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白玉蘭獎終極預測,帝后依舊戲骨佔優勢,配角顯現年輕演員實力

如今的上海可能是聚集全國最多影迷和劇迷的城市,上海國際電影節和上海電視劇節正在熱烈舉行,眾多好片佳劇在上海集中展示。

第24屆白玉蘭獎也將在這幾天揭曉,《北平無戰事》編劇劉和平領銜,高群書、徐紀周、徐帆及趙立新組成的電視劇單元評委會,將為我們選出中國電視劇的品質劇作和優秀電視人。

白玉蘭獎終極預測,帝后依舊戲骨佔優勢,配角顯現年輕演員實力

白玉蘭獎終極預測,帝后依舊戲骨佔優勢,配角顯現年輕演員實力

其實,本屆白玉蘭獎競爭相當激烈,一眾國劇精品入圍最佳電視劇,最佳導演、最佳演員等獎項。

那麼,在6月15日頒獎日到來之前,木木就帶大家提前預測一下本屆白玉蘭獎的獲獎名單。

白玉蘭獎終極預測,帝后依舊戲骨佔優勢,配角顯現年輕演員實力

最佳中國電視劇——預測獲獎劇《白鹿原》

白玉蘭獎終極預測,帝后依舊戲骨佔優勢,配角顯現年輕演員實力

在入圍的10部最佳中國電視劇中,類型涵蓋歷史、人物、劇情、職業、都市等多類型,且跨越千年,從古代到近代再到當代。

其中,最具競爭實力的是《白鹿原》《情滿四合院》《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和《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四部劇集。

白玉蘭獎終極預測,帝后依舊戲骨佔優勢,配角顯現年輕演員實力

白玉蘭獎終極預測,帝后依舊戲骨佔優勢,配角顯現年輕演員實力

它們共同的優勢是充滿對人文歷史和中國精氣神的探索和展現,厚重不失看點,彰顯著國劇的品質擔當。

但最有可能獲獎的當屬張嘉譯領銜一眾實力派的《白鹿原》,由經典文學名著改編而來的文本,實力派的演繹和精準展現,讓人在浮華的國劇市場領略到一股清流。

最佳導演——預測獲獎者張永新《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

白玉蘭獎終極預測,帝后依舊戲骨佔優勢,配角顯現年輕演員實力

入圍的五組導演裡,孔笙、李雪是2016年憑藉《琅琊榜》獲得過,沈嚴是去年憑藉《中國式關係》獲得。

白玉蘭獎終極預測,帝后依舊戲骨佔優勢,配角顯現年輕演員實力

所以,真正的競爭可能是丁黑、劉進、張永新三位之間展開。但《那年花開月正圓》有點爛尾,導演不如演員,《白鹿原》更多體現在文本和表演,所以《軍師聯盟》的綜合體現更顯示出導演的功力。張永新之前的《馬向陽下鄉記》就曾獲得過眾多獎項。

最佳男演員——預測獲獎人張嘉譯《白鹿原》

白玉蘭獎終極預測,帝后依舊戲骨佔優勢,配角顯現年輕演員實力

入圍的五位男演員裡,何冰、張嘉譯、吳秀波屬於中老年一派,而胡歌、雷佳音屬於年輕一派。

白玉蘭獎終極預測,帝后依舊戲骨佔優勢,配角顯現年輕演員實力

其中,胡歌的作品是《獵場》裡的鄭秋冬,雷佳音則是《我的前半生》的前夫哥,兩個人雖然演技不俗,但由於整體劇集的品質和兩個人的角色厚度,可能處於劣勢。

白玉蘭獎終極預測,帝后依舊戲骨佔優勢,配角顯現年輕演員實力

張嘉譯和吳秀波這次已經是三次交鋒了吧,不過,結果可能繼續前兩次,吳秀波繼續敗北。何冰呢,雖然是絕對的實力派,但《情滿四合院》的傻柱還是不足以支撐起一個視帝獎項。

最佳女演員——預測獲獎人郝蕾《情滿四合院》

白玉蘭獎終極預測,帝后依舊戲骨佔優勢,配角顯現年輕演員實力

比起男演員的激烈爭奪,最佳女演員的競爭就沒有那麼激烈了。《我的前半生》一劇入圍兩個最佳女主馬伊琍和袁泉,反而讓兩個人獲獎機會都不大。

秦海璐和孫儷都是憑藉年代劇的角色入圍最佳女主,可秦海璐的角色是《白鹿原》的重要角色“仙草”,在關西大地,她的女性角色刻畫細膩、深刻。

白玉蘭獎終極預測,帝后依舊戲骨佔優勢,配角顯現年輕演員實力

最終,秦海璐和郝蕾在《情滿四合院》的秦淮茹這個角色是最大的競爭者。木木也不好預測,只能說站郝蕾吧。

最佳男配角——預測獲獎人何冰《白鹿原》

白玉蘭獎終極預測,帝后依舊戲骨佔優勢,配角顯現年輕演員實力

男配角之爭可能比男主角之爭還要激烈,倪大紅、何冰這樣的老戲骨,於和偉這樣的實力派,還要青年實力派翟天臨,新銳演員俞灝明。

五個人每個人演繹的角色都獨當一面,各具魅力,讓他們主演的劇品質凸顯,獨樹一幟。

白玉蘭獎終極預測,帝后依舊戲骨佔優勢,配角顯現年輕演員實力

不過,最大的競爭對手可能還是何冰和於和偉,翟天臨三人,其中《白鹿原》入圍兩個人可見劇集演技體現,必然會有一個獲獎者。這個和主角之爭恰好相反。

最佳女配角——預測獲獎人萬茜《獵場》

白玉蘭獎終極預測,帝后依舊戲骨佔優勢,配角顯現年輕演員實力

女配角里,同樣是老中青三代齊聚。而江珊這樣的演員,較為穩定,但缺少突破。許娣的前半生也沒有那麼好,只能算合格。

年輕演員方面萬茜和吳樾是最大的可能的贏家,萬茜飾演的熊青春活力且有複雜的愛恨糾葛,吳樾飾演的凌玲不但有著人性的複雜,而且有著小心機的細微表現。

白玉蘭獎終極預測,帝后依舊戲骨佔優勢,配角顯現年輕演員實力

最佳編劇——申捷《白鹿原》

白玉蘭獎終極預測,帝后依舊戲骨佔優勢,配角顯現年輕演員實力

編劇方面的競爭也不算小,因為沒有絕對的優勢者。秦雯、申捷、常江、王之理、張萊五個編劇,以往作品都是有好有壞,但申捷已經連續多年入圍最佳編劇,從《虎媽貓爸》到《雞毛飛上天》,這次靠著《白鹿原》極有可能獲得最佳編劇。

除了以上獎項,最佳攝影、最佳美術等技術類獎項同樣競爭很大。

白玉蘭獎終極預測,帝后依舊戲骨佔優勢,配角顯現年輕演員實力

不過,縱觀本屆白玉蘭獎。更看出國劇對現實主義,人文主義的追求。這樣的追求或許可以代表著國產劇前進的方向。

貼近百姓生活,人民情感,服務我們觀眾的文化消費需求,國產劇正在一步步成長和進步。

或許,我們離美劇還有距離,但比起自己,正在尋回昔日的初心。

你喜歡入圍的哪部劇或演員呢?

文章由木木原創,多謝關注、留言、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