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文/黄佳诗

(部分图片取自网络)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昨晚,我已经死过了。

死在了这场叫作“三个女人的壮阔人生——三毛、齐豫、潘越云《回声》演唱会”上。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在我还算比一般人丰富的看演出经历中,也许,它可以排No.1。

只是,我为自己有些抱歉,我一不小心又写了四、五千字……这篇很长。这么不节制地写,本身就是一种不成熟不懂克制的行为,我的青春期太长了,我爱些人太久了。

我还是爱那些浪漫主义、热血、孩子气……我看完这场演出,心里太热了,有一团火在烧,虽然哭得真是太惨,我拒绝了宵夜,我只想连夜趁热把这一切写完。

如果你也曾深爱过这些其实与你的生活离得很远的一些名字,被那么深地被影响过,也许,你会懂。

BY 黄佳诗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有些演出,如果你还有些纠结要不要去,那一定是因为去的意愿还不够强烈。当我年初的时候,听说6月9日的台北小巨蛋有这场演出时,我只有一个决定:非去不可。只要不关系到生死,都要去。

如果单单是齐豫或潘越云的个唱,我一定会犹豫,而且因为都看过了,很可能就放弃了。可是,这三个名字合体《回声》专辑的概念一出,我没有任何办法拒绝。就算是情感牌,我也认了。

没有和任何朋友约,要不要一起去看《回声》演唱会,因为我只想一个人坐着,默默地哭一会儿,不被认识的人看到。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我很难说清这场演唱会对我意味着什么,我只知道在我差不多十四、五岁的时候,三毛和齐豫,几乎就是我的一切。

我第一次看三毛的书,应该就是那本《撒哈拉的故事》,南京的表姐家。如今回溯,演唱会称为“壮阔”,那个时候,我第一次看到一个人可以如此斑斓地过自己的人生。那一年的儿童节,我的节日礼物是我妈送我的一套三毛全集。我如饥似渴地看完了全部。

后来,看到很多人也有那个版本,就是深深浅浅绿色平装书的那套,湖南文艺出版社。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那差不多已经是1996年了,三毛已过世。小时候,听大人们说起女作家三毛在台北的医院里自杀,那还是一个模糊的印象,只知道在当时,是很大的事件。港台文化像洪水一样向大陆袭来,除了街头巷尾的流行歌,还有电视电影,那些当红作家的名字,也不时被提及,被放在了新华书店最显眼的图书位,除了小说类,那就是:三毛、刘墉、罗兰、林清玄……无疑,三毛的个性化,是最亮眼的,却又是被父母允许阅读的。

那个时候,我经历了一次初中的转学,在新的学校新的班级觉得非常孤独。我沉迷在三毛的书里,觉得她是我身边唯一的好友。

可真的要事隔那么多年以后看,才知道她对我一生的影响。

高中的时候,人人要取一个英文名,于是我就叫自己Echo,一直到现在都是我唯一的英文名。这是她的英文名,意味回声,而我希望自己是她在人世间的回声。那时的我,太想成为三毛那样的人,有那样浪漫又悲情的感情,能那样四处流浪。包括,

高中时,第一次见到我的初恋,我的第一反应就像三毛第一次见到荷西那样:“触电了一般,心想,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英俊的男孩子?”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三毛,也是第一个开拓了我世界观的人,无论是距离上的世界,或是精神上的世界。她让我第一次对于国外有了那么具体的概念。当时身边可以出国旅行的人,还很少很少。我小时候第一个想去的地方就是西班牙的马德里,因为三毛在那里遇见荷西。

很多年后,我坐在马德里的丽池公园,告诉同行的朋友,这是少年荷西对三毛告白的地方。我心里还是很感激三毛,如果不是她,我不会种下这么一颗想要出行世界的种子,并且,这颗种子让我一次次去往更远的地方。

三毛写在沙漠里与荷西的婚礼,她收到的结婚礼物是骆驼的头骨。无疑,这太影响我的世界观了。我从不Care交往的男生会不会有钱这样的事,因为深受三毛“毒害”,我至今都是感情至上。当然,我喜欢男性的两个硬性条件是:高&才华……帅都是附加分,我男朋友金城武属于附加分高到离谱,我希望他老了可以难看一些。不知道,如果当年不看三毛,变成一个现实一些的人,我的感情线会不会好一些。

无法统计,当年有多少差不多年纪的人,像我这样沉迷于三毛。也无法统计,有多少文艺女青年,因为三毛,于是沦陷到了浪漫主义之中。其实我二十多岁再翻三毛,我已经看不进去了,她文字上还是有比较明显的自恋。可是,她影响的是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去旅行,去热爱那些破烂货,去为爱不顾一切,去与世界打成一片……当然,还有,写作

后来,我碰到过一些同样英文名叫作Echo的女生。我不需要问,我从这个并不是英文常用名的名字里,就读出了我们共同的暗号:爱过三毛。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如果说在1994年左右,那个港台文化最鼎盛的时期,我和很多所谓的追星族一样,对于所有觉得好的歌手或明星,都有一种狂热的仰视,那么,差不多开始读三毛之后,我有了自己审美上的筛选。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齐豫,就是我对于三毛爱的延续,几乎就是完美的延续。她也是我审美上筛选出的最爱,而且一爱,就爱了很多年。当齐豫作为起点,真的……很难再那么去爱别的人。她,已经是歌唱上的最高水准。记得当时“滚石三十”我采访万芳,她说演出时大家在台下本来都各做各的事,只要齐豫一开噪,所有人都聚了过去,像是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停下来听她唱歌。

我不止一次说过,年轻时选偶像真的很重要……我也是因为选了齐豫,所以,我至今都拿骨子里的端庄毫无办法,我真的很想放肆放荡一些呀。就算这些年,我不再常听齐豫,我甚至在做完她的专访后,就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这场爱,把她称为“前偶像”,可是她在我身上刻下的痕迹,比纹身还要难以去除。

可能当时,我稍微偏一下方向,把我也很爱的潘越云视为偶像,我也不会像现在这么过于正气,好歹可以妩媚妖娆一些……当我这两天从我的一位神秘好友那里听说了齐豫的外号(绝不是贬意的)后,我内心很崩溃,但是该神秘好友死也不说自己的外号。哎,我一个写情色童话的人,有齐豫这种仙女当偶像,怎么写得好情色呀……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前戏写得太多了

让我们把镜头直接对准演出现场

2018-06-09-19:30

回 聲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我在看之前,一直不去对它作任何想像,我甚至,没有把《回声》拿出来重听一遍。我怕我抱幻想,会落空。但隐隐会想到的,无非是,她们是把专辑里的歌拿出来重新唱一遍。

也幸亏没有幻想,于是,我得到了更震憾的现场。无论是音乐性、文学性、声光电的氛围营造,还有情感性上,这场《回声》都是一流的。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它不是在重述《回声》,

它是一件崭新的优秀舞台作品。

四面的舞台,其实我选的VIP位反而会看舞台有些仰望的吃力,但这不是问题。一进场,我就被四面台一道道帷幕投射的影像给迷住了,还是那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三人照,上面白色的手写字全起起伏伏,是齐豫、潘越云的那些歌名。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这张封面呀……在我十几年前刚开始写博客,刚学会一点PS时,我做了一件幼稚的事,我把我自己的照片,PS在了她们仨中间,企图“wish you were here”一下。记得当年三毛说,全台湾只有三个女人穿波西米亚裙子最好看,我就觉得,最好也算我一个……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事实上,我已经很多年不穿波西米亚裙子了。我穿着BlingBling的吊带晚礼服去看演出,足够郑重,因为选择了一个人看,以至于也没人帮我在现场拍个照……

我以为这些年看摇滚现场的我,离三毛,离齐豫、潘越云,离波西米亚裙子……已经很远了,远到像上辈子的事。可是,四周暗下,唯有舞台亮起,三毛说话的声音响起,我还是后背一阵发凉。当她们一开嗓,我,就这么轻易地被拉了回去。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第一首《谜》。一个完整的舞台场景展现在我们面前。升降台上,我爱的两个女人出现了。

并没有一味用三毛的照片来制造一种“她与我们同在”,而是有一位舞者,配合着音乐与歌词,一直在台上跳舞,作为齐豫、潘越云歌唱时的动态背景。这样一个存在,已经让人放心了很多,它是高于照片更深的存在,也是早逝的三毛曾经强烈又敏感的生命力的象征。

《七点钟》,齐豫说到三毛很大的一个特质,就是勇敢。是呀,作为白羊座的三毛,少年再自闭,看到喜欢的男生还是有勇气跑去在对方手心写下七个数字,是她的电话号码。齐豫说,我就不行,我最初喜欢一个男生就只会暗恋,没有勇气开始,到最后还是暗恋。我一边暗暗好笑,一边想去拥抱同为天秤座的齐豫一下,没事,我们天秤座就是天然怂。认了吧。

《回声》是三毛一生的轨迹,是她当时除书以外的第15号作品。她的轨迹,其实也影响了很多人的轨迹。

除了我自己,我能感受到身边有些文艺青年们曾经也被她影响的轨迹,可我并不知道她在台湾是如何影响到别人的。进场时看到大多数的人,都已不再那么年轻了,包括我。我们,都为着自己的轨迹而来。

就在《回声》演唱会的前一晚,另一个我很很很喜欢的女歌手巴奈也在台北有一个小小的专场。她,也唱到了《飞》,她说听这首《飞》的时候,她在上高中,谈了一场失败的初恋。因为这首歌,就失恋后学也不想上了,缀学离开了台东。她,也真的是波澜壮阔的一生。所以,这些当时看来在生命中很偶然的一些歌,就这样成了很多人的人生转捩点。

其实,我根本不知道是从哪一首歌开始的,总之,没过多久后,我发现自己早就满脸都是泪,也不想用手去擦干。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我还是非常为自己爱过她们,而觉得骄傲。当齐豫唱《沙漠》的时候,我一边哭一边嘴角上扬地笑着,因为,她真的唱得太出色了,那么稳,纤细嗓音却是大气磅礴,层层叠叠的声浪像海水袭来。她还是我的No.1,无可替代,虽然她的佛歌时代,我没法跟上。

阿潘唱得也好,低沉的奇妙,她像是会用手臂发声的人,经常有手臂往外扩伸的动作,随之,她的声音就像海妖的歌声一样被传得很远。

齐豫唱《今世》、《孀》和《有一个人》的那段,我一直在晃神,我不知道此刻我是如何而来,我是怎么穿越过这么几十年的时光,我是如何因为这些文字这些音乐这些人变成了我现在这样,我又是为什么眼睛里不断在掉眼泪止都止不住……想起来,有一次采访,潘越云拍拍我,说“你长大了”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还有一次演出,齐豫在舞台上对我挥手,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她们现在应该都不记得当年还有个热情的歌迷,叫作巫婆了。我早已不再那么年轻,也不再那么热情了。关于她们,我已经很少和人说起,我那么爱过。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不要告别&告别》是我的死穴,之一。

当年看马世芳写关于这两首歌的那篇文章,我哭着看了两遍。因为,作曲是我最爱的音乐人李泰祥,《不要告别》的词是三毛,而《告别》则改自一位第一次写词的当时还不著名的黄小姐,也就是我最最最最最爱的诗人

夏宇,后来的词人李格弟

前阵子有人和我说到职业生涯,我耸耸肩,我说我这样的loser没有职业生涯。但想想,做十几年记者,做过这么多专题,我最重要的一次专题,就是2014年初在台湾做的李泰祥去世的专题。我可能是唯一一个采访过夏宇的大陆记者,这里面有太多私人偏好了。(专访夏宇:没有李泰祥,大概也没有写词的李格弟)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不过,演出如果说对我不是百分百完美,《不要告别&告别》之后,接《谢谢你曾经爱我》,我还是有些不能接受。我一口气还没缓上来呢……

《滚滚红尘》又是我的死穴,之一。

虽然这两首死穴歌曲都不在《回声》专辑里,也不是她们原唱。可是这两位合唱版,真的是第一次听……有一种雪上加霜的感觉,

我真的觉得自己又被带毒的刀捅了一把。

这部三毛唯一的剧本作品,偏偏女主角还是我爱的林青霞,影射的故事又是张爱玲与胡兰成。我当年也为它鸣不平,我太喜欢这部电影了,为什么没有拿下那一年的最佳剧本奖。直到我看了拿奖的《客途秋恨》,我觉得输得心甘情愿。可是,我心里还是《滚滚红尘》更重要。包括里面那些歌词,又一次一次地,非常属于我。

《追梦人》虽然没有前两首那么死穴,但又一次双剑合并去唱,真的就是在我之前已经死过的尸体上,又狠狠划了几道。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审美,最重要的还是审美。我心中审美是做人最重要的东西,它关系到你各种选择,甚至影响一个人的善与恶。我很庆幸,齐豫这么多年来选的歌一直都有很强的文学性,她始终代表一个很高的审美标准。

而这场《回声》,在审美上绝对可以给出一个高分。它完全没有消费三毛的影响力,齐豫和潘越云的演出也不是我担心的温习经典。歌是旧的,而演出的编排,甚至整个策划都是新的。只有真的爱三毛,爱《回声》的人们,才会有这些细节的插入、展现,

完完全全是用音乐在演绎她的人生。舞美做得太好看了,完全是跟着音乐的气质行走。

新GET到的知识点则是,阿潘《天天天蓝》的衣服居然是问张艾嘉借的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虽然,最后一首新歌《不曾告别》,和那些经典相比,真的还是单薄了一些,不再那么盛世了(虽然是我家齐豫作词,黄韵玲作曲的新作,可毕竟不是三十年前大家的状态)。另外,《掌声响起》,让我还是有些春晚的恍惚,其实原唱是凤飞飞,想到的却是毛阿敏(虽然我也蛮喜欢毛阿姨的)……可能地域不同,对歌的情境理解还是有偏差。2011年,齐豫最后一次个唱结尾唱《我爱你中国》,我也是惊呆了。她可能只是觉得好听。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看完之后,我和野火乐集的熊姐还有陈永龙在场馆外碰面抽烟。三个人彼此感动得要死。熊姐最感动的部分,是两位歌手用对位式的唱法,把《橄榄树》与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合起来唱,就这么把那段最后无疾而终的恋情产生了对应。我说,是,完全没想到唱《橄榄树》的是潘越云,是全新的一棵树,她的低音那么稳,就像是扎在了这片土地上

其实,我一开始是有些不高兴的,因为前些日子就传出这场《回声》会于8月在上海再演一场。我觉得这样的演出,今生今世,就应该只有一场,不要有任何加演。而今天看完之后,我更是从情感上无法接受它还会再演,因为,它真的太极致了。

可是,滚石花这样的心力,做这样一场演出,无论从成本上,还是传播的角度上,的确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它比那些拼盘,不知道好多少倍。它就是一件艺术品。可是情感上,我还是希望它是独一无二的。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上海场选在了8月11日在上海静安体育中心体育馆举办。没去过这里看演出,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舞台呈现,但以《回声》的制作班底,绝不会差,我相信他们是真的尊重三毛,也很呵护齐豫和潘越云。

演唱会门票已经于6月6日10:38在聚橙网、大麦网、永乐等官方售票平台正式开启预售。我早就知道这件事了,可又不想告诉别人,舍不得。可是,想想如果演唱会办得好,我的两位女神们应该会开心,我还是愿她们是快乐的。就尽自己微薄之力,宣传一下。

反正,在昨晚,我已经死过了。

若你在少年时看过三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