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慶祝文山建州60週年短篇紀實小說—做一盞指引學生前進的明燈

第一節 曾經滄海

夜深了,馬波小學像一個文靜的少女靜靜的躺在山間,月光撫摸著她多情的臉龐。

王清躺在床上準備休息,融融的月光從小窗灑了進來,朦朦朧朧中,他被一個女人牽著手走著,那一刻他感覺到了久違的溫馨,黑夜中天空突然下起了雨,他和那個女人蹲在小山包上,面對面默默相望,卻沒能再說上一句話。

夢醒後,仔細回味夢中情景,兩行滾燙的熱淚順著王清臉頰流了下來打溼了枕頭,原來夢中那個女子是他前女友。

他依然沒有回過神來,只好逼著自己再次睡去,希望再續前夢,但夢已難再續,更何況殘夢!

夜越來越深!深得讓人窒息!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他只能任思緒在自己的回憶裡靜靜流淌。

那些雲淡風輕的日子裡,他們牽著手走過麻栗坡老街心,走過萊西河畔,看楊柳依依,雲捲雲舒。這些年,他變成了已婚人士,新娘卻不是她,他們曾經相戀的那些過往成了一堆零散的回憶。

沉在心裡的過往,他以為已經徹底忘記,但在某個深夜,甚至是摟著妻子安睡的時候,他卻會不由自主的走心,想到了另外一張面孔,差不多好幾次叫錯了妻子的名字,那些敏感的字硬是被他生生的嚥了回去。

放不下,只因曾經真心相愛過。

慶祝文山建州60週年短篇紀實小說—做一盞指引學生前進的明燈

第二節 單車戀情

順著時光的腳步往回追溯,往事歷歷在目。

1997年王清在麻栗坡民中讀書的時候認識了同班同學智玉,高三的時候他們從同學發展成了戀人,高中畢業后王清到了文山師專讀書,智玉考取了紅河學院,從此他們過著天南地北的生活。

2000年的文山,人均生活水平相對落後,座機成了他們唯一的通訊,但千山萬水阻擋不了兩顆戀人的心,距離反而讓他們更加懂得珍惜彼此。大學期間,他們每天晚上都會準時在電話亭裡排隊,最多也只能在電話裡傾訴十分鐘,親愛成了他們共同的名字,晚安成了他們的安眠藥,他可以在她的世界裡信馬由韁,她也可以在他的世界裡小鳥依人的存在。

王清是麻栗坡縣新寨鄉的人,從小父親過世,只有靠母親一個人苦苦支撐整個家庭。因為家庭貧困,為了節約文山至紅河來回的車費,大學期間王清省吃節用買了一輛自行車,記得每次暑假、寒假、國慶、州慶來臨的時候,天還沒有放亮,他都會迫不及待的騎著自行車披星戴月從文山趕去紅河,整整走了一天,但卻不知疲倦。

從文山到了紅河後,智玉早早的就在學校門口等待他。兩個人牽著手就在學校旁邊要一碗米線加兩個雞蛋,這就是當年他們豐盛的一餐,一路走來他們已習慣了這樣的生活,雖簡單卻很幸福。

就這樣,他們相愛著,不知疲倦的眷戀著對方,彷彿周圍的世界已停止,只有二人世界。

大學畢業後,王清到了昆明一家企業工作,智玉留在了紅河教書。

慶祝文山建州60週年短篇紀實小說—做一盞指引學生前進的明燈

第三節 曲終人散

畢業後各種煩惱逐漸增多,一天夜裡,他們在電話裡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次日她放棄了屬於自己的那份工作,一個人拖著沉重的行李箱從紅河來到了那座原本不屬於她的城市:昆明,只為減少因距離而產生不休的爭執。在陌生的城市裡,她沒有任何親人朋友,王清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智玉辭職到昆明後,他們共度了歡快的兩年,天公不作美,造化弄人,這兩年卻成了他們最後共同的回憶。

2004年的時候,王清考起了麻栗坡教師崗位。王清放下了自己辛苦經營兩年多的工作,揹著沉重的行李到了麻栗坡馬林教書,智玉仍然留在昆明,有了第一次辭職經歷帶來的痛苦,這一次,她再也沒有那麼大的勇氣辭職,王清備考的時候她的心理已再作鬥爭,但最終她還是鼓勵自己的男人爭取為了家庭去拼一拼。

王清從昆明下來麻栗坡馬林報到的時候,智玉默默的提著行李送他到車站,為他買了票,轉身的時候她已淚眼朦朧,他一把把她抱在懷裡,兩個人哭成了淚人,或許他們潛意識裡已經意識到未來在一起的艱辛。

半年後,王清告訴智玉,自己在麻栗坡已有了新人,還拍了結婚證發到智玉手機上。

王清的手機就像中病毒一樣永遠的關機了,自此後他們再也沒有聯繫,得知王清已婚的那個夜晚,智玉站在橋上任憑眼淚無情的滑落,那一個月她不知道怎麼挨下去,一下子瘦了十多斤。

她回憶著他們曾經相愛的一幕幕,淚水無數次打溼了枕頭,抱著的那一份幻想也徹底變成了絕望。

日復一日,窗外的綠葉已慢慢變黃,她聽到了自己心碎的聲音在寒風中伴隨著落葉墜落了一地。

一年.......

兩年......

八年.......

歲月如手掌心握不住的流沙,如今王清和和智玉已有各自家庭,過著各自的生活。

慶祝文山建州60週年短篇紀實小說—做一盞指引學生前進的明燈

第四節 燈火闌珊

如今,社會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王清已不用再開單車談戀愛,但時過境遷,時代始終還是記錄了他們的愛情故事,確切的說他們只是那個時代背景下的一個縮影。

有一天,已遠嫁到重慶的智玉回到昆明做客,無意走過了當年他們一起生活過的小區,但眼前的場景早已不復當年,南屏街已換了模樣,一層層高樓大廈平地而起,推土機推走的不僅是老瓦房還有她的記憶,當年夜間燈火闌珊的景象已一去不復返。

南屏晚風依然拔涼拔涼的吹拂著,當年落魄的他們曾像兩顆小草一樣在這滿城風雨中飄搖、依偎。

他們曾在這裡瘋狂的愛過,也曾經想過一輩子只愛一個人。

那些山盟海誓卻早已被生活打敗,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他們的愛情已全軍覆沒。 城外寒風呼嘯,校園紛飛落葉,他們從校園相識到畢業後的相依相戀再到分手,走過了一段極其艱辛的愛情之旅,就像列車上的乘客,在一個地點進站,同座一排位置,而到站了各自分道揚鑣!

慶祝文山建州60週年短篇紀實小說—做一盞指引學生前進的明燈

第五節 三尺講臺

教師尤如黑夜中的一盞明燈,總是引領著文明衝破黑暗,給沉睡的大地帶來希望的曙光,自它誕生之日起,人類就多了一群默默奉獻的領路人,王清就是這個隊伍中的一員。

光陰彈指過,又是幾番寒暑!轉眼他已在教師崗位上默默的工作了好幾年,一天下晚自習後,王清發現一個陌生人加他qq,並附一條驗證信息‘’好久不見‘’。工作多年後,他的內心已漸漸平靜,但看到這條醒目的驗證信息,他的內心還是出現了不一樣的顫抖。

‘’難道是她?‘’他疑惑。

原來對方是智玉的高中同桌張梨,高中的時候經常幫王清和智玉當燈泡和信使。

張梨說自己現在在昆明的一家外企工作,生活過得還算不錯,各自拉完家長後,張梨問王清,可否記得當年他對智玉許下的諾言,王清並沒有否認,張梨又問王清為什麼從昆明分別半年後對智玉謊稱自己已婚?王清只有久久的沉默!

王清開始後悔當初不置可否的態度,同時又有一種無限的傷感讓他眼眶想要紅起來,這次他們對此事交流也因此話題無疾而終。

只不過,張梨還是在王清的空間裡找到了答案。

那天,王清從昆明到了麻栗坡縣教育局報到,和他一批考取的共有四個人,他們分別被分配到六河、馬街、新寨、馬林四個地方。

"麻栗坡是一塊有著悠久歷史的土地,因為飽受戰爭的影響,戰爭結束後我們縣的整體經濟基礎至少要比其它縣落後10年,但是麻栗坡縣經過戰爭洗禮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那就是老山精神,我們的群眾就是在老山精神的薰陶下,不等不靠,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短短几年的時間就縮短了和其它縣的差距‘’

‘’在僧多粥少的教師隊伍中,領導崗位畢竟有限,所以各位年輕的老師們,為了本地的發展,人民的幸福,你們要充分發揮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老山精神,紮根在麻栗坡基層,全心全意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王清至今還記得教研主任給他們的訓話 ,他在空間日誌中如是寫道。

那天教研主任帶著他們四個人,早晨8點鐘準時從麻栗坡出發,先到六河,再到馬街、新寨,最後到馬林,一路顛簸,道路彎彎曲曲,到馬林的時候,太陽已漸漸西沉,他發現自己是四個人中被分配到最偏遠的一個。

第二天早晨,第一抹朝陽從東邊灑向學校的時候,王清已起床帶著學生開始跑步,憑藉著師範專業出身、計算機操作熟練的優勢,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王清成為了第一個引進並最先使用ppt講課的教師。

馬林是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董幹鎮東南邊上的一個村委會,與越南接壤,馬林小學是村委會唯一的一所完小。

隨著現代化的到來,傳統的刀耕火種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但因馬林地理位置特殊,大部分是石山,在務工大潮流來臨前,村民們仍然留守著兩畝三分地,很多家庭把希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他們的願望就是希望孩子考起董幹鎮中學,通過中考走進高中再走進大學,將來跳出農門,鹹魚翻身!

王清剛分配到學校的時候,正好是學生收假的時間,但他發現自己手頭花名冊的學生有三分之一都沒有來報到,和其它教師交流了才知道其它班級也是一樣的情況。

馬林是少數民族聚集地,大部分苗族學生因為家庭貧困、重男輕女、早婚早戀而大量流失,很多教師對此頭痛不已卻無可奈何,瞭解情況后王清積極向校領導請示彙報,希望向政府多申請一些貧困生救助資金,幫助流失學生重歸學校,同時充分利用自己是苗族教師,善於和苗族群眾交流的優勢,積極開展入戶走訪工作。

每天天剛放亮,王清和同事就拿著花名冊,腰間繫上水壺和壓縮餅乾,開始了他們一天的工作。

他們爬山涉水,翻山越嶺,累了就坐在地上抽一息煙,渴了就拿出水壺喝上兩口,餓了就嚼著幾口乾巴巴的壓縮餅乾,從說服第一家家長到第二家家長,再到第三家家長…… 一個月的時間裡,他們磨壞了三雙鞋,活脫脫變成了一個傳教士,在他們不放棄、耐心、細心的勸說下,一批批家長將自己的孩子送回了學校。

大部分家長沒有多少文化,他們對自己老伴說的最多的道理就是‘’我相信王老師!‘’

慶祝文山建州60週年短篇紀實小說—做一盞指引學生前進的明燈

慶祝文山建州60週年短篇紀實小說—做一盞指引學生前進的明燈

第六節 義無反顧

金秋時節,校園裡長滿了枝繁葉茂的三角梅,像一簇簇火焰燃燒在每一個角落,像一隻只鮮紅色的蝴蝶在校園裡翩翩起舞,課堂上的學生也一天天多了起來,讓老師們看到了希望,但王清的心情卻一天天沉重。

身在千里之外的智玉忙於公司的工作,對此渾然不知。

慶祝文山建州60週年短篇紀實小說—做一盞指引學生前進的明燈

慶祝文山建州60週年短篇紀實小說—做一盞指引學生前進的明燈

因輟學的學生大部分家庭比較貧困,學校無力解決學生學費問題,在一籌莫展的情況下,王清主動跟學校申請到昆明找企業贊助商,希望能儘快的將這些可愛的學生留住,不讓他們步入父輩世代農耕的前塵。

王清到了昆明後,第一時間到了南屏街,這裡就是他和智玉生活兩年多的地方,隨著黑夜悄悄降臨,他卻不知道該去哪裡閒息。

王清獨自在一條鋪滿鵝暖石的小路上來回度著腳步,他在心裡不停的反問自己要不要去見闊別已久的女人。

漸漸地,南屏街上方一片漆黑,黑夜像一塊巨大的油布鋪灑下來,同時又見縫插針的擠向城中每個可以擠進去的縫隙裡。

幾個月不來昆明,人流確乎更加密集了,被夜色粉飾一番後,人群中美女如雨後春筍。

王清鼓足勇氣坐上了末班公交,臨行前還不時的回望著對面的小出租房,他離開了南屏街,下車後迅速的加入了人流中,漸漸地他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

自始至終王清沒有告訴過智玉自己去了昆明,他很瞭解她,她家境殷實、美貌年輕、勤勞聰明,只要留在昆明前途必定一片光明,她從小的夢想就是努力讀書走出大山,而他又回到了大山,他很想再次回到她的身邊,但卻離不開那座埋在深山的學校和那群可愛的學生,他從他們渴望的眼神中看到了自己當年求學的模樣,馬林地區很多剛入學的苗族學生幾乎不會講漢話,雙語教學對他們而言特別重要,他希望自己就是那盞指引他們前進的明燈!

他不知道是自己究竟是對還是錯,是愛還是太殘忍!

憑藉著自己曾經在昆明經營了兩年多的人脈,一個星期後,王清為學校爭取了三家贊助商,給深山地區的孩子帶去了衣服、被子、牛奶等一批物資,同時還為一大批貧困生解決了學費問題。

當雲南民族時報準備以他為題材報道少數民族幹部個人先進事蹟時,他拒絕了,他說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他更不想讓智玉知道自己曾經去過昆明。

那天晚上,王清從南屏街坐上一輛去西部客運站的公交車,他只是想拉開他和智玉的實際距離,她就住在南屏街老商業區出租房,一個人如果一直站在自己心愛的女人的房子對面,他遲早會身不由己的鑽進她的房屋裡。

王清到西部客運站的時候,天已經徹底黑了,他在車站門口買了一個紅薯,一瓶雲南山泉,找了一家小旅館,坐在旅館的房間裡面吃著吃著就睡著了,第二天醒來,發現手裡還捏著半截啃過的紅薯,淚水立即如洩洪一般從眼眶湧出,怕被別人聽見,只能用雙手捂著臉,把頭埋在膝蓋上,無聲的哭到眼淚流乾涸為止…… 

慶祝文山建州60週年短篇紀實小說—做一盞指引學生前進的明燈

慶祝文山建州60週年短篇紀實小說—做一盞指引學生前進的明燈

第七節 善意謊言

三尺講臺,一站就是數年,他無怨無悔;紮根邊疆,一待又是數十年,他甘之如飴。

王清大學時候頭髮簾能蓋住眉毛,參加工作後髮際線越來越往上移,加上經常熬夜做表格,寫材料,活生生由原來的一個小夥子變成了一副老頭模樣。

但他辛勞的付出也換來了回報,2007年王清從馬林小學調到新寨馬波小學擔任教導主任,實現了早日與家人團聚的夢想。

他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但卻放棄了經營多年的愛情。

雖然他們已天南地北,但王清卻一直默默的關注著智玉,他不知道自己當年編造謊言和偽造結婚證需要多大的勇氣。

王清將從小攤販那裡偽造的結婚證發給智玉的那天晚上,他喝醉了,這也是他人生第一次喝到斷片,以前他只聽別人說過喝酒會斷片失憶,但自己卻從不相信,這次他親身經歷了這種滋味,不過這種滋味卻很痛。

得知王清結婚後,智玉熬過了一段漫長的夜晚,她掙扎,吶喊,向王清曾經的同學求助,希望他們能幫她說服王清回心轉意,但一切無濟於事,王清手機再也沒有為她打開過。

智玉不甘心,她每天都在更新著自己的心情,或喜或悲,她希望王清能看到她所做的努力,不要拋棄自己的‘’糟糠之妻‘’。但無論她的文字有多哀怨悲切,王清的qq頭像都是灰色的。

同城陌生的網友中,一個男人再用心的傾聽著她的心事,陪她聊天陪她熬夜,休息時還不忘到她工作的地方為她爭取訂單,約她喝一杯咖啡,他的電話就像110一樣永遠24小時為她開機。

她仍然不甘心,每天都會不時的看下王清的qq頭像,她多麼希望他qq頭像能有那麼一瞬間由灰色變成紅色,但四個多月過去了,她終究還是絕望了。

最終,經過一番冷靜思索後,智玉和那個陌生的男人走到了一起,並很快生育了一子。

愛之深則恨之切,她要用行動告訴王清,你怎麼對我,我就怎麼對你!

智玉結婚時,班上其它同學都收到了請柬,唯獨沒有請王清。得知智玉結婚後,王清情感的寄託走到了一種無處安放的境地。每每讀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時,他都會情不自禁的問自己,智玉,你是否還是我的詩和遠方?他知道,他是在顧影自憐中尋找一個無解的答案。  

也許,那一刻他才真正後悔自己不應該從昆明辭職回來馬林教書;也許,那一刻他才真正後悔自己編造的謊言和偽造的結婚證是多麼愚蠢;也許,那一刻他才真正後悔為了追逐自己的教育理想付出了慘重的感情代價。

但已沒有也許!

慶祝文山建州60週年短篇紀實小說—做一盞指引學生前進的明燈

慶祝文山建州60週年短篇紀實小說—做一盞指引學生前進的明燈

王清真的後悔了嗎?留給張梨的答案可能是空間最後一篇日記:此生立志做一盞指引學生前進的明燈!

注:本文作者楊昌恆系文山州廣南縣八寶人,苗族,現年29歲,現在麻栗坡縣公安局新寨派出所工作。

部分圖片由麻栗坡董幹鎮馬波小學校長陶永成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