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勞動法新規:完善勞務派遣報酬標準,實現同工同酬時候到了!

勞務派遣同工同酬規定單位對於從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勞動且取得相同勞動業績的勞動者,支付同等的勞動報酬,我國新勞動法規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

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相關政策條例規定明細

1、勞動法第五章第四十六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2、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

3、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第七條規定,勞務派遣協議應當載明按照同工同酬原則確定的勞動報酬數額和支付方式。

勞動法新規:完善勞務派遣報酬標準,實現同工同酬時候到了!

用人單位裡一般只存在四種人員

第一種:勞動關係,就是正常的形成勞動關係,應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第二種:勞務關係,比如已經領取退休金或享受養老待遇的人員、在校生(一般認為是勞務關係,但是出現在特定情況下認定為勞動關係的判例,見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還有一些臨時從事勞務的人員;

第三種:勞務外包,就是用人單位把一部分活直接包給其他單位,比如我們單位就把清潔外包了;

第四種:勞務派遣,就是用工單位和勞務派遣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協議,把派遣員工派到用工單位幹活。

而本文所說的“同工同酬”指的是第四種,勞務派遣工和用工單位的正式勞動合同工之間的同工同酬。

怎樣理解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是指三同勞動者應獲得相同的勞動報酬。在“相同崗位”“提供等量勞動”“取得同等業績”。所謂的相同的勞動報酬指的是: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與相同的報酬標準。

說句題外話,勞動報酬和企業福利其實是兩個概念。勞動報酬是主要指以貨幣形式發放的工資、獎金、津貼、加班費等,不包括保險與其他的物質上的福利。

也就是說勞務派遣同工同酬不包括福利和社會保險,但這絕不是說用人單位就不用給被派遣勞動者支付福利和上社保,《勞動合同法》已明確規定用人單位要支付與用工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等。但這意味著,在福利待遇上企業對於正式工和勞務派遣職工的標準上,還是可以自己掌握的。

勞務派遣工什麼時候才真正實現同工同酬?

勞務派遣已經成為現行的一種常見的用工方式,有一定的優點,但也存在問題,法律規定可以同工同酬,但實際工作中實施難度大。現行法律制度規定勞務派遣用工單位,應當實行同工同酬制度,雖然勞務派遣職工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但同工同酬不包括福利和社會保險。同工同酬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相同崗位、相同等級的員工,應該執行同等工資待遇標準。但這樣就容易被異化為,用工單位應對同工同酬的一種對策。

勞動法新規:完善勞務派遣報酬標準,實現同工同酬時候到了!

勞務派遣工與臨時工一樣嗎?有何區別?

勞務派遣工是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了合同,由勞務派遣公司派到用工單位。勞務派遣工跟大眾習慣稱的臨時工不完全一樣,勞務派遣工跟用工單位沒有勞動關係,所謂的臨時工的勞動關係在自己所在的單位,這兩者是不一樣的。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務派遣工必須實行同工同酬,但沒有對臨時工作出明確規定。

勞務派遣中的勞動者遇到不同工同酬怎麼辦?

在勞務派遣中如果勞動者的工作量一樣而工酬不同的話,可以先和單位協商,協商不成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然後說說對企業的影響。

短期來說,馬上實現全部勞務派遣工和正式合同工完全同工同酬——不可能,總是會有些差距的,主要在企業的福利待遇什麼的。但是這個還是比較正常的。

但是長期來說,《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的規定,以及《勞務派遣暫行規定》都是有積極作用的。現在很多企業,尤其是國企對於勞務派遣愈來愈重視,而且對於勞務派遣比例和待遇都有所改善。

其實之所以會有這麼快這麼大的變化,是《勞動合同法》對違法行為的處罰措施加重,而且執法機關也加強了執法力度。

總的來說,勞務派遣並非常態用工形式,以後應該會越來越規範,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