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網購實體店同款電視便宜一千多?你買的可能是“電商專供”低配版

“專櫃千元,網店半價”背後有何隱情

與實體店同款的電視,網購要便宜一千多?你買的可能是“電商專供”低配版

网购实体店同款电视便宜一千多?你买的可能是“电商专供”低配版

實體店專櫃試貨,網店下單,這已經成為時下不少人購物的標準模式,甚至半價就能買到心儀的東西,簡直完美。然而,你買到的很可能只是低配版。

三湘都市報記者調查發現,在網購日常化、不少實體品牌拓展線上市場空間的同時,一些貼著“電商專供”標籤的產品也隨之出現:一箱同品牌的紙巾網店便宜一二十元,看似一樣的電視機價格相差千元,型號僅差一位字母……儘管外表、型號多與實體店商品相差無幾,但價格卻差了很多。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柯妤

網購“正品”專賣店拒絕提供售後服務

“搜到網上同款只要一半價格,就立刻入了手。”不久前,羅小姐逛街時看中某品牌襯衫,但實體店標出了近千元的售價。6月5日,當羅小姐興沖沖地打開收到的包裹試穿後,“看起來一模一樣的款式,質地卻和實體店裡的摸起來不同。”羅小姐向旗艦店客服提出質疑,客服卻表示是電商專款產品,仍“保證正品”。

6月5日,記者來到上述品牌位於長沙國金街購物中心的專賣店詢問得知,線下門店並不對網購服飾提供售後服務。該店店長解釋,雖為同家品牌集團,線上和線下卻不是一家公司經營,授權不一樣,“不僅同款材質有差異,出售款式也有80%不一樣,大部分電商專供產品還是去年的舊款。”

網店“神似”款彩電實為低配版

採訪中,記者發現家電、紙巾等不少日用品同樣“藏匿”著“電商專供”產品。

家住天健城的張先生在商場看中一款55英寸電視,然而實體店售價6299元,網上只需4999元。張先生仔細對比後,發現兩者型號存在細微區別,“網絡款上的最後一位字母為U,實體店銷售款的最後一位字母則為A。”

對此,該品牌電視五一廣場蘇寧雲店相關人員告訴記者,因線上低價策略,會為電商專門“特製”低成本產品,而與線下型號“神似”的電商專供產品其實是“低配版”,“儘管標出的參數所差無幾,但在外觀設計、液晶屏類型、底座選材、能效等級、具體型號的尾數上都會有不小差距。”

“電商專供”雖非假貨 購買選擇需擦亮眼

記者瞭解到,與線下同款的“電商專供”產品為同一品牌商生產,也經過授權銷售,所以不是假貨,只是銷售的渠道為互聯網。

湖南雲天律師事務所律師楊親輝認為,如“電商專供”商品外觀條碼與實體店商品完全相同或者僅有消費者難以發現的細微差別,而質量卻相差較大,則屬於誤導消費者,違反了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關於保護消費者知情權的規定,涉嫌欺詐,消費者可向商家索賠。

楊親輝提醒,消費者在網購下單時,應注意商品的詳細介紹,著重關注是否與實體店同款,是否享受實體店售後服務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