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今年我省高考作文题我们去年就“写”过

今年我省高考作文题我们去年就“写”过

牛角说

今年我省高考作文题我们去年就“写”过

《新文化报》,值得您读!

如果今年的考生看到了我去年写的评论……

■牛角

看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 ,我 眼 前 一 亮 ,这 不 就 是“ 幸 存 者 谬误 ”吗 ? 去 年 的时候我写过的呀 ,如 果 哪位考生同学看到过我去年的那篇文章 ,那 就恭喜你了 。 其实今 年 9道 作 文题,这 个是最接地气的一个了。如果你知道“ 幸 存者谬误 ”这个概念 ,那么这篇作文可以说 易如 反 掌 ,如果不知道也不要紧 ,好好 审 题 也 能 理解 ,不如看看我去 年 的 同 题 作 文 ,也算是交流一下经验。记 得 多关注我的文章 ,没准下一次还能有惊喜,哈 哈 。

别忽略创业成功经验背后的“幸存者谬误”

继“先挣它一个亿”的惊人之语之后,近日财富精英王健林先生又爆妙语:“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告诉现在的年轻人,光有梦想不够,还要勇敢地迈出创业第一步,“你如果去试了,也许一半成功一半失败,但不试成功的机会是零”。而王健林也用实际行动支持中国的年轻人创业。

王健林这话听着总有那么点别扭,说胆子大为啥还要拉上清华北大呢?这言外之意就是胆子够大就不必上清华北大了?这听上去可是有那么点“读书无用论”的意思了。

当然,如果寻找支持王健林观点的证据,那也的确是一抓一大把,比如大名鼎鼎的盖茨和扎克伯格,那都是哈佛大不如胆子大的典范,如果我们把目光落到身边,也能找到不少中学学历的发小创业致富的例子,手底下全是大学生。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响应王健林先生的号召,勇敢地投身于创业的大潮中呢?这是您自己的事,我可不敢替您拿主意,不过我倒是想说一说这件事的另一面,算是泼一盆冷水,让大家冷静一下。

先说个典故:二战期间,美国空军损失惨重,于是军方组织工程师寻找应对办法,研究飞机哪里比较薄弱,加固一下。那一眼望去,自然是哪里弹孔多哪里薄弱了,把这个地方的钢板加厚不就解决问题了?这时候有一个工程师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认为弹孔多的地方恰恰是安全的地方,因为中了这么多枪也飞回来了。相反那些没挨枪子的地方更值得注意,因为很有可能这些地方中枪的飞机全都坠毁了,没回来。从这个故事提炼出来的道理,就是著名的“幸存者谬误”。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幸存者带给我们的信息,却忽略了那些没有幸存的信息。

所谓“幸存者谬误”,意思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这个理论的别名有很多,比如“沉默的数据”、“死人不会说话”等等。那么把这个理论放到创业这件事上,我们会得到什么结论呢?那就是我们羡慕王健林、盖茨、扎克伯格们的成功,我们争相效仿他们的成功经验,但却忽略了他们的成功也许仅仅是偶然幸存下来的结果。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的成功经验,却看不到比他们多得多的创业者都失败了。这些失败者的信息不会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因为“死人不会说话”。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去创业了,我们是成为王健林的可能性比较大呢?还是成为失败的大多数的可能性比较大呢?

至于“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其实也是典型的幸存者谬误。的确,可能有不少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混得比较惨,与之相对应的,会有不少胆大心细的年轻创业者,没受过高等教育,也闯出一片天地,于是两相一比较,就得出了上面的结论。但我们做对比不能拿这种极端案例比啊,要知道,清华北大毕业生混得好的比混得惨的多得多,而低学历者创业失败的比成功的也多得多,同时别忘了,低学历者的人口基数也比高学历者多得多。

当我们了解了“幸存者谬误”,我们就能更审慎地看待王健林的建议了。我们必须明白一点,王健林们的成功是难以复制的,不要说别人复制,即便让他们倒回去再来一遍,也未必获得这样的成功,因为很多偶然的机会稍纵即逝。而和他们的成功相比,接受高等教育而走向成功,仍然是大概率事件。创业需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但更需要知道往哪里迈出这一步。 本报评论员 牛角

2018年吉林省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专家点评

二战中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因为他发现英美军方的统计方式存在谬误,如果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没有注重整个筛选的过程,因此忽视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那么得出的结论肯定是谬误的。这种谬误被称为“幸存者偏差”。

结合材料我们不难发现最核心立意就是:全面而科学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如果不能全面而科学的认识事物,那么大家依照惯性思维所重视的部分很可能并不重要,而大家忽视的事物很可能是极为重要的。在此核心立意基础上,可以写透过现象看本质,见与不见,坚持己见而不盲从,重视被忽略的部分,等等。

孙立权: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东北师大附中语文首席教师,东北师大文学院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王春:东北师大附中语文教研室副主任。

今晚看三大名校名师解读高考试卷 看新文化报ZAKER吉林直播高考回放

2018年吉林省高考作文题

昨天11:30,伴随清脆的铃声,高考第一科语文考试结束,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备受瞩目的2018年吉林省作文题目也揭开了神秘面纱。今年吉林省使用的新课标全国Ⅱ卷的作文题,一经面世,便引来热议。有考生认为今年的作文题匪夷所思,有老师认为试题类型出乎意料,那么今年的这道以“幸存者偏差”为核心话题的作文题到底是偏还是差?该如何看待今年的作文题?未来作文备考要做哪些准备?新文化记者就此采访专家和名师,听听他们对今年我省高考作文题的解读。

名家观点

一次高考作文的主题回归和路径试探

夏野虹: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作文与考试》杂志主编,吉林省青少年报刊总社副总编辑

这是一次高考作文的主题回归和路径试探。此前,高考作文全国卷承载了太多东西,显得笨拙凝重和束手束脚。让高考的归高考,让语文的归语文,让思维的归思维,这是一次在地方卷早已实行了许久,却在全国卷中近年来少见的尝试。

吉林考区2018年高考作文全国新课标Ⅱ卷,是一次成功的反押题。与其他两套全国卷不同,不仅题型发生了变化,主题也发生了变化。与此前大多数人预料的宏大主题相去甚远,甚至也不是任务驱动型作文,估计会令大多数考生措手不及。

在夏野虹看来,这是一次高考作文的主题回归和路径试探。此前,高考作文全国卷承载了太多东西,显得笨拙凝重和束手束脚。让高考的归高考,让语文的归语文,让思维的归思维,这是一次在地方卷早已实行了许久,却在全国卷中近年来少见的尝试。此外,任务驱动型作文连考三年,弊端也在不断显现,比如在实际操作中考生对选项的表述油水分离无法融会的问题,选项限制想象力创造力的问题,任务本身限制自由表达等。

从本质上来说,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的主题也在意料之中。夏野虹在给学生上的备考课上提出,“文明”是时代主题,这一主题无比庞大,可以涵盖多个庞大的主题,其中,多个主题高考已经频繁考过,但“科技文明”近年来没有出现,作为常考主题,今年需要引起重视。高考作文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只有一个范畴和一个工具。范畴是我与国(世界、社会),工具就是哲理思辨。

新课标全国Ⅲ卷的“标语的变迁”,和新课标全国Ⅰ卷“世纪初的时光瓶”看起来面目不同,主题其实都是从发展的角度,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立足中国现实,展望未来。跨度不大,难度不高,基本稳定。而新课标全国Ⅱ卷,却没有这样鲜明宏大的时代主题,它侧重考查的是工具。难度是全国三套卷中最高的,想写好,着实不易。

德先生和赛先生,自“五四运动”以来就是中国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时至今日,更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而科技文明,重点并不在于技术,其核心乃是科学思维,是科学发展观。

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科学思维、哲学思维的培养是长期缺失的。这也是面对新课标Ⅱ卷作文题,大多数考生感到无从下手的原因之一。

战斗机应该如何做防护,取决于采集到的数据,但数据只是表象,是会骗人的东西,如何分析数据、判断数据和使用数据,并做出正确的结论,所赖的是人的科学思维和逻辑能力。人的认知水平的高下,如一叶知秋,往往体现在是否能够透过表象看到问题的实质。实际上,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承认人并不能掌握世界的全部真相,所谓真理不过是近似度不一的模型,如盲人摸象,人能够看到的永远只是局部。即使在事关生死的重大问题上,大多数人也会被表象所蒙蔽,而统计学家却看到了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这就是科学思维的价值。被忽略的数据,才是最重要的数据,这是从已知推导出的未知,从局部看见了整体,从现象看到了本质。这样的思维方式,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是广大考生应知应会的。

考认知,考思维,虽然侧重考工具,考查思维品质,但若要布局谋篇,仅有认知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清楚的是,文章合为时而作,科学思维的时代价值是需要重点思考和落笔的方向。科学思维并不仅仅存在于科学研究中,而是可以应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中。思维盲区和认知偏差在现实生活中会制造许多危险的陷阱,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带来各种社会问题,如安全生产、法律制度、新闻报道、公共事务、政策制定、婚姻家庭、学校科研、生态环境、招商引资、改革开放、国际关系等等,皆可有感而发。有考生立意“被忽略的往往是最重要的”,虽不中,亦不远,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

名师解读

虽是旧题型,但一不偏、二不差

孙立权:

语文特级教师,东北师大附中语文首席教师,东北师大文学院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

王春:

东北师大附中语文教研室副主任

结合材料我们不难发现最核心立意就是:全面而科学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如果不能全面而科学的认识事物,那么大家依照惯性思维所重视的部分很可能并不重要,而大家忽视的事物很可能是极为重要的。

高考作文的类型一直都有变化,近年来一直以新材料作文为主,新材料作文的特点就是立意多元,但核心立意突出。去年的“六选三”拼盘式自选材料立意作文广受好评,今年全国II卷的作文则看上去回归“老路子”。实际上这些都只是形式的变化,就高考作文考查的基本学科素养而言,并无本质变化。写文章不是简单的文辞堆砌,而是要把理性认识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新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一个重要维度。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作文题是在考查语言建构和运用,也是在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多年来高考作文题一直呈现出注重逻辑思辨性和现实干预性的特点,只是或隐或显,往往被形式和表象掩藏而已,但从未缺席。

抓住本质,可多角度切入

二战中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因为他发现英美军方的统计方式存在谬误,如果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没有注重整个筛选的过程,因此忽视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那么得出的结论肯定是谬误的。这种谬误被称为“幸存者偏差”。结合材料我们不难发现最核心立意就是:全面而科学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如果不能全面而科学的认识事物,那么大家依照惯性思维所重视的部分很可能并不重要,而大家忽视的事物很可能是极为重要的。在此核心立意基础上,可以写透过现象看本质,见与不见,坚持己见而不盲从,重视被忽略的部分,等等。

未来高考作文备考建议

作文是思想和才华的输出产品,要提高输出的质量,势必要在输入上下功夫。秘诀是公开的,就是多读多写。作文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来不得半点虚假,也没有捷径可言,其实不走弯路就是在走捷径。作文训练可以依托一些重要的文学和文化母题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材料,深入思考,强化训练。指导学生写作要强化文章的逻辑思辨性和现实干预性,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可能是深刻的,而深刻的往往就是新颖的,因为肤浅往往是普遍存在的。

今年的高考作文可以说是旧题型,甚至就是旧题,但就其考查能力而言,一不偏、二不差,希望考生们能凭借扎实的读写训练成为这场比赛的“幸存者”。

新文化记者 王璇 刘佳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