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機動車環境監管“全防全控”正當時

據媒體報道,生態環境部日前表示,將加快制定實施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建立實施最嚴格的機動車“全防全控”環境監管制度,促進城市和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出了“開展柴油貨車超標排放專項治理”。生態環境部的上述表態,表明了落實政府工作報告、治理機動車汙染的決心。之所以有這種決心,是因為我國已連續九年成為世界機動車產銷第一大國,2017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到3.1億輛,而機動車汙染已成為空氣汙染的重要來源。

在機動車排放中,柴油貨車的“貢獻”最大。數據顯示,佔汽車保有量7.8%的柴油貨車,排放了57.3%的NOx和77.8%的PM,是機動車汙染防治的重中之重。因此,將治理柴油貨車排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過實施“最嚴機動車環境監管制度”來倒逼柴油車市場、運輸市場、成品油市場等全部實現清潔化。

顯然,這不是一場小“戰役”,而是一場深刻變革的大“戰役”。從監管角度來說,從國家相關部門到各級地方環保、公安等部門都是分工不同的治理主體;從市場角度來說,柴油車市場、成品油市場、運輸市場等都將因此而發生巨大變化,不僅涉及到相關生產和運輸企業,還涉及到柴油貨車司機等。

監管部門的首要任務是,像制定《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一樣制定實施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既明確治理目標和任務,也明確責任和分工;既明確行動路線圖,也明確時間表。尤其是既要重視從源頭治理,從增量柴油貨車入手,也要重視存量柴油貨車治理,即加快汙染貨車淘汰的步伐。

筆者注意到,廣東省環境保護廳已經率先組織編制了《廣東省柴油貨車汙染治理專項方案(2018-2020年)(徵求意見稿)》,正向有關方面公開徵求意見。希望國家層面的治理方案儘快出臺,以指導各地制定地方細則或者治理方案,爭取讓全國治理行動保持統一。

相對來說,制定治理方案比較容易,而落實方案則面臨很多考驗。對於柴油貨車行業企業而言,生產清潔柴油車就意味著企業要轉型升級,在資金、技術等方面面臨著考驗。但企業不管面臨多少考驗,清潔化都是柴油貨車發展的必然趨勢。需要提醒企業注意的是,如果想通過排放造假矇混過關也是行不通的。

而對監管部門的考驗則會更多。比如,即使出廠的柴油貨車符合環保標準,但不排除一些司機為了超載多賺錢而私自改裝,如何杜絕這一現象對執法部門就是一種嚴峻考驗;即使統一供應的油品符合清潔標準,但不排除某些“移動加油車”或者偏遠加油站銷售不達標柴油,這對執法監管又是一種考驗。

實施“大氣十條”五年來,全國累計共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2000多萬輛,治理效果值得肯定,今後淘汰不達標的柴油貨車也需要這樣的決心。但要警惕的是,被城市淘汰的柴油貨車很有可能流入偏遠地區、農村地區,所以要防止柴油貨車汙染轉移這需要建立一套城鄉聯動的監督監管和懲治機制。

從報道來看,今後要確保鐵路貨運比例明顯提升,這意味著貨運市場也要發生重大變化,即公路貨運比出現明顯下降。但貨物從鐵路貨運場進入各個批發零售點,也需要貨車;而且城市建築施工領域也在使用大量柴油車來運輸,如何推動城市區域內柴油車清潔化也需最嚴格而細化的監管制度。(評論員 馮海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