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职场中揣摩领导心思的三种境界

第一个境界:

就是你知道领导在想什么的时候你到处乱说。你必然会像杨修一样,尽早被杀掉。因为每个领导都不喜欢别人知道自己。

职场中揣摩领导心思的三种境界

这就像我们很多人泡妞的时候喜欢冷读术,一上去就冷读,你是不是外表开朗内心比较冷,然后是怎么怎么样的人。你是不是平常在家里比较乱,像这种你直接过去冷读也就是你还没有产生吸引过早的冷读,这时候女人就会觉得你太可怕了,她害怕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你是干什么的,她会产生警惕感。这样她就不信任你,她觉得在你身边被你看透了很不安全。

职场中揣摩领导心思的三种境界

就像我们走在大街上,忽然来一个人,把你的身份证号码,你的年龄,你家住哪里,你手机号码什么事都给你说得清清楚楚,而你却对他一无所知,这种情况下,你就会特别恐惧。所以当领导喜怒无常也是这样,他们都喜怒无常,核心本质就是来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就是说一个领导内心被你所知道后,且你还到处传播,你让他变成透明的,他就没什么神秘感可言,大家都对他了如指掌,这样还谈何权威。

职场中揣摩领导心思的三种境界

就像一个人衣服脱光站在你面前,谈何尊严羞耻感。大家看电视剧都知道皇帝带的帽子是前后面都有遮的,真实的不光是前后,而是一圈都看不到,你没办法看到他的表情。你想如果你能看到他的表情,他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下面的人就知道他的想法,该说的就不说了,怕他心情不好,光说漂亮话,使他恰恰被蒙蔽了。

职场中揣摩领导心思的三种境界

所以很多江湖老大都喜欢用面具罩住,包括现在流行戴口罩,觉得很神秘。古代老大、皇帝都习惯逆光,或者背对着,这样你看不清脸,这都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活动,怕暴露出来被大家揣摩。

职场中揣摩领导心思的三种境界

而杨修这种,特意把曹操的想法透露出去,他已经触动了权威、领导的神秘感,让曹操在他面前像是穿内裤一样,能不恼羞成怒么?这是第一个境界,你能揣摩出老大心意,但是你到处乱传播,那是不行的。

职场中揣摩领导心思的三种境界

第二种境界:

就是你当知道这个事情之后,你就要替他说不能说的,做他不能做的。我们经常看到两个老大见面,表面上嘻嘻哈哈的,一个小弟上去就吼你怎么跟我老大说话的,老大马上就训他,我们大人说话你说什么,站一边去,或者被老大当众给一个耳光,然后就退下,事实上这种替老大出头的小弟,恰恰会被当作心腹,会提拔很快,他其实相当于老大的代言人。

职场中揣摩领导心思的三种境界

因为官场都喜欢让人揣摩,都不喜欢把自己的心里话全部说出来,为什么呢?你想想如果你当老大,你要是到处树敌,把愤怒都写在脸上,你可以当老大么?当老大的,恶人不能自己来做,一旦由老大来做恶人,那这事情就没有退路,没有缓冲地带了,位置就会被所有人攻击,所以领导永远都需要唱白脸,都需要站在好人的角度挑动其他人去斗你。

职场中揣摩领导心思的三种境界

如果他直接说你去斗他吧,下面人也去斗,但是斗的结果都是领导意思的表示,相当于领导把自己放在对手的对立面而不是居间。应该是让别人去斗自己居间,他不能把自己放在攻击者或者受攻击者的地位,所以他有话不能明说。第二点就是他得保持永远正确,如果他说话做事都不正确,那就会被人议论,这时候就应该要把事情说得很模糊,你做对了那是领导的功劳,因为领导有指示。你做错了那是你没有正确领悟领导的意图,这就是为什么领导讲话,讲完之后要求大家学习领导讲话,为什么要学习呢?因为他讲得不清楚,需要大家坐着慢慢学习。如果讲得很清楚,你理解贯彻就行了,那还学什么?

职场中揣摩领导心思的三种境界

我们经常会遇见这类情况,就是领导给你下一个指示,这个指示很模糊,你不知道怎么去做,这时候你做错了你就要背黑锅,做对了那是领导的。在这种模糊的情况下你就很难办,这就需要大家去揣摩领导的意思,就是他不可能给你说清楚,他只能暗示你,不能明示。

职场中揣摩领导心思的三种境界

一边办事一边多请示呢?领导有时候你越请示,越不会把你当作心腹,因为你不能准确领悟他的意图,完了之后你非得让他表明需要你做什么,这样他需要承担责任的,我们要做他肚子里的蛔虫。如果你做不了,可能下次就不会找你办事了,所以说领导既要说的不明不白,又需要你按照他的真正意思办。如果你不能正确的贯彻领导的意图,你还每次请示,逼着他给你做出明确的指示,那没有下一次了 。

职场中揣摩领导心思的三种境界

所以说领导的意图你必须揣摩:

第一个是领导不愿意说黑话。

第二个是领导不愿意承担责任,把事情挑太明。

第三个是有可能他对这方面不了解,又不能说自己不懂,需要掩饰。

你比方你问领导,领导给你来个这个事我不知道。完蛋了,这里知不知道都不能说,因为国之利器岂可轻视于人,一旦他的底牌让你摸到,你就可能有攻击他的把柄。或者被你一试就看到他有多少水平,一眼望出深浅,那还怎么统御你,你怎么会对他崇拜,所以他对你的请示需要模糊的回答,故作高深,就像武侠中那些高手过招的时候,挨了几掌还故作淡定,等人家走了之后,一口鲜血喷出来,人马上就不行了,这也是故作高深。

职场中揣摩领导心思的三种境界

再比方说找领导说涨工资,领导如果说这工资不能涨,那底下人就会问你为什么不给我涨工资,什么意思?但是他要说工资能涨,这也不行,你过来要挟了就给你涨?这时候怎么办呢,就是话不能说太明,说太明了不好收拾。这时候要说你的确做了很多功劳,这工资的确是已经不符合你的水平了,但是你的问题我需要回头给大家商量,看看人事部怎么调整。或者说我们需要开会,看看该怎么办,然后再说,这里就没有直接拒绝他,也没有答应他。这要很多人都在的话,这表明的意思就是领导不想给你涨嘛。

职场中揣摩领导心思的三种境界

如果这时候有个小弟站出来说我们都没涨工资,为啥就给你涨工资呢?要涨都涨,凭什么就你涨,这时候其实不管谁站出来说来这么句话,原原本本的把领导的心思给说出来了,这个小弟就很会来事。如果领导想给你涨会不跟你说么,不想给你涨,你过来要挟,我该怎么办,我又用得着你,这时候要敲打你,又不能表明自己的意思,这时候就需要有个小弟蹦出来说这个话。说这个话的时候,老板也会训这小弟,你吵什么,这个事是该你说的么,然后转头跟你说,你看看大家都有意见。那你也不要想太多,完了年底给你多发个红包就好了,完了我们也得考虑其他人的感受,这个事从长计议。你想我X,本来我想找领导给我加薪,就是这家伙,我看他不顺眼,其实领导也是这个意思,他首先要搅动手下这两派之间的斗争,然后从中调节,让他们说出自己想说却不能说的话,所以我们要揣摩圣意。

职场中揣摩领导心思的三种境界

第三种境界:

就是我们要驾驭领导,你要把你的好恶变成领导的好恶。就像徐阶扳倒严嵩的故事,前面二十多年大家都觉得徐阶就是严嵩的一条狗,到关键时候徐阶把严嵩扳倒了,除掉了这个大奸臣,他之所以能够扳倒严嵩是因为啥?是因为他成功利用了皇帝,因为当时皇帝最恨的就是通敌。很多人说严嵩贪污、受贿这些都能容忍,杀忠臣那都是皇帝的意思,徐阶就说严嵩通匪勾结倭寇。事实上严嵩和倭寇一点关系没有,但是徐阶成功利用这一点让皇帝杀了严嵩,靠诬陷,手段也不是很光明。所以说他成功揣摩了皇帝的心思,皇帝讨厌什么,我就把你这个事给你推出去,这就是徐阶揣摩圣意,利用皇帝这种心理,创造相应的条件去迎合圣意。这是对皇帝思维的驾驭,他也靠这个迅速上位,这就是我们揣摩上意的几种境界。

职场中揣摩领导心思的三种境界

贾诩就是一个揣摩上意的高手,曹操作为三国时期老牌军阀,在三国后期年龄已经很大了,需要考虑的关键就是权利的传承,曹植和曹丕之间应该传给谁?前面说到杨修揣摩领导心思的本领是比较低阶的,身为曹植的谋士,他的这种小聪明最后害了曹植。而贾诩的大智慧确定了曹丕的成功。贾诩并不是曹丕的谋士,他高招表现在远离漩涡,他的两个儿子都没有当官,他自己也是,只要曹操不找他问事,他就足不出户,也不跟外界人交往。

职场中揣摩领导心思的三种境界

当时他两个儿子就问他,我们年龄这么大了,你又是曹操的红人,你举荐我们当个官也行吧?我们这么大了,总不能一辈子跟在你身边伺候吧?贾诩就说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此时两方正在斗争,政局不明朗,胜败不可知,无论你站在哪一边都有一半的风险。贾诩以退为进,当你们斗争的时候,我要避开这种不确定因素,到后期局势逐渐明朗的时候,他押宝了曹丕,当时曹丕找到贾诩。

职场中揣摩领导心思的三种境界

贾诩没有明说,不过暗示曹丕该如何去做,乃至后面曹操问贾诩的时候,贾诩说你没看袁绍和刘表最后的事?曹操就明白了,袁绍也是喜欢小儿子,然后没把位置传给大儿子最后出问题,刘表也是一样,废长立幼这个事情贾诩也没有明说,只是通过影射这件事,这就没有引起曹操的反感。要是贾诩说我准备帮曹丕,那曹操就觉得贾诩跟曹丕关系不一般、参杂个人情绪、带有政治立场。

职场中揣摩领导心思的三种境界

贾诩就很有智慧,我只是给你说事,我不站任何一方,我什么都没说,是你自己想到的,用一个模糊的东西来暗示。他说这些事的时候很隐含的推了曹丕一把。如果明说的话,曹操会觉得他是曹丕一党的,那说起话来就没有力量了,而通过这个事来暗示,不光有力量,曹丕上位后,直接就请他出山,他成了政坛第一大谋士,官至太尉,曹操死后他把几个儿子也带过来,他的几个儿子最后在晋朝也是身居高位。贾诩做了这些,就是他完全摸透了曹操的想法,然后成功的驾驭了他。

更多内容请订阅微信公众号ID:xiaomiaozhichang (小喵职场) quanmouzhihui(权谋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