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原來是在告訴寶媽,要這樣科學育兒

古代時,就有醫學家總結到“若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意思是說想讓小孩長得更好,更壯,在他的吃和穿兩方面都不要太飽和了。育兒路上,這種做法真的有科學道理嗎?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原來是在告訴寶媽,要這樣科學育兒

“三分飢”指的是什麼?

“三分飢”是指寶媽在日常喂孩子吃飯時,不要喂的太飽和了,大概讓孩子吃個七分飽就可以了。如果吃飯時,寶媽總是讓孩子吃得很多,小肚子撐的非常圓,這其實對孩子的健康不是很好。

小孩不同於大人,他們的胃容量本來就很小,並且小孩的胃中胃酸也比較少,腸胃蠕動力度不夠,消化系統相對不是很發達,如果吃的太飽就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容易傷著胃,給孩子的身體健康帶來危害。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原來是在告訴寶媽,要這樣科學育兒

新生寶寶的胃容積相當於是小西紅柿一樣大小,一般吃不了多少奶。寶寶半個月後,寶寶的胃會變得稍微大一點,相當於大人幾口水的容量。寶寶半歲時,胃也就相當於蘋果大小一般,一歲時相當於兩個蘋果的大小。所以,寶寶的胃容積是非常有限的,在平時喂寶寶時,要有耐心,讓他一口一口的吃,給胃留下緩衝的時間和空間,這樣才能對寶寶更好一些。不要一味的按照大人們習慣的一日三餐來餵養孩子,少食多餐對寶寶來講更適合一些。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原來是在告訴寶媽,要這樣科學育兒

“三分寒”指的是什麼?

“三分寒”意思是在養育孩子時不要給孩子穿太多,太厚的衣服,給孩子裡三層外三層的包裹的嚴嚴實實的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原來是在告訴寶媽,要這樣科學育兒

寶媽們很容易以自己的主觀感受來判斷孩子的冷熱,實際上,實際上,這樣子反而不利於孩子的健康。孩子得身體正處在生長髮育的重要階段,身體的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都比大人要旺盛很多,而且,小孩子一般都喜歡活動,所以身體的產量量就比較多,如果寶媽給孩子穿的太厚,不利於散熱,會讓身體出汗,這樣子很容易感冒生病。

所以,“若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是最有科學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