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传习录学堂:对话——孔子、王阳明

传习录学堂:对话——孔子、王阳明

图源:今日头条素材库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评述】稼,播种五谷的事。圃,种植蔬菜的事。小人,分不清该做什么的人。

农民该做什么?

农民该做如何播值五谷,并使其增收。

老师该做什么?

教书育人。

建筑师该做什么?

建造房子,建出世界最漂亮的房子。

……

做自己本职该做的事情,才是人之本分。是以,想做一个圣人、贤达、成功人士,并不需要多能多才,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如一辈子做农业的袁隆平,如一辈子做老师的孔子,如一辈子做科学家钱学森,再如一辈子为国为民的林则徐……


传习录学堂:对话——孔子、王阳明

图源:今日头条素材库


再转到文中的对话。

樊迟是何许人也?

是公务官员。

那公务人员本职是什么?该做什么?

行为国为民之事。

为国为民是什么?

是公务员的良知之事。如果公务员不做为国为民的事情,就无法致良知,无法知行合一,就不是合格的公务员。如《人民的名义》的孙连城,整天观察天象,而不务实民生,能叫做好官?能致得了自己的良知?对得起人民?能叫做品德高尚的人?可见,做自己本职该做的事情,就能致得自己良知了。孔子说樊迟,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一个官员,不做官该做的事情,去学稼、学圃是不务正业的。

做本职的事情,就能致良知。致良知无关地位、无关行业。孟母不就是如此?所以,想成为有良知的人,做好自己本职、本分的事情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