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沒有手機的古代兒童,玩些什麼?

沒有手機的古代兒童,玩些什麼?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古代沒有手機,玩具也沒有今天那麼豐富,那古代兒童的生活豈不很蒼白?恰恰相反,古代兒童的生活往往是現在我們特別嚮往的,樸素而不乏味的田園生活。今天且返璞歸真一回,傳過漫長歲月,從古詩詞裡一窺古代兒童的天真自在。


早春•放紙鳶

村 居

清丨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春二月萬物生長,柳絲抽出嫩嫩的葉子,東風來,柳絲隨著風輕輕搖擺,滿目山河都是一片嶄新的青翠,貓了一冬天的孩童趕緊趁著明媚春光,東風助力,把花花綠綠的紙鳶送上雲間,孩童的歡聲笑語也點綴得這春天更加生機勃勃。

暮春•追黃蝶

宿 新 市 徐 公 店

宋丨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過稀疏的籬笆可以看到窄窄的鄉道一直往遠處延伸區,暮春的青草還不像入夏那樣瘋長,花色卻已經漸漸減淡,樹蔭還未長成,暮春光景,菜花倒是長成了一片黃色海洋,孩童追的黃蝶飛到這裡,自然被繁茂的菜花隱去,“無處尋”了,可以想象,這時兒童們東張西望,四處搜尋的焦急狀態,以及搜尋不著的失望情緒等等,兒童們的天真和稚氣躍然紙上。

初夏•捉柳花

閒 居 初 夏 午 睡 起 二 首·其 一

宋丨楊萬里

梅子留痠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日漸長,芭蕉分綠,梅子初生,柳花漫天。一派閒適初夏光景。隨著天氣變熱,人也變得慵懶,但是兒童才不會閒下來,他們總能找到各種樂子,比如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無限童心,在風中與孩童們捉迷藏。

夏深•偷採蓮

池 上

唐丨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已深,成片蓮花盛開,天真活潑的兒童,撐著一條小船,偷偷地去池中採摘白蓮花玩。興高采烈地採到蓮花,早已忘記自己是瞞著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去隱蔽自己的蹤跡,得意忘形地大搖大擺划著小船回來,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輕輕盪開,留下了一道清晰明顯的水路痕跡。一位寫出《長恨歌》的詩人,卻能將自己置身在一個孩童視角,細緻地描畫出孩童的心理,童趣常有,而成人的童心卻很難得。

秋至•學拜月

幼 女 詞

唐 | 施肩吾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首詩寫在七夕,已過立秋的時節。七夕在古代是“乞巧”節,少女們會拜新月,乞求自己心靈手巧。而詩人的小女兒在幹什麼呢?她既未和別的孩子一樣去尋找螢火,也不向大人索瓜果,卻鄭重其事地在堂前學著大人“拜新月”呢。小女孩拜月,形式是成年的,內容卻是幼稚的,這形成一個衝突,幽默滑稽之感即由此產生。小女孩越是弄“巧”學人,便越發不能藏“拙”。這個“小大人”的形象既逗人而有趣,又純真而可愛。

冬來•弄冰

稚 子 弄 冰

宋丨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日清晨,將夜間凍結在盤中的冰塊脫下,穿上彩絲提在手中當做銀錚敲響,冰塊發出穿林而過的響聲,忽然卻聽到了另一種聲音--冰塊落地,發出瞭如水玉破碎的聲音。寒天“弄冰”,童心熾熱,稚氣和樂趣能使兒童忘卻嚴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樂。


其實古代兒童們絕不只有文中列舉的這些詩詞裡的樂趣,還有“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有“沙上兒童臨水立,戲將萍葉飼新鵝”,有“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有“短笛無腔信口吹”,有“不脫蓑衣臥月明” ,有“溪頭臥剝蓮蓬”……豐富多彩,童真盡顯。

但在我們對這些童真童趣心生豔羨的時候,我們常常忽略了發現這些童趣、把這一切記錄下來的詩人,他們寫下這一切必是這些孩童觸動了他們。作為成人,歷經風雨之後卻不失童心,更是值得尊敬的。“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六·一到了

願你我歷經人事,仍不失赤子之心;

知盡世故,保有天真。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9b83199b4a61

來源:簡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