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农村俗语“前不点灯,后不亮堂”,有何讲究?

农村俗语“前不点灯,后不亮堂”,有何讲究?

在农村,总是有些话,既简约,又通俗,但却能醍醐灌顶!这也许就是俗语的魅力吧,在农村生活,耳濡目染能接触到很多别样的“经验”。这些俗语不仅在过去指导人们的生活,规范人们的行为,就算在如今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也具有其科学及实践性,今天小编在农村偶然了解到三则俗语,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

农村俗语“前不点灯,后不亮堂”,有何讲究?

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

在农村,很多俗语的流传,有些是根据过去农民的生活经验,加以总结提炼,在岁月的累积下形成的,而有些俗语则是通过古文提炼而出。这则俗语出自《增广贤文》,“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其实,这句农村的老俗语,蛮有逻辑性的,这是说明,在人与动物之间只考虑谁能活下去,不会有各种利益关系,而与人交往,则不然,这也是为何会有“虽无伤人意,要有防人心”的缘故吧!

农村俗语“前不点灯,后不亮堂”,有何讲究?

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

在农村,“穷死不耕丈人田”说的肯定是女婿,但为何会有如此的说法呢?其实,女婿所对应的自然是闺女,在过去那个封建的社会,闺女是泼出去的水是“外人”,因此,女婿上门干活肯定是小舅子得力,这出力不讨好的事自然不愿去做!而“饿死不进萝卜园”,这其实是因为,萝卜有通便助消化的作用,本来饿的就前胸贴后背了,在吃萝卜不得更加的饿吗,其实这句话有“瓜田李下”之意,容易被人误认为偷盗,因此才有此说,而穷死不耕丈人田也有不当上门女婿之意!

农村俗语“前不点灯,后不亮堂”,有何讲究?

前不点灯,后不亮堂

在农村,都有门前点灯的习惯,这不仅方便了前院的后堂,恰恰也照亮了自家的后院。其实,这种说法,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道德的传承,在我们农村,上行下效,优良传统的传承不都在“上下之间,前后之中”绵延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