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觀音菩薩為什麼在民間那麼火,看看她的成長艱辛路就知道了

佛教輸入中國是文明史上的重要事件。在它的傳播史中,觀音信仰發展之快,流傳之廣,信眾之多,沒有其他菩薩可以相提並論,簡直稱得上佛教界最大IP。

觀音菩薩為什麼在民間那麼火,看看她的成長艱辛路就知道了

觀音的原型據說可以追溯到婆羅門教的吠陀經中,後來被佛教吸收、改造。我們知道,在所謂“大乘佛教”中,菩薩被認為是普通人成佛的必經之路,而菩薩這個名字就是“菩提薩埵”的省略,字面意思就是“追求覺悟的眾生”。

觀音菩薩為什麼在民間那麼火,看看她的成長艱辛路就知道了

順便說一句,”大乘佛教”是以前的叫法,現在一般稱“北傳佛教”,南傳佛教不會自稱“小乘佛教”

在印度信仰中,觀音住在南部海港的一座“”布達落伽山”,玄奘描述過這個地方,

觀音菩薩為什麼在民間那麼火,看看她的成長艱辛路就知道了

而南海觀音所說的”南海”最初就是印度的南海。現在浙江普陀山,西藏布達拉宮的名字就來自印度的這座山名,被認為是觀音的第二座“布達落伽山”。

觀音菩薩為什麼在民間那麼火,看看她的成長艱辛路就知道了

但在印度本土佛教退出後,這個道場很快被印度教佔據了。觀音是眾多菩薩中形象最鮮明的一位。在很多經典中被著重塑造,弘揚他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精神,不過他的中土的傳播最初卻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

觀音菩薩為什麼在民間那麼火,看看她的成長艱辛路就知道了

首先,他的名號五花八門,沒有確定。比如“觀音聲”、“現音聲”、“觀世音”、”觀自在”和”觀世自在”之類。到鳩摩羅什譯《法華經》影響很大,”觀世音”才為人熟知。以往一般認為”觀世音”是避唐太宗的名諱才改成”觀音”。

觀音菩薩為什麼在民間那麼火,看看她的成長艱辛路就知道了

實際上,可能不對。這兩個名號都很早,而玄奘弟子寫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就出現”觀世音”這個詞,並不避諱。這麼多名號,玄藏認為,統統都是訛誤,應該叫”觀自在”才對。

觀音菩薩為什麼在民間那麼火,看看她的成長艱辛路就知道了

所以他譯出著名的《心經》,頭一句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波若菠蘿密多時”,但其實只是翻譯的源頭,語言不同而已。“觀自在”最終沒有“觀音”這麼流行。觀音信仰得以盛行,更重要的元素在於他的形象由男變女了。南北朝以前,西域的觀音造像還全是男身,而之後中土民間信仰的一個天才創舉,就是慢慢改了他的性別。

觀音菩薩為什麼在民間那麼火,看看她的成長艱辛路就知道了

觀音菩薩為什麼在民間那麼火,看看她的成長艱辛路就知道了

從《北齊書·徐之才傳》以來,觀音顯示都作女身,所以唐太宗的長孫皇后的小字“觀音婢”。這種做法就跟佛陀形象進入中國後越來越圓潤,取消了深目高鼻和鬍子一樣,只不過觀音被改造得更徹底。

宋朝以後就成了仕女一般的形象。端莊美麗、法力無邊。身穿白衣,手提魚籃的模樣就成了主流

觀音菩薩為什麼在民間那麼火,看看她的成長艱辛路就知道了

而同時變成女相的,還有文殊菩薩

觀音菩薩為什麼在民間那麼火,看看她的成長艱辛路就知道了

普賢菩薩

觀音菩薩為什麼在民間那麼火,看看她的成長艱辛路就知道了

宋代以後,觀音菩薩打開民間信仰就無往不利了。我們知道,漢文化在傳播時,對於所謂”蠻夷之地”,儒家雖然對精英有吸引力,但根本不是本土信仰的競爭對手,而佛教卻是,所以古代蒙古、滿洲地區信仰的文殊菩薩,乍看起來有些薩滿之風。基督教也是這樣,在很多地方。聖母瑪利亞往往是打開當地信仰的重要力量。

這是女性形象兼收幷蓄的偉大之處。更好玩兒的是,在佛教之外,道教也吸收了“觀音”形象,稱她“觀音大士”、“慈航真人”。

觀音菩薩為什麼在民間那麼火,看看她的成長艱辛路就知道了

在道教的呂洞賓、哪吒的師傅太乙真人身上也可以看出跟觀音暗暗較勁的感覺,

觀音菩薩為什麼在民間那麼火,看看她的成長艱辛路就知道了

比如白娘子傳說中,早期的版本是白蛇吃了呂洞賓的湯圓兒修煉成仙,但大家熟知的版本就沒有呂洞賓只有觀音啦。

觀音菩薩為什麼在民間那麼火,看看她的成長艱辛路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