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英特爾無人車!燈,等燈等燈!

夏乙 問耕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

英特爾無人車!燈,等燈等燈!

看,一輛英特爾無人車,行駛在以色列街頭。當這輛車優雅而穩定的通過一個路口時,路邊的行人不禁駐足觀望。

等一下!

你發現沒有,有什麼事兒不對勁。

再放大仔細看下。

英特爾無人車!燈,等燈等燈!

媽耶!

這輛無人車,闖!紅!燈!了!

尷尬!大寫的尷尬!

為什麼是大寫的?因為當時這輛無人車上,乘坐的是以色列電視臺的記者,攝像機正在車裡全程拍攝。英特爾本來想秀一下實力。結果,被拍了一個實錘。

這輛無人車,應該是忘了英特爾的“祖訓”:

燈,等燈等燈!

萬幸的是,沒有人受傷。儘管這輛車上,配備了安全員,但是並沒有剎車阻止英特爾的無人車闖紅燈而過。

都怪電視臺的攝像機

英特爾無人車!燈,等燈等燈!

之所以英特爾在以色列展示自動駕駛技術,是因為這家科技巨頭旗下的無人車業務Mobileye,剛剛在耶路撒冷展開了100輛無人車路測。

之所以選在耶路撒冷,是因為Mobileye總部在此,去年英特爾150億美元收購了這家公司

。而且耶路撒冷的駕駛文化以野性奔放而聞名,據說是“在這兒都能開,在哪不能開?”

團隊的目標是,證明Mobileye的自動駕駛系統比人類司機要安全千倍,並且能夠適應各種地理條件和交通狀況。

那麼,這次為嘛闖紅燈了呢?

英特爾Mobileye出面解釋說,都怪當時車上記者扛的攝像機。

這家公司的CEO Amnon Shashua表示,攝像機上的無線發射器產生電磁干擾,影響了紅綠燈發出的識別信號。儘管車載攝像頭識別出了紅燈,但被無人車忽略了,仍依據被幹擾的紅綠燈識別信號選擇了繼續前進。

“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情況,”Shashua說這不在他們的預料之中。他還透露,Mobileye會增強無人車上硬件設備的屏蔽,使其免受電磁干擾,防止未來發生類似事件。

闖紅燈的無人車,倒也不止英特爾一家。

英特爾無人車!燈,等燈等燈!

今年2月,Google的Waymo無人車被拍到在一個路口左轉時,闖了紅燈。當時的情景如上面這段視頻所示。

更早一些時候,2016年底,當時Uber強行在加州測試他們的無人車,結果不久後一輛無人車就闖了紅燈。

不過與Waymo和Uber不同,英特爾Mobileye的無人車,走了另外一條技術路線:不用激光雷達,甚至雷達也不用,只用攝像頭。

被質疑的技術方案

測試車闖紅燈這種事,只要找到了bug,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但Mobileye的這個技術方案,有著更深層次的問題。

用科技媒體ArsTechnica的話來說,是“忽視了現實世界的複雜性”。

據官方博客介紹,他們目前的測試車在感知上採用了純視覺方案,搭載12枚攝像頭。但他們也並不是一家堅定維護純視覺方案的公司。

Mobileye說現在這種測試方式只是第一階段,他們還會再單獨用激光雷達和雷達來測試。

他們想通過這種策略,分別驗證每一組傳感器的安全性,最後真正實現傳感器“冗餘”,如果一層傳感器壞掉了,還有另一層傳感器可用。Mobileye還說,這種方式非常省數據,通過更快地找出每一類傳感器出錯的地方,驗證感知系統所需的數據只是其他方案的平方根。

英特爾無人車!燈,等燈等燈!

不過,ArsTechnica今天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省數據”這種說法建立在一個假設之上:兩套傳感器犯的錯誤相互獨立不重疊,才能實現Mobileye宣稱的“平方根”。

雖說各種傳感器的優缺點各不相同,但要說犯的錯誤不重複……似乎也不大可能。

省不省數據可能還只是小問題,Mobileye這種測試方式還有更大的缺陷:兩種獨立驗證過的系統融合到一起的時候,會不會產生新的問題?

英特爾無人車!燈,等燈等燈!

這種技術方案,其實是由Mobileye的商業模式決定的。

這家以色列公司在芯片、傳感器和軟件領域都扮演著供應商的角色,而他們合作的對象則是傳統車廠。根據Mobileye的數據,目前,有1500萬輛上路的汽車都搭載了Mobileye的技術,而這些汽車來自27家不同的汽車製造商。

比如說:日產的駕駛員輔助產品ProPilot Assist,即將面世的新奧迪A8上的駕駛員輔助功能,其技術都來自Mobileye;通用Super Cruise技術中的攝像頭由Mobileye供應;此外,Mobileye還在與寶馬和菲亞特克萊斯勒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技術。

上週,路透社又披露Mobileye與某家歐洲汽車廠商簽訂合作協議,將從2021年開始為額外800萬輛汽車提供技術。

Mobileye所制定的發展戰略也需要符合這種商業模式。

他們不能把客戶們的車隨意當成測試車,像Waymo一樣花費數年時間,讓自己的無人車逐漸學會在曼哈頓的擁堵和明尼阿波利斯的寒冬下自如地飛馳。Mobileye只能儘快在推向市場之前,把自家的技術方案切割成各類傳感器的感知、決策等部分,再從理論上證明它們的安全性。

但理論和現實總有差距,路測可能有更多驚喜等著他們。

等燈等燈

最後,再回顧英特爾無人車闖紅燈的全程,一首歌不禁流淌過心田。

英特爾無人車!燈,等燈等燈!

在這普通的一天

坐著普通的無人車

很普通地走在這普通的街

普通的Robot我們普通的搖

旁邊普通的路人在普通的瞧

我普通的靈魂在普通的出竅

在普通的動次打次中闖紅燈了

— 完 —

誠摯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編輯/記者,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有才氣、有熱情的同學加入我們!相關細節,請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界面,回覆“招聘”兩個字。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簽約作者

վ'ᴗ' ի 追蹤AI技術和產品新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