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如何看待逐漸消失的漢庭和如家?

乖巧的小仙女呀


事實上,漢庭和如家此類快捷酒店店面數量的減少是和消費群體的結構變化以及消費習慣息息相關的。

曾幾何時,以漢庭、如家為代表的經濟連鎖性酒店呈現出爆發式增長。他們具有普通酒店標準化的房間和平易近人的價格,迅速取代同等規格的招待所和小旅館。另外,便捷的加盟形式也吸引了不少的投資人開店,使得經濟連鎖性酒店成為了酒店業的一枝獨秀。

但是伴隨著中國居民消費需求的升級和提升,追求品質和舒適度的消費群體迅速崛起,同時互聯網經濟下的酒店預定服務和主題酒店的出現改變了酒店業的經濟格局,一些星級酒店的特價房的出現使得經濟連鎖性酒店的價格優勢蕩然無存,主題酒店的誕生更是滿足了一些房客對個性住宿的需求,打破了酒店千篇一律的格調。

目前酒店住宿消費的核心群體集中在70後、80後、90後三代人,他們經歷過經濟型酒店的鼎盛時期也正處在互聯網經濟下的新時代,他們喜歡app的便捷高效,同時逐漸對廉價且缺乏個性的房間感到厭倦。相對於老一輩的節省守舊,他們更傾向於使用便利的工具預定房間、追求舒適的生活環境以及可以標榜個性的藝術審美,這使他們更樂於在中高端酒店和主題酒店消費。在他們看來,酒店不只是個休息的空間,更是社交、文化、娛樂休閒的場所,而這些需求,恰恰是經濟連鎖酒店是無法提供給他們的,因此這些傳統的經濟連鎖酒店勢必會沒落。


家族企業雜誌


本人常年出差,一年至少60天全國各地出差,一天公司一百的住宿標準,只能混下快捷酒店,而且基本還要貼錢,住小旅店怕不安全!

先說 七天集團吧 七天很差。很多加盟店無底線,環境差的有時候想不到,牆上發黴,被褥很髒都遇見過,如家漢庭基本不會出現,麗楓住過一次,房間主打科技化,電動窗簾,一鍵燈光啊,但那次酒店前臺很小,完全不符合自身的酒店定位,這點和和頤 全季比有差距,所以七天集團管理最差,錦江現在被七天集團收購了,錦江之星是不錯,可能還是留有以前的底蘊在。

如家和漢庭 多個城市比較過,漢庭稍微好一點,基本不會出現很差的房間,如家偶然碰到過一次,總體兩家比七天好很多。和頤和全季 感覺和頤好一點,曾在鄭州住過一次和頤 完全就是五星級的前臺 停車場 房間,唯一和五星差的就是配套的 健身房 游泳池等。全季全國基本都差不多 房間都不錯。和頤定位如家旗下的高端,全季定位華住旗下的中高端。其餘兩家旗下的酒店由於數量少,全季可以和如家精選比一下,稍好於如家精選。至於桔子之類的 差異很大,同一個城市酒店條件都差異很大。總體上兩家管理水平,華住稍微好一些。


小武四四


曾經和華住集團的品牌部一位高管聊過,而我一直住華住下面的全季酒店這個品牌,所以說說我的看法。

這兩個品牌除了如家已經被首旅收購之後成為其名下品牌,漢庭所在母公司是華住集團,華住旗下包含了很多目前我們已知的酒店品牌,如圖是華住旗下品牌:

首旅名下酒店品牌:

這兩張圖,我們能看到了什麼呢:

1、酒店品牌不斷分層,過去我們認為的中高端品牌,現在因為價格和成本的問題已經下沉。而代替老品牌出現的是新品牌,就像我們以前出差會經常使用漢庭這個品牌,但現在到一二線城市,我們可能會選擇全季這樣的價位,因為他提供給用戶的場景也更豐富:書架、休息室、上網區、房間裡的茶具等等,你看這些都在為用戶提供更加實際且豐富的居住環境;

2、因租賃的成本及通貨膨脹的等原因,漢庭這些快捷品牌正在朝三四五線城市下沉,這樣的好處是:這些曾經的中端品牌依然有較好的品牌知名度,這樣下沉到三四五線城市,價格上繼續有優勢,所以大家如果生活在或者出差三四五線城市,應該看到漢庭這樣的品牌越來越多,甚至已經開到自家的門口。

再囉嗦一點就是在一二線城市,同樣的價格,大家很難選擇漢庭這樣的品牌,而漢庭即便是開在一二線城市,價格上也很難做到高性價比。(目前一二線城市,尤其是市區這個範圍的漢庭酒店,價格都不低,對於消費者來說,選擇很明顯。)

還有一個大環境時,酒店的功能對於消費者來說也分為很多的功能:

1、不能接受溢價,滿足居住,要求高性價比;

2、能接受一定的溢價,滿足居住,要求一定的舒適度;

這裡有一個特殊市場,也就是商旅市場。很多企業主管、經理、總監別出差選擇居住的酒店品牌。

3、能接受一定的高溢價,除了居住,也需要方便,同時需要安全、環境;

4、完全不在乎價格,在乎的是環境,品牌,舒適度;

5、……就是要舒服……

所以,從這功能看,漢庭和如家會慢慢朝1-2之間下沉,而如家精選或者全季這樣的品牌慢慢代替目前在2這個層級的酒店品牌。功能與場景更為豐富。

目前階段,消費既有升級的場景也有降級的現象,但總有人希望追求性價比的同時滿足一定的心理需求。


以上,謝謝。


一頁無言


並沒有減少太多,我說說我對漢庭(華住集團)的印象。



作為一名華住最高等級會員卡成員(普卡,銀卡,金卡,鉑金卡,永久鉑金卡)我今天宣佈:昨天為止,對於漢庭總部客服投訴和分店維權已都給我說法,此事告一段落。但是今天開始,我再有更好的選擇的情況下,將不會再繼續支持和入住華住集團以及其旗下酒店,包括:美爵.禧玥.諾富特.美居.全季.星程.宜必思.漢庭.怡萊,海友,也望各位好友.同志.同仁在選擇華住(漢庭)集團時持謹慎態度。



有人問我何必這麼較真,浪費這麼多時間是否值得,大多數人看投訴無果拖幾天就自認倒黴。第一我不覺得是浪費,我在合理投訴中學到和發現很多問題。發現了什麼?發現自己二年來住的華住管理如此之差,客服蠻橫,前臺私改訂單;學到了什麼?你自己的權益不要輕易放棄,你放棄了自己,沒人會(能)幫你。



我在漢庭國際茶城店與前臺發生問題以後馬上投訴客服,前臺開始非常強硬和我講規矩,後來看我投訴說給我改回原訂單並優惠(被我拒絕);而華住的投訴客服態度蠻橫果敢。ok,所以我把她倆一起投訴了。投訴了此漢庭分店及前臺,投訴了華住總部投訴客服。遇到的情況當然是拖!是講規矩抵賴!(我說你們跟我講規矩?你們改客人訂單自己守規矩了嗎,對方啞口無言)



漢庭分店店長和經理給我的處理結果滿意後,對於總部客服的投訴仍然是拖。當我打第三個電話以後,我說你們再不給說法怎麼辦,對方回答他肯定提交。我說你們華住不就是在上海嗎,總部地址我知道,不用電話了,我過去一趟。對方說不用不用,今天一定給說法。下午,我接到了總部經理的道歉和處理結果。


我說,我不用你們道歉,只要結果。(優惠住宿給我拒絕,我不需要)我只想說一句,如果你不給我一個說法,我就給你一個說法。以小見大,國內各個方面為何如此混亂?大家都急於賺快錢,融資,拿完錢就走,誰管你那麼多?漢庭在迅速擴大(不顧加盟商利益)的同時,管理落後,公司鬆散。


員工自然混日子,誰管你顧客來還是不來,自己接完電話交完差就下班。我對客服說,你們覺得待遇不好,把態度撒顧客上為何自己不趕緊滾蛋,離開垃圾公司,等著三倍工資補償金嗎?還有就是我們顧客自己問題,被對方忽悠幾句,橫幾句自己軟下來,不維護自己權益(不支持無理取鬧,上訪);那便只能是互相傷害了…不過是一個急功近利的互害社會,我還抱怨個啥?祝華住集團早日完蛋。以上!



李三萬的三萬裡


很簡單,市場決定一切!

快捷酒店起初就是為了方便中國商旅人士的短期住宿誕生的,市場定位在中等消費群體,漢庭的第一家酒店2005年開業,如家酒店2002年起步,那時候國內的酒店格局主要是極少數國際五星級酒店+少數中高端商務酒店+大量低端小旅館。快捷酒店就彌補了中端市場的空白,那些既不想住髒亂差小旅館又心疼錢不捨得住高端商務酒店的消費者就有了選擇。

乾淨整潔+獨立衛生間+地理位置便捷出行方便一直是快捷酒店的特點,他們就是提供基礎舒適旅居的選擇。在2008-2013年左右曾經出現了瘋狂的擴張,擴張速度可怕,其核心原因也就是這個定位問題,甚至很多時候成為了一些中小企業的出差的標配。

但近幾年,隨著經濟增速的快速發展和中國大量二三線城市的崛起,快捷酒店的運營成本越來越高,從起初100多的價格已經躍升至200-500的區間,有些品牌推出的高端系列甚至可以賣到700-800。但反之,由於城市發展的增速和國際化的大幅提升,國際連鎖酒店的擴張迎來的高峰,不知是不是因為成本攤薄的問題,很多五星級酒店從原來不可一世的價格變得親民了許多。

這一上一下看似不大的幅度,其實卻蘊藏著市場變遷的危機。人們收入的提升和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升促使了酒店業市場格局的變化。如果經常外出的人,細緻觀察不同城市的房價,會發現很多時候五星級聯鎖酒店的幾個也就比快捷酒店貴100-200元,況且如果是出差,很多公司跟大酒店集團還有協議價。即便是自費,一個500左右的快捷酒店和一所600左右的五星級酒店,現在很多人也會選擇後者。因為無論從住宿環境還是服務體驗來說都無法比擬。

這樣的情況在這兩年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尤其在二三線城市,五星級酒店為了保持競爭力在淡季的時候房價有時候會放的非常低。比如天津的“京基皇冠假日酒店”,作為洲際集團旗下的標準五星級酒店,價格甚至會下探至300多元,雖然地處的位置比較遠,但無論是環境還是軟硬件設施都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再比如“重慶萬豪酒店”,在淡季的時候也曾經下探至400元左右的價格,那麼新的酒店,品質自然不必多說。

在五星級酒店大肆掠奪中等偏高端消費者的同時,很多精品酒店也在搶快捷酒店的生意,比如現在已經被漢庭收購了的“桔子酒店”和最近特別火的“亞朵酒店”等。他們在快捷酒店和五星級酒店中間又插入了一個狹窄的領域,裝修更科技化、風格化、精緻化,並且融入了一些簡單的酒店服務,提供了相對快捷酒店更好的入住體驗。

在多種同業施壓和運營成本不斷高起的情況下,快捷酒店面臨著進一步壓縮運營成本降低質量的低價求量和轉型中高端兩條路。但同價位下進一步壓低成本降低體驗會面臨很多民宿的衝擊,轉型高端又沒有大酒店集團的底氣,實則是出路難尋。


遊戲人超超


漢庭,如家,在近幾年以來不被消費者待見是有原因的。

一、酒店行業經過近十幾年瘋狂擴張,已經到了供大於求的地步。相比於2010年以前,住賓館酒店經常爆滿找不到住處來講,現在是走上幾百步就有一家,義烏的一個鎮上,就有超過30家賓館酒店。所以現在是到了細分市場的時候了,不再是隨隨便便有個房子開起來就賺錢的時候了。

二、漢庭、如家等連鎖酒店定位是為簡易、中低端客戶服務的,在現今的社會需求中,沒有競爭力。房間小,服務質量一般,沒有特色,等等問題較為普遍。出門旅遊不會去住,難得出門去,就是要花錢買心情。商務住宿不喜歡住,出差基本上每天住宿費用在300元上下,何必委屈自己呢。本地人不喜歡去住,有時候家裡來客人,或者想換個心情住下,也不會選去住,比家裡條件還差。

三、管理跟不上。漢庭、如家等連鎖酒店品牌因為定位的問題,品牌溢價有限,管理、組織能力自然低下,越擴張越虧本。這種店適合區域內連鎖,不適合全國連鎖。因為區域內連鎖,管理成本會明顯下降,比如維護成本、進貨成本、洗滌成本、工資成本、公關成本等等。

四、近幾年的幾次負面新聞對如家、漢庭的傷害很大。如浴巾擦馬桶等等。

問題還有,最根本的問題是,效率、服務跟不上。新的,花樣多的,特色多的,服務溫馨的酒店越來越多,漢庭、如家等還在原來的起跑線上,不願改變自己,那麼被選擇的就會越來越少。


釣了個愚


中商情報網訊:隨著經濟增長,無論是旅遊規模還是商旅規模都在穩步增長。目前,旅遊總收入以及總人次增速均在10%的水平,而我國商旅總支出增速也達到9.2%,已成為全球增速最快、規模最大的商旅市場。


首旅如家酒店集團旗下品牌如家酒店客房數位居榜首,全國共有2319家門店,客房數為24.12萬間。華住酒店集團旗下漢庭酒店共2244家門店,共計客房數22.31萬間,排名第二。


漢庭和如家以標準化的房間、平易近人的價格以及便捷的加盟形式自本世紀初進入到消費者的視野中,最後一發不可收拾呈爆發式增長。


短短兩年內,中端酒店的概念已經全面爆發,種種原因都在於敏銳的酒店集團提前嗅到了市場的變化。人們對於出行在外的酒店居住品質越來越重視,相比於幾年前,70、80乃至90後的消費觀念都在發生著變化。


以前住經濟型酒店,就是有個地主,凍不死,餓不死就好。但是,如今消費者不滿足一張白床,一張桌子和一個電視,牆壁冷冰冰的像醫院一樣的感覺。消費者想要既便宜又能給他營造某種特殊的入住氛圍。


追風箏的IT人


原來我總出門的時候就喜歡住如家和漢庭,覺得那時候的如家和漢庭的房間還是除了小之外,其他還是很乾淨,服務也很好的。另外這兩家連鎖式的賓館還可以辦會員,不管在哪裡也都有打折的政策,服務起來也更加方便。可是現在隨著旅遊行業的迅猛發展,你像漢庭和如家這樣的最低的標間在120到140之間。而且住的房間也非常的狹小。並且與市場上那些家庭旅館已經有了很大的差距,比如說人家收拾的也比較有檔次。



服務衛生什麼的也都非常的好,一點也不,比如家和漢庭的差。人家的標準就控制在了98和80元左右。如果說自己自費出門的話,這些人吧去漢庭和如家的錢省去還夠人家吃個早飯錢。所以有些人寧願選擇便宜一點的家庭旅館,也不願意選擇漢庭和如家。
另外,現在那些高檔一些的賓館也都打出了免早餐,打特價房的招牌。人家的賓館148到198的應有盡有,而且賓館檔次絕對的夠上檔次。你說有些人寧願多花一點錢也願意去住一個條件好還管早餐的地方。所以說這漢庭和如家屬於低不成高不就的那麼一個檔次,因此他們的服務再好,也不會有人去了。漸漸地,漢庭和如家好像也在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這是市場競爭的規律,這也是必然的結果。


伊春美食美客


經濟型酒店具有強烈的時代背景,現在已經風光不再了,應該逐漸退出了,下面簡單說一下作為用戶角度對這些品牌的感受吧。由於本人對時間線不敏感,時間存在一定誤差,看官們海涵。

1、2000年以後,人們逐漸有點錢,開始琢磨旅遊,那時候攜程開始大行其道,到處推廣他的會員卡,火車站機場到處能看到推銷員的身影,2001年嗅覺敏感的攜程創立了如家。可以說如家開創了一個經濟型酒店的時代,那個時候,出差人員大部分都選擇如家,因為別的酒店又貴又破又沒有網絡,工作很不方便,那時候300塊的出差住宿標準說實話,選擇餘地很小,如家乾淨的床和寬帶成為了普通出差人士的首選。後來漢庭七天之類酒店層出不窮。

這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很多家庭出去玩也會選擇如家這類經濟型酒店,一到夏天放假如家都是爆滿。

2、2010年前後吧,時間記得不準確了,住宿標準已經提升到500左右,因為房價翻了很多倍,住宿費用水漲船高,一線城市連如家都是接近400的價格了,接近10年的裝修開始老化,不知哪天開始覺得如家又小又破,雖然對如家漢庭之類心生不滿,卻也沒有更多的選擇,畢竟全季這種酒店數量當時還不多,酒店企業敏感的捕捉到了這種商機,已經開始佈局中端酒店了,據說全季2012年完成10個城市的佈局。

這個時候,國人的工資收入也差不多翻倍了,當然房價是永遠的痛…

3、2014年左右,我出差一線城市首選變成了全季酒店,訂不到房間才會選如家漢庭,到2016年如家新的店都叫如家精選酒店了,裝修上了一個檔次,價格逼近500,其他的漢庭和如家好的地段居然也是要500左右,能選全季鬼才會選如家。

曾幾何時,2000年吃頓麥當勞都覺得是小奢侈,現在吃頓麥當勞覺得略有點慘,人們對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了,也是因為收入增加了,當年的如家漢庭已經破舊不堪,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再加上如家漢庭們價格並不便宜了,一線城市普遍都是400多,偏遠的低端才會有300多的價格,這種價格說實話很難抓住客戶心了,再加上10平方左右的房間和破舊的裝修…

綜合以上,如家漢庭所代表的經濟型酒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以後不再可能成為主打產品。


文良顏醜4


漢庭和如家的“消失”,說明早期這些經濟型賓館急需要轉型。

其實漢庭的母公司,華住酒店集團在2017年的財報發佈會上公佈了一些數據。2017年華住酒店集團開了528家門店,中高端佔比60%,2018年會再開650家以上的店,中高端佔比會更高。除了漢庭和海友等經濟連鎖酒店品牌,華住旗下還擁有全季、星程等中端品牌,還從法國雅高集團拿到了授權運營的宜必思、美居、諾富特,以及剛剛收購的桔子酒店。

漢庭和如家類的經濟型賓館為何需要轉型?

首先,消費者對消費質量的更高追求。以前住經濟型酒店,就是有個地主,凍不死,餓不死就好。但是,如今消費者不滿足一張白床,一張桌子和一個電視,牆壁冷冰冰的像醫院一樣的感覺。消費者想要既便宜又能給他營造某種特殊的入住氛圍。例如,某種特殊的主題,某種有特色的傢俱或傢俱擺放。有時候,只是簡單的裝飾,可能就能使消費者的用戶體驗不同。

其次,中端型酒店對經濟型酒店的衝擊。目前,中端型酒店和經濟型酒店相比,差距不大。一晚相差100-200多左右,體驗會有更加高級點,或者舒適點的體驗。可能不再是病院的感覺,而是商務或簡潔高端些的感覺。

另外,非連鎖的新賓館在造成衝擊。一些非連鎖的新開的賓館,其裝修風格分主題,並且有些有特色。所以,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如果不是考慮到安全和連鎖的方便熟悉性,可能新開的經濟型賓館會有更大的衝擊力。

這也是為什麼華住酒店集團要加大中高端酒店的比例,同時,經濟型的酒店也要轉型。對於他們來說,針對性的裝修和特色的裝飾,也不用花費多少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