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哈尼族為什麼要擺十月長街宴


哈尼族為什麼要擺十月長街宴


  一年一度的哈尼長街宴即將來臨,紅河縣和綠春縣分別於11月12日和11月30日在當地縣域內隆重舉行。品哈尼梯田美食,賞哈尼生態歌舞,遊世界遺產哈尼梯田,購哈尼農特產品……一場別開生面的狂歡節日撲面而來。  長街宴是怎麼來的?哈尼族為什麼要擺十月長街宴?接下來,讓我們走進長街宴,瞭解長街宴。長街宴的來源  生活在哀牢山一帶的哈尼族,按照曆法習慣,以農曆十月為一歲之首。哈尼族的重大節日“十月年”即從每年農曆十月第一個屬龍日開始,持續三五天。節日期間,殺豬、舂糯米粑粑、走親訪友,慶祝豐收,感恩祖宗,祭拜天地神,是一個隆重的農耕盛典,也是一個辭舊迎新的節日。對於哈尼族來說,“十月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而節日的第一天,相當於漢族的大年初一。哈尼長街宴,是哈尼族“十月年”中的一項重要活動,一般在屬猴、雞、狗這三天舉行。據哈尼貝瑪介紹,長街宴是由“十月年”中的“哆爵爵”(哈尼語諧音)演化而來。“哆”即“喝”的意思,“爵”即“細長”的意思,“哆爵爵”可直譯為“長長的喝酒”。村子的“龍頭”選三個地方作為“哆爵爵”的地點,村子裡家家戶戶根據就近原則把豬肝、鴨蛋、幹鱔魚等上等菜做好擺出來,一家一桌連成線。咪谷長老率領助手敲鑼打鼓,舉行祈福儀式,然後坐在連成一排的桌子一頭,把桌子上的每一樣菜用筷子夾點在鑼鼓旁,祭祀鑼鼓,最後舉起酒杯,慶祝豐收,祝願來年風調雨順,保佑村子裡的人畜平安,參加人員全部舉杯齊聲附和“哆撒”。(其形式由於地域不同而略有不同)

哈尼族為什麼要擺十月長街宴

(長街宴“龍頭”)

長街宴的內涵  長街宴上,老者吟唱哈尼哈巴,傳授生活生產技藝;婦女添酒加菜,熱情招待客人;藝人在酒桌旁唱歌跳舞,以助聲勢;小孩們從一桌吃到另一桌,吃完一家吃另一家,歡樂無比……  古老而神秘的長街宴,包含著豐富的人類生存智慧內涵:  一是慶祝豐收,休養生息。長街宴是一個慶祝豐收的節日,農曆十月,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辛勞動,田地裡的莊家都已收割完成,家裡堆滿金燦燦的稻穀和玉米,該是總結一年勞作的得失,放鬆身心慶祝的時候了。  二是祈福祝願,保佑平安。通過長街宴活動,感謝賜予人類食物的大自然,祈禱天地神保佑家人平安,諸事順利,祝願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三是交流溝通,傳授技藝。長街宴為平日早出晚歸忙於農作的村民提供了一個交流溝通的機會,村裡老人通過吟唱哈巴等形式,將農耕技藝、習俗禮儀等生產生活知識傳授給年輕人。鄰里親朋好友也互相交流,互相學習。  四是團結和諧,凝聚人心。在長街宴上,人們在美酒佳餚前分享各家的收成,傾訴遇到的困難,互相安慰互相幫助。勤勞的人收穫滿倉,喜滋滋分享所得,懶惰的人收穫寥寥無幾,灰溜溜羞於見人,這對懶散之人具有警示教育意義,對凝聚人心,增進感情有促進作用。  五是熱情好客,樸實善良。長街宴上,每家都把最好的美味佳餚都毫無保留地拿出來以客人分享,不管你是來自哪裡的陌生人,都可以坐下來吃飯,他們以賓客滿座來分享美食為最大的榮耀,而且也把自己掌握的生活生產技藝毫無保留地與你分享,交流。這是哈尼族熱親好客,樸實善良的最好體現。

哈尼族為什麼要擺十月長街宴

長街宴的演變  近年來,隨著紅河哈尼梯田申遺的成功和地方政府的引導支持,長街宴的規模越來越大,其內容也越來越豐富,當然,也由原來的隨意吃變為適當收費。紅河縣、綠春縣一年一度舉辦的長街宴,規模都已達到千桌以上,元陽也有舉辦長街宴,而且各有特色。內容包含歌舞、美食、文化等。哈尼長街宴已然成為全方位展示哈尼族飲食、歌舞、農耕等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越來越多的人自願去體驗、分享長街宴,認知、瞭解哈尼族文化。

接下來,讓我們共同來欣賞歷年在紅河縣、綠春縣舉辦的長街宴盛況:

哈尼族為什麼要擺十月長街宴(紅河縣甲寅長街宴)

哈尼族為什麼要擺十月長街宴(紅河縣甲寅長街宴)

哈尼族為什麼要擺十月長街宴(紅河縣甲寅長街宴)

哈尼族為什麼要擺十月長街宴(紅河縣甲寅長街宴)

哈尼族為什麼要擺十月長街宴(綠春長街宴)

哈尼族為什麼要擺十月長街宴(綠春長街宴)

哈尼族為什麼要擺十月長街宴(綠春長街宴)

哈尼族為什麼要擺十月長街宴(綠春長街宴)

(以下是元陽長街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