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是什麼時候決定讀博的?出國讀還是國內讀?

譖璨TDiz6670


博士過來人看到這個問題,不由自主的回答下。

我決定讀博的時候,其實比較晚,在我研二的樣子。當時導師獲批一個國家行業專項,課題組缺人做事。當時也沒想明白為什麼讀博,就是感覺讀博是個不錯的選擇呢。那個時候碩博連讀還需要參加英語考試,英語稀爛的我最後只有65分(劃線70分)。結果就是我的碩博連讀計劃失敗啦...

在研三的時候,簽了3次三方協議。不過我的導師覺得我籤的工作都不是太好,後期發展潛力不足,還是建議我可以參加博士招考,博士期間多點成果,以後在這個學科圈子內做點事情還是很有前途的。自己知道自己英語不怎樣,當時也沒信心,就直接參加當年的博士招考。結果英語分數不高,僅僅是46分(劃線45分),專業課2門課97、98(滿分100),居然是招考中的第一名。友情提醒各位師弟師妹,英語雖然不是關鍵,但是得合格,我英語水平有限,也過了六級,然後碩士、博士期間都沒有掛科,基本都是65分左右。英語在我看來,偏工具多點,平時看文獻或者撰寫小論文的時候還用的湊合,就是口語的確不行,哎...

我是導師的第一個博士,入學的時候導師的博導還沒搞好手續,掛的是學院的另外一個教授,博二的時候才把導師轉過來的。如果你的導師缺少名額,也可以嘗試這樣的操作呢。和大部分博士一樣,我在博二的時候都沒太想明白自己為什麼讀博。我讀博的時候,成果出的比較慢,後期做的野外實驗基地也被破壞,真的是屋漏逢連夜雨啊。中間糾結的時候,都有放棄的念頭。不過後面自己多想想,還是堅持下來啦。

個人感覺,國內讀個碩士,然後在國外名校攻讀個博士,成果豐富的話,再引進回國是個很好的選擇。這裡的前提是國外名校,非名校的話,回國後和國內博士沒什麼區別,甚至國內博士在人脈上還佔優些。如果你讀碩士的課題組比較大,在學術圈內做的牛,大老闆會幫你做一些推薦,出國讀博士還是很容易的。在國外期間成果不錯的話,大老闆再引回課題組做教職,是常見的渠道。我的同學中,不少就是這樣的方式留在985高校做教職的。985教職的標準比較高,本土博士一般很難留下,想留自己本校儘量還是在國外名校讀個博士呢。

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