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正確“減負”之外,我們還應該考慮什麼

正確“減負”之外,我們還應該考慮什麼

曾經,有這樣一首詩走紅網絡——

“……小狗‘汪汪’地興奮著,蟬在宣告冬天的結束,春天的到來。風輕輕地吹著,它貌似在向我炫耀。我可真羨慕它們啊!可是我面前這烏黑的大鋼琴,像一個嚴厲的老師駕在我面前,以及這堆倒黴的鋼琴考級作業。門已鎖死,我可不想面對它們。……我沒有鑰匙,還不如那棵小樹,瞧它在風中多得意。……哦,我要出去!春天多美麗,那畫多美麗。可是我的心兒在憂傷,我沒有鑰匙。”

詩的題目是《沒有鑰匙的星期天》,作者是一位名叫小涵的六年級學生,她的週末除了繪畫和奧數,還要抽時間練鋼琴以應對鋼琴六級考試,整個週末都忙碌得很。

在我們周圍,如小涵一般的小朋友,還有很多……猶記得小編小的時候,班裡校外“補課”的同學只是極少數,現在卻是完全反了過來,在一些大城市裡,似乎哪個孩子沒有參加校外輔導班,就是班上“異類”般的存在。

正確“減負”之外,我們還應該考慮什麼

孩子們的“減負”歪點子VS家長們的“加負”苦水

孩子們過上了“白加黑”、“5+2”的生活,剛出校園、又進培訓班,累得叫苦不迭、抱怨連天。

“警察叔叔,快來救我……”“媽媽你不要打我了,我不想上培訓班,我想和小朋友一起耍……”重慶6歲的小女孩因為不願意上暑假培訓班,甚至打了110,期待警察來“教育”自己的媽媽。

“奧數就像一張巨大而結實的蜘蛛網把我纏住,使我久久不能脫身。”11歲男孩小勇寫作文抱怨自己的不自由,結果遭到媽媽的嚴厲批評,一氣之下,他把書包扔進垃圾桶,謊稱自己遭到搶劫,書包和零花錢都被搶走了,無法再去上課。

還有小朋友為了不去培訓班,以喝醉酒為由向媽媽請假……

看著孩子們為了逃出培訓班而想的這些歪點子,真是感覺好氣、好笑又好心酸。

正確“減負”之外,我們還應該考慮什麼

其實家長也不忍心看到孩子那麼辛苦,可不上培訓班又怕跟不上潮流導致自己家孩子落後。

還有人認為,減負之後,作業少了,考試少了,缺少嚴格管教的孩子們只顧玩耍,不能很好地掌握必備的知識。

於是乎,一邊是喊了很多年的“減負”“減負”,另一邊卻是校外培訓越來越火熱;一邊是家長對孩子的不忍心、不情願,另一邊卻又是不得不送他們加入“補課”大軍,這“負”不減反增。

正確“減負”之外,我們還應該考慮什麼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身心健康成長才是真的好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明確談到了“減負”這個概念,要減掉“違背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超出教學大綱、額外增加的部分”。

這裡面的兩個“規律”很重要,同時也是我們教育應該思考的問題:什麼階段應該讓孩子掌握哪些知識?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他們除了課本上的知識,還應該瞭解些什麼?

對課外輔導、校外培訓,我們並不是要“一刀切”。作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我們是鼓勵的。只是,拔苗助長、過猶不及的道理我們都懂。人生也不是短跑比賽,而是一場馬拉松。過快地進行衝刺,過於注重知識點的機械重複而忽略了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真的有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嗎?

學校可以提高課內質量、高效利用45分鐘,充分激發學生求知慾,同時為他們的興趣愛好發展創造更多的平臺;

培訓機構可以少忽悠些“雞湯”“成功學”,少作些“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多來一些學校教育無法替代的教學,讓孩子的思維、興趣點全面開花;

而有些家長也該該好好反思一下了。無視孩子本身的意願,只遵從自己的攀比心理、面子心態,把孩子“鎖”在培訓教室的門裡,這樣真的對孩子的未來好嗎?或許,還他們童年一個“有鑰匙的星期天”才是更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