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出轨未遂什么鬼?《后来的我们》不得不吐槽的几个片段

出轨未遂什么鬼?《后来的我们》不得不吐槽的几个片段

刘若英首次执导的《后来的我们》。

中国票房最高女导演、文青天后,刘若英似乎站在了顶尖的位置。

名利双收和毁誉参半总是如影随形。票房事件、人物三观、导演价值观激起了一波又一波争议。

现在争议的声浪暂歇,不如我们心平气和地来谈一谈,除了票房和三观,《后来的我们》这部电影还能聊些什么。

出轨未遂什么鬼?《后来的我们》不得不吐槽的几个片段

以下有轻微剧透,祝食用愉快。

导演视角:刘若英的批判与残酷

《后来的我们》改变自短片小说《过年,回家》,故事背景在台湾。当电影把叙事主空间平移到北京,很多情节就有了别样的演绎。

不是原创剧本,改编版也不是刘若英挑大梁,《后来的我们》就不是一部完全的创作者电影。

本片监制张一白是《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导演。执导过多部爱情电影、电视剧,电影中难免有“偶像剧套路”。

刘若英的个人表达也并非完全被压制。初看这是部“前任电影”,对于“初恋很美好”的意象抒发并不多。男女主人公并不互为初恋,影片与纯真也挂不上勾。

可见刘若英绝不是在拍北京版的《甜蜜蜜》。相反,她对“念旧”、“留不住的才最美好”的心理进行了批判。

出轨未遂什么鬼?《后来的我们》不得不吐槽的几个片段

首先是对主人公的批判。

电影有两个细节非常耐人寻味。

第一个细节是,男主见清在被女主小晓彻底“抛弃”以后,突然顿悟重新投入游戏的研发。同时说了一句“小晓和我分手以后,我仿佛得到了一个奋斗的空隙”。换句话说,他认为当女主和他在一起、为了他能安心开发游戏而去做辛苦的中介工作时,他被“耽误”了。

第二个细节是,在两人重逢后,在宾馆外的雪地里,两人互相喊出了一系列矫情至极的话中间,夹杂着这样几句:

见清说:“如果当时我们没分手……”小晓顶:“那我们现在也已经分手十回了!”

见清说:“如果当时我们结婚了……”小晓顶:“那你现在也早就有了十七八个小三了!”

……

见清“发达”后,曾经问过不肯复合的小晓一句:“你是不是外面有人了?”(我记得当时电影院里一片哗然,观众都在骂他是个蠢货。)

对比十年后两个人在雪地里的互喊,可见十年过去,见清依然不懂得小晓到底要什么,而小晓则把见清看得透透的——他在现实的痛苦里,赋予过去太多美好,而不愿放手。

出轨未遂什么鬼?《后来的我们》不得不吐槽的几个片段

演员表演:可圈可点与作业完成

井柏然台词功底明显不如周冬雨,但表演却更甚一筹。

表演层次上,井柏然从青涩少年,到无赖,到成名,到“中年疲惫”,层次性非常明显。刘若英给井柏然选择的造型值得点赞。哪怕是在井柏然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初老”的迹象也是有的。

而周冬雨的表演层次感不强。小晓的几个关键转折:努力找饭票—和见清踏实过日子—受不了见清颓废而分手—几年后重逢,几乎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也很难看出人物情绪波动,对比井柏然的表演,缺少了看点。

出轨未遂什么鬼?《后来的我们》不得不吐槽的几个片段

周冬雨的小晓,算是完成作业的表演,比及格略好,可以打到70分——对于她,我的期望可能过高了吧?

井柏然的见清,表演上有突破有进步(对比《捉妖记》),可以打80分——本来打90分,但是,台词功底真的需要练,有几次都让我扼腕叹息“轻重音不对、整段垮掉”。

出轨未遂什么鬼?《后来的我们》不得不吐槽的几个片段

败笔几多:不得不吐槽的几段

总体上,我愿意给电影打出7分(以《甜蜜蜜》9.8分为标准),但是有几段堪称“败笔”的情节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001 全片最矫情:雪地互喊。除了出“后来的我们,再也没有了我们”这样的朋友圈转发金句,强行点题之外,矫情得毫无价值。如果导演能用冷漠的叙事方式,点出“两个人其实一开始就不会走到最后”,可能效果要好得多吧!至于点题,就用一首《后来的我们》,如何?

002 全片最狗血:差点出轨。刚打算回去上床就被同事遇到,出轨立刻急刹车——这段虽然有看点,却是让人觉得非常不舒服的。仿佛在说“人就是情难自禁,但是我知道我错了”。其实两个人在之前的雪地互喊里,已经确认了再也回不到过去,用这样狗血的“出轨未遂”,除了激起已婚女性的愤怒,还能产生什么效果呢?这也是我说的、降低电影批判性的商业化桥段之一。

003 全片最可怜:见清老婆。见清的妻子唯一一次正面露出来,居然是被见清爸错认为小晓那次。除此之外,她被幻化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见清“退而求其次”的不如意的现实生活的符号。但是我始终觉得,她的出场其实是个败笔、包括见清儿子的出场。更好的处理,是把这个家庭彻底“隐去”——当然这样一来见清就“渣得更彻底”了。

……

出轨未遂什么鬼?《后来的我们》不得不吐槽的几个片段

不看上映后的高票房,刘若英初执导也算交出了一份完整的答卷。有生活、有细节、有亲情更有爱情,充分调动起票房主力“小镇青年”们的情绪,最后的泪点也抓得十分准确,片尾的一系列“路人告白”也足够商业。

希望刘若英能走上陈可辛与张艾嘉结合的、商业文艺女导演之路,拍出叫好又叫座商业化文艺片。

毕竟,她可是一位商业化的“文青天后”啊!

出轨未遂什么鬼?《后来的我们》不得不吐槽的几个片段

两把刷子写作营学员:江楠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