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中看不中用?被無數軍迷奉為最酷戰鬥機的F-14為何會被F-18取代?

近日,阿湯哥“湯姆·克魯斯”在社交網站曝光了《壯志凌雲2:獨行俠》的開拍照,被無數軍迷、航空迷奉為最佳空戰電影的《壯志凌雲》將拍續集的傳言至此成為了事實,引起了不小的的波瀾。對於《壯志凌雲2》的開拍,最具爭議性的話題莫過於電影主角的座駕型號,因為F-14“雄貓”戰機早已從美軍中退役,只能換成其他戰機參演!從阿湯哥曝光的開拍照來看,獨行俠(男主角)的座駕變成了F/A-18E/F“超級大黃蜂”,既不是此前傳言中的F-35,也不是美軍最先進的F-22,令許多人大失所望。

中看不中用?被無數軍迷奉為最酷戰鬥機的F-14為何會被F-18取代?

“雄貓”在氣勢上完全碾壓“大黃蜂”

許多人本就不待見F-18系列戰機,尤其是一眾將F-14“雄貓”戰機奉為最酷戰鬥機的“貓粉”,至今仍對F-18完全取代F-14耿耿於懷!不可否認,作為重型戰鬥機的F-14外形氣勢上是遠勝F-18,尤其當其可變後掠翼掠角越大的時候,充滿了力量感,而F-18系列顯得非常秀氣,尤其是早期的F/A-18(A/B/C/D)。顯然,戰機作為軍用武器裝備,衡量其是否優秀的標準不是“顏值”高低,而是綜合性能。雖然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叫做“好看的飛機一定是好飛機”,但這話顯然並不是任何時候都適用!

中看不中用?被無數軍迷奉為最酷戰鬥機的F-14為何會被F-18取代?

美軍航母上的F-14和F-18艦載機

那麼F-14為什麼會被F/A-18E/F所取代呢?答案很簡單——其綜合作性能確實不如F/A-18E/F優秀,注意這裡說的是綜合作戰能力,而不是某一項指標!作為世界上第一型三代機,美軍研發F-14的主要目的是用其發射遠程空空導彈攔截蘇聯的轟炸機和遠程反艦導彈,保護航空母艦戰鬥群,也就是主要制空,所以研發時美軍尤其注重平臺的敏捷性和最大飛行速度。為了達到更高的飛行速度,F-14採用了那個年代非常流行的可變後掠翼設計,使其最大飛行速度達到了2.2馬赫,但可變後掠翼設計為F-14帶來了許多難以解決的麻煩!

中看不中用?被無數軍迷奉為最酷戰鬥機的F-14為何會被F-18取代?

美軍航母上的F-14和F-18艦載機

首先,可變後掠翼結構非常複雜、對結構強度要求非常高、結構死重大,直接造成F-14存在整機自重大、難以維護等問題,使得F-14的故障率一直比較高。其次是可變後掠翼造成F-14的掛點少,因為其機翼上無法掛彈,使得F-14機身上一共只有8個掛點,而且只有6個(機腹4個+翼根2個)掛點用於掛彈,進氣道下方2個掛點只用於掛載吊艙和副油箱。即便是翼根掛點使用複合掛架,一架F-14也只能掛8枚導彈,而且最多掛6枚AIM-54“不死鳥”遠程空空導彈,作為一型重型空優戰機這掛載能力只能說一般!

中看不中用?被無數軍迷奉為最酷戰鬥機的F-14為何會被F-18取代?

F-14最多掛載6枚AIM-54遠程空空導彈

由於定位就是空優戰機,F-14沒裝備專門的對地搜索/跟蹤設備,無法使用精確制導武器,只能使用常規炸彈,加上掛架少,執行對地任務就非常雞肋了!正因為早期F-14不具備多用途能力,在競標美國空軍輕型戰機項目中被YF-16擊敗的YF-17才會被海軍看上,搖身一變F/A-18“大黃蜂”。不過有意思的是,早期的F/A-18服役後美軍發現其航程/載荷又不能滿足需求,於是又跑去折騰F-14,升級其航電加裝對地攻擊吊艙使其成為“炸彈貓”,讓其擔負遠程對地打擊任務,但後來美軍發現用F-14執行對地任務成本太高,而且掛點太少,限制了掛載空地導彈的能力。

中看不中用?被無數軍迷奉為最酷戰鬥機的F-14為何會被F-18取代?

超級大黃蜂掛載能力驚人

最後財大氣粗的美國海軍也覺得不能在F-14上瞎折騰了,於是要求將F/A-18放大成F/A-18E/F“超級大黃蜂”。新的F/A-18E/F不但航程/載荷都超過具備對地打擊能力的F-14D,關鍵是造價、使用成本還都比其低很多,所以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迪克切尼直接拒絕繼續採購F-14D。2006年9月,美軍的F-14全部退役,完全被F/A-18E/F取代!從F-14被F/A-18E/F取代的根本原因來看,可以說成也是成在“可變後掠翼設計”,敗也是敗在採用了“可變後掠翼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