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韓世忠為什麼不救岳飛,韓世忠最後是怎麼死的?

哈哈大笑佛


韓世忠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中興四將之一的岳飛,最後被秦檜冠以“莫須有”的罪名死去。從岳飛被抓入獄,到最後送上斷頭臺,中間有很長一段的時間。然而在這個空檔,岳飛的十萬大軍並沒來救他。這個原因我們姑且不討論,四將之一的韓世忠當時有沒有來?


韓世忠來了,他當時雖然想救岳飛,但是不夠堅決。岳飛入獄之後,他曾經質問過秦檜:“有何證據證明岳飛謀反?”秦檜只不過是以“莫須有”回答他――可能有,也可能沒有!韓世忠也憤憤的說:“莫須有何以服天下”?接下來就什麼都沒有了!

其實韓世忠有這樣的反應很正常,作為唯一個站出來為岳飛說話的人已經很不錯了。岳飛與韓世忠的關係只不過是同事與上下級,一個是樞密史,另一個是樞密副使。自己部下出了事情,自己只不過是正常的“詢問”情況。


而且兩人之間也沒有過硬的生死交情,雖然是上下級但是作戰範圍不一樣。岳飛在淮河以北,韓世忠在淮河以南。岳飛雖然掛著宋字旗打仗,但是說實在的還是“岳家軍”。岳飛的命令甚至要比朝廷的命令還要管用,這些人跟的是岳飛不是朝廷,否則也沒有必要叫岳家軍。

再者兩人觀念不一樣,雖然都是主戰派,但是岳飛視金錢如糞土,韓世忠不能沒有錢。如果跟秦檜死磕到底,誰給韓世忠錢?岳飛要的是疆土,韓世忠要的是金銀財寶。金銀財寶他要多少趙構有多少,至於疆土趙構還是喜歡偏安一隅。


岳飛被殺之後,韓世忠已經知道北伐無望。相對於自己兵權在手,每天讓趙構提心吊膽。還不如把所有職務辭去,回家養老更好。之後韓世忠時不時的收到朝廷一些賞賜,六十三歲因病去世,也算是善終。


說白了兩人只不過是上下級,沒必要冒險。


史之策


韓世忠不是沒救岳飛,而是救不了。他也通過岳飛被害事件,領悟到只有隱退才能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最終還是得以善終。

韓世忠與岳飛是並世而立的抗金名將。岳飛比韓世忠小十四歲,也是從卒伍、小校提拔起來,由於屢立大功,十幾年的功夫,就位至將相,與韓世忠、張俊位置相當,可以平起平坐了。岳飛資歷遠不及韓世忠與張俊,但卻迅速升遷為與韓、張地位相當的大將,韓世忠和張俊的心裡都憤憤不平。

岳飛並沒有居功自傲,而是很謙虛,很尊重長輩與上司,他經常寫信向韓世忠、張俊等人問候,並贈送禮物。平楊么後,岳飛獻給張俊、韓世忠各一隻樓船,兵械畢備,韓世忠很高興,張俊反而更加忌恨岳飛。

韓世忠對與自己有共同的抗金立場和治軍風格的岳飛,本來就很欽佩,在岳飛主動採取行動搞好關係的情況下,他也就不計前嫌,他們的深厚情誼也就逐漸結成了。因此,後來出現了在點閱韓家軍時,岳飛努力保護韓世忠的情況。韓世忠也不顧自己安危,為岳飛鳴不平。

韓世忠密切注視著岳飛的冤獄。岳飛蒙冤,即將被害,滿朝文武懾於高宗、秦檜淫威,一個個鉗口結舌,噤若寒蟬,只有韓世忠不顧後果、不計安危,挺身而出,詰問秦檜,想保護岳飛。他憤怒地指責秦檜:“相公,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

雖然韓世忠的行動未能挽救岳飛,但充分表現出他對岳飛的一片深情,令人感動。岳飛被殺害後,韓世忠在西子湖畔的飛來峰半山腰建了“翠微亭”,亭的名字是韓世忠根據岳飛寫的《池州翠微亭》一詩而命名的,表達了韓世忠對岳飛的情義。


紹興十一年底,岳飛被殺害,“紹興和議”簽訂。韓世忠更是感到心灰意冷,自己雖有心報國,但報國無門。他既被解除了兵權,又不願與奸臣同流合汙,剩下的就只有激流勇退,歸隱林泉了。於是“自此杜門謝客,絕口不言兵,時跨驢攜酒,從一二童奴遊西湖以自樂,平時將佐,罕得見其面雲。”當年那個叱吒風雲的韓世忠從此銷聲匿跡了。這樣,一方面保全了自己及家人的性命,另一方面也保護了昔日部下將士們的安危。

紹興二十一年八月,隱居的韓世忠病逝,享年六十三歲。


麻辣一加一


1140年,金兀朮又一次揮師南下,攻佔河南,之前曾經有過的和談基礎,至此功虧於簣,廣大中原地區再次陷入一片戰火之中,並直接波及江南。

不過,這個時候,較南宋初,宋朝的實力大了一些,尤其是一些大將在戰火中成長,一些軍隊在戰火中壯大,一些士兵在戰火中得到鍛鍊。所以,兀朮雖然在再次橫掃宋境,但既打得不是那麼力不從心,戰績也沒有以前那麼驕人,甚至吃了不少敗仗,故他對宋朝和談的態度,也有所軟化。可以說,他長驅直入南方,一方面為擄掠財物,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增加談判的籌碼。

南宋軍隊與金打打停停,有逃跑,有抵抗。但整個過程中,始終有個事並沒停止,那就是與金的和談,宋高宗一路南逃,一直沒放棄向金人求和。金人也掌握了宋高宗的軟肋,所以始終沒放棄侵略,之前的和談是爭取財物,但這次,因為岳飛對金軍的威脅,所以還增加了一個條件,那就是要求南宋朝廷殺掉岳飛。於是,紹興十一年除夕夜,岳飛被殺害於大理寺獄中。同時,宋朝以稱臣、納貢、割地等為條件,與金達成和議,戰爭停止。

南宋中興四將中,韓世忠是最接近於岳飛的理念的,也是最同情與支持岳飛的,在蔡京、張俊等文臣武將紛紛給岳飛落井下石的時候,韓世忠是替岳飛說了話的。在收兵權的過程中,秦檜開始以嶽倒韓,即收買岳飛對付韓世忠,但岳飛非但沒有賣友求榮,反而向韓世忠通風報信,說秦檜要收拾他,讓他早作打算,救了韓世忠一命。秦檜見此法不行,後來又命韓世忠揭發岳飛,韓世忠也於心不忍,也沒有聽從秦檜的要求,出來揭發。

而且,秦檜將岳飛下獄的過程中,韓世忠還認為證據不足,向秦檜說不能輕率地抓捕大將,秦檜說有些證據雖不明,但“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聽後氣憤地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韓世忠在秦檜興獄一事中的態度,一看即明,他為岳飛是說了話的,也就是說,韓世忠是救過岳飛的,只是能力不足,自身難保,救不下罷了。

與金求和後,將軍沒有了戰場,加上在岳飛冤獄中的經歷,韓世忠頗有點心灰意冷。在後來的歲月裡,本來就好酒的他,喝酒更兇,又喜歡上了佛、老之學,悠然於世外。1151年,韓世忠因病去世,時年63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