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企鵝影視青夢導演扶持計劃發力網絡電影,有望提升新導演市場

觀察當前市場上,“新導演扶持計劃”層出不窮。由此挖掘出的新導演不勝枚舉,但真正活躍在市場上的卻少之又少。

這就暴露出一個問題,“新導演扶持計劃”留存率較低,大多數“計劃”下誕生的新導演成了“炮灰”。

而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方面,院線電影試錯成本太高,且往往具有“一票否決”效果,大多數新導演處女作失敗後,很難再找到第二次機會進行嘗試;另一方面,新導演背景薄弱、資源有限,即使處女作市場反響較好,接下來的作品在“攢局”上也面臨很大困難。

因此,如何從這兩個層面解決新導演在市場上的“留存率”問題,成了新導演扶持計劃的關鍵。

試錯成本更低、受眾範圍更廣,“網絡電影”是新導演從“生澀”向“成熟”的緩衝

5月12日,由企鵝影視主辦的“以夢想的名義——2018青夢導演扶持計劃·創享匯”在北京多生活空間舉行。靈河文化傳媒(上海)有限公司創始人&CEO、知名編劇、導演、製片人白一驄現場指出,新導演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訴求不夠清晰”。在他看來,有太多人不清楚自己“想幹什麼、能幹什麼”,處於“茫然試錯”的狀態。

企鵝影視青夢導演扶持計劃發力網絡電影,有望提升新導演市場

甚至還沒找準自己的定位,就斷送了第一次和市場、觀眾“親密接觸”的機會。

此時,如果存在“院線電影”之外、試錯成本更低的一種方式,幫助新導演度過這段成長的迷茫期,充當他們影視創作道路上從“生澀”走向“成熟”的緩衝,將極大程度減少人才的流失。而成本更低、語境相似的“網絡電影”可以說是最好的一種選擇。

觀察當前國內“網生內容”的發展狀態,從今年年初就頻頻傳出“順利出海”的消息,這當中既包括網劇、網綜,也包括網絡電影,比如翻拍自美劇《Chosen》的《殺無赦》系列。恰恰說明,優質的內容在哪裡都能“發光”,無論是大銀幕還是視頻平臺。

另外,從影視劇的發展路徑還可以看出,國家對網生內容質量要求越來越嚴格,所謂的“網劇”和“電視劇”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未來,網絡電影在內容品質上會越來越趨同於院線電影,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而其覆蓋的人群範圍甚至將更加廣泛。

犯罪懸疑題材系列網絡電影《罪途》便是典型佐證,融入社會話題、題材多元化。

《罪途》包括《罪途1之死亡列車》、《罪途2之救贖代價》、《罪途3之正義規則》三部作品形成系列,目前《罪途1》已於5月11日上線,目前播放量達到5200萬次,首播豆瓣評分高達8.1分,甚至被影迷稱讚其“《東方快車謀殺案》的骨架裡,裝著一個《熔爐》。”

企鵝影視青夢導演扶持計劃發力網絡電影,有望提升新導演市場

其主要講述了一個救贖與被救贖的故事,八名看似毫無關係的乘客登上了同一列火車,卻在暴風雨之夜被揭露出他們都與十年前的一樁少女意外死亡案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一直以來,網絡電影娛樂的屬性更為突出,但常斌表示,平臺希望在保持娛樂和商業性的同時,作品也能引申社會話題的討論。《罪途》做了勇敢地嘗試。用一種探討社會問題的方式,去深度探討人性之間的關係,在懸疑的背後需要更具思考的欣賞。該片中聚焦了不少發人深省的社會問題和現象。

《罪途》的這種嘗試顯然得到了觀眾的認可,播放量和豆瓣評分就是最好的說明。觀眾喜歡這樣的作品,其實是證明了網絡電影觀眾人群正在擴大,審美高度也逐步在上升,有深度的精品受到了歡迎。同時,《罪途》也為行業帶來了信心,讓製作公司敢於將更多的題材搬到網絡作品中來,因為觀眾的接受寬度是很高的。未來的網絡電影作品會更加的百家齊放,眷顧不同用戶的需求。

再來看企鵝影視推出的“青夢導演扶持計劃”,在2017年時就開始著眼於扶持“網絡電影”導演,今年雖然增加了“院線參賽通道”,篩選3位優勝導演,但是在比例上仍然以“網絡電影”導演為主,其篩選名額更增加了一倍達10人之多。

雙通道的設置,讓“青夢導演扶持計劃”形成合理梯度,也為網絡電影導演向院線導演過渡奠定基礎。

“讓每個人做擅長的事情”,企鵝影視為“新導演”解決後顧之憂

隨著國內電影工業化進程的推進,整個影視創投的環境愈發焦躁,儘管這是行業發展必然要經歷的過渡階段,但仍在潛移默化中對新人導演造成了影響。正如白一驄所說,“會有不少人為了深刻而深刻,為了有內涵而有內涵,為了玩形式而形式,比我們做評審的人還世故。”

企鵝影視青夢導演扶持計劃發力網絡電影,有望提升新導演市場

其實,在《闖入者》的導演李非看來,電影只分好電影和不好的電影,一個真正做好電影的導演,不應該把追逐“藝術片”或者“商業片”的標籤作為影視創作的第一目的,這些都不是導演該考慮的事情,“一開始就抱定高票房或者拿大獎的目標,片子最後很有可能會瞎。”

如何避免讓導演因為創作以外的事情“分神”?用白一驄的話來說,“讓每個人做擅長的事情。一個項目,導演自己去融錢,這很浪費時間,沒必要。不如讓專業的機構來做這個事情,不僅融資規模會翻倍,資源方面的合作也會更加長久。”

因此,對於新導演來說,找到一個有資源、有平臺、有資金、有情懷的合作伙伴,對其後續的發展尤為重要。

以企鵝影視為例,其副總裁常斌就曾表示,企鵝影視發起“青夢導演扶持計劃”,不以短期商業回報為追求,“我們不在意新導演第一部作品的盈虧,我們更看重他的社會形象和口碑”。

企鵝影視青夢導演扶持計劃發力網絡電影,有望提升新導演市場

目前與企鵝影視正在展開合作的《闖入者》導演李非和《西小河的夏天》導演周全就深有體會。其中李非表示,儘管處女作的創作過程很艱辛,但企鵝影視在電影投資上,是真正想做有想法的電影。因此,用白一驄的話來說,“合作起來願意把資源All In”。

而周全更表示,企鵝影視在創作層面給予了自己充分的空間和自由,而在發行渠道上,則為導演和觀眾搭建了一個很好的橋樑。“整個過程讓我有機會更加了解觀眾,知道了觀眾的真實想法,以及對電影有怎樣的預期,對我的下一次創作有很大助力”。

此次,2018青夢導演扶持計劃開展的“全週期扶持”,更是一個良性的示範,整個扶持過程包括導演選拔、綜合培訓、項目扶持、展映評選、人才輸送等多個環節。

新導演“出廠”,實質性“成長閉環”才能助力“養成”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與一般的新導演扶持計劃不同,“青夢導演扶持計劃”不會停留在“選”的層面,任由其野蠻生長。而是為新導演充足的創作資金同時,還會提供更多“實質性”的幫助。

例如本屆的青夢導演扶持計劃便邀請了學界、業界和平臺三方專家組成評委團,評審團主席由張家振擔任,評審團副主席由白一驄擔任。

企鵝影視青夢導演扶持計劃發力網絡電影,有望提升新導演市場

其他的評審團成員還包括:來自業界的評審有,上海乾澄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製作總監、製片人任建嶽,樂不思蜀影業CEO、製片人任朔,著名電影編劇蘇亮,著名影視編劇、策劃、現萬達影視項目開發中心總經理張弘毅,中國內地女導演、編劇姚婷婷,中國內地導演、編劇鄧科;學界評審有,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副系主任李忱,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客座教授、電影製片人韓小凌,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副教授、知名編劇倪俊,中國傳媒大學導演系教授、電影學博士生導師潘樺;平臺評審則由企鵝影視及騰訊視頻專業內容評審與運營團隊組成。

企鵝影視青夢導演扶持計劃發力網絡電影,有望提升新導演市場

除了匹配專業的團隊進行扶持,讓青年導演與業界成名依舊的大咖、專家一起討論如何拍電影,如何成長為一個優秀的導演。此外,他們還有機會接觸企鵝影視參與出品的網絡電影、網絡劇及院線電影項目,實現扶持計劃當中的“成長閉環”。

對此,常斌表示,“創投只是企鵝影視與導演合作的第一步,我們更重這個作者或者創作者的潛質、能力,以及未來五年十年的發展路徑”。同時他還鼓勵新導演,“不必把第一部戲背後商業價值看得那麼重”。從常斌的觀點,以及青夢導演扶持計劃的“成長閉環”,不難看出,企鵝影視是願意花時間進行長線導演“養成”的平臺。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