悉數迴歸,增添了前作粉絲對影片的熟悉感。

《環太平洋2》能幫傳奇影業打個翻身仗嗎?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的票房表現如何,對其最大出品方美國傳奇影業來說至關重要。

去年1月,傳奇影業創始人兼CEO托馬斯·圖爾宣佈辭職。僅僅四個月後,傳奇東方影業CEO羅異也宣告辭職。雖然萬達集團多次澄清是因為“傳奇的人事調整”,但外界普遍認為,兩位傳奇高層辭職的原因是因為《魔獸》和《長城》的票房表現不及預期。

作為高層震盪之後的首部大片,《環太平洋2》能否成為爆款,或許是檢驗兩位繼任者是否“合格”的最好方式。

從目前的表現來看,《環太平洋2》很有成為票房爆款的潛質。上映不到4天,這部電影的票房已經超過了4億,超過前作的6.95億似乎不是難事。畢竟,這部電影既有前作光環加身,又是中國觀眾偏愛的特效動作大片,本身自帶一定的粉絲基礎。

另一方面,與《環太平洋2》同期上映的電影中,《黑豹》和《古墓麗影:源起之戰》前期票房走勢強勁,但都已經是強弩之末,很難對《環太平洋2》造成什麼威脅。《水形物語》雖然口碑不錯,又有奧斯卡光環加身,但在中國屬於小眾群體愛看的電影,很難分走《環太平洋2》的票房。起碼在上映首周,《環太平洋2》在中國市場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但就目前來看,也有影響《環太平洋2》成為爆款的不確定因素,那就是這部電影的口碑。截止到發稿前,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只有6.0分,距離第一部的7.6分有不小的差距。有觀眾認為,這部續作的劇情比第一部尷尬,為了大場面而拍大場面,導致全片缺乏記憶點。景甜的參演,也招致了不少吐槽。如果不看好的口碑持續發酵,可能會影響該片的票房。

當然,我們也不能低估中國觀眾對重工業大片的愛好。去年的《戰狼2》、《速度與激情8》、《變形金剛5》,今年的《紅海行動》等電影,都彰顯出了中國觀眾對此類電影的無限偏愛。即便是劇情稍弱一點,恐怕也仍會有很多熱愛機甲和怪獸的男性觀眾買單。《環太平洋2》能否成為超10億的票房爆款,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