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評價當代行書大家張旭光的書法?

江湖一哥008


張旭光是當今比較著名的行書書法大家,在當今的影響力也比較大,出版過很多書法類的教程。

他的書法視頻講座《行書十講》在網上傳播很廣泛,我初學行書的時候看過,推薦喜歡行書的朋友看一下。他的北蘭亭書會在當今書法界也有一定的影響力,舉辦了好幾次的展覽和比賽。

張旭光非常的推崇王羲之的聖教序,他的行書教學也是以聖教序為基礎,據說他自己當年在非 典期間就天天憋在家裡臨寫聖教序,聖教序對於他的書風影響也很大。

我之前是看不懂張旭光的字的,那個時候我在學習顏體和何紹基的書法,對於二王書法一知半解,不能深入,後來學習了幾年的王羲之以後,也越來越能看懂張旭光的書法。

他的書法以王羲之聖教序和尺牘作品為基礎,取王羲之的筆勢,有時候也用大草書的筆法寫行書,很有氣勢,筆力雄強。在當今展覽書風的包圍下,寫二王能寫出雄強感覺的不多,張旭光算是一股清流。

不知道你對於他的字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喜歡書法的朋友麻煩點個贊,關注一下啦。


不二齋


我先不說書法,先說他這個人本身。

因為一個人的思想觀念,決定了他的書法作品的風格的走向。

張旭光曾說過,傳統文化是書法創作的原動力,他極力排斥當代書壇的那些摒棄傳統,並和傳統決裂的流行風。


中國人或者說中國文人的最大缺點就是言行不一致,表裡不如一。

張旭光的行書師法二王,又廣泛涉獵明清及米芾,王鐸,董其昌等,他特別崇尚傳統文化,他提出真正的書法創作,應該是理性高原上的非理性馳騁。

他還說,書法的最高境界是儒家的那種古典和文雅。


百度上對他的定義是,張旭光先生能寫各種書體,諸如篆,隸,楷,行草,他對隸書特別情有獨鍾。

又說他行書用筆沉著穩健,結體嚴謹,風格典雅遒麗。我們誇他也誇得差不多了,下面看看他的作品吧。書法家不是用嘴說話,而是用作品說話。

對於他的書法,我不發一言,不貶一詞,大家自己去評判吧。


水電工老路書法


我是張旭光先生的資深粉絲之一。

我在編寫《二王行書結構與原理》一書的幾年時間裡,對王羲之的《聖教序》,《蘭亭序》《興福寺碑》,《普覺法師碑》以及所有手札的字,都從不同角度,逐一作過研究;對張旭光先生的王羲之書風,一直在關注。他的個人書法展,幾乎都看過。對相矩千年的兩個古今人物,基本上算是比較熟悉。

說一說我的體會和看法。

一:張旭光先生二十年前的作品,是純正的《聖教序》風格,但與《聖教序》不同的是,一是他把《聖教序》大小基本一律的字形作了大膽的誇張變化,字的大小對比和《得示帖》的表現幾無二致;二是墨法參以顏真卿《祭侄文稿》,墨色乾溼濃淡的梯度變化豐富而自然;三是章法上基本是王羲之手札古法的大膽誇張和各種對比關係的放大,整體風貌明麗朗暢,大氣雍容。

這種風格,一直小有變化但基本保持到大約十年前。


二:從十年前到現在,是在《聖教序》基礎上的變法期。其變法的方向,仍然在王羲之的《十七帖》中逡巡。變就會亂,曾經有一段時間寫的作品,幾乎看不出是本人寫的。近年來的作品,可以明顯的看出,《聖教序》行書和《十七帖》小草的框框早就打破了,已經走向大草方向。但目前看來還沒有達到理想的高境。

王羲之的《十七帖》,屬於內擫範疇,強調方折為主,而大草無一例外屬於外拓筆法,強調圓轉為主。表面上看起來這兩種法意的區別不大,但實際上融化不易。假以時日吧。



祝先生藝術之樹常青!

敬請關注“快樂書法營”,快快樂樂玩書法


快樂書法營



張旭光的行書我還是比較喜歡的,特別是《集王聖教序》風格的書法還有他的學習書法技法的理論,最近還出版了《行書十講》。



學過一定時間的《集王聖教序》,在回頭看張旭光的書法,可以看出張旭光對《集王聖教序》的用功之深,隨手一揮,《集王聖教序》的書法味濃意足,但如果和《集王聖教序》逐字比較,又發現張旭光的書法又有自己的書風。可以想見,張旭光學習書法是在深研《集王聖教序》的基礎上在完全背臨和掌握其書法的線條、結構、章法、書風的精氣神的基礎上以《集王聖教序》為基礎上而形成自家書法風格的。張旭光對《集王聖教序》的精研功夫不是一般人所能達到的理論和實踐深度的。




可以毫不誇張的説,在當今時代,對《集王聖教序》所下的功夫之深是沒有幾人能超越張旭光的。張旭光的行書事在精熟《集王聖教序》的基礎上,廣採博取,而形成自家面目的。因為精熟所以寫行書,落筆即是《集王聖教序》書風書韻,並且張旭光的行書不是以碑刻的金石味入書的,而是以筆情墨趣入書法的,以墨跡書法的形質來寫《集王聖教序》的,這正是其高明之處,也是其書法理論的基礎之一。




翰墨書道


能把王羲之的《聖教序》臨成醜陋書法的,唯張旭光大師一人而已!


還有一個最著名的概念就是意臨,你說我臨王羲之不象,但我是意臨啊!一笑看來張大師不是意臨,意淫倒是最佳的解釋!


意臨是什麼?意臨是臨法貼的筆意,我的理解是臨其意境!臨其趣味趣味!臨書法大家的深刻的學養內涵!


咱們看張大師臨到什麼了?儒雅風韻?不激不厲?還是入木三分啊?是學會王羲之的韻?還是神啊?反正在我等低端人物眼中是看不出,我只看到了佝僂,看到了浮弱,看到了圓俗!我沒看到的是提按,是節奏,是筆力!


我曾看過張大師的一節教學課程,其中一個方筆寫的不錯的作者,被張大師說是方筆多,我真的不解,行草中有方筆是難得一見,可是在張大師說來有點異端的味道,或許是張大師本身的行草裡就沒有什麼方筆,你弄出來個方筆來,是不是有點唱對臺戲啊?

看不懂大師的筆墨,或許是我需要再學上幾十年,或許是張大師需要再學幾十年!


一笑貫長天


稱張旭光老師為當代行書大家,一點都不為過。張旭光老師是河北人,現任中書協行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張旭光老師不但擅長行書,而且也善隸,他的隸書是師法清人金農體,寫得渾雄大氣且有滄桑感。

曾聽過張旭光老師的幾次書法講座,初見其人,文質彬彬的,有一股文雅撲面的感覺,對他甚是敬佩!

據瞭解,張旭光老師喜愛寫行書,且堅持取法乎上,除了臨遍王羲之的法帖外,專工 《聖教序》和《蘭亭序》。張旭光老師的行書作品,幅幅流露出傳統的筆法,若行雲流水般的通暢,筆斷意連,多力豐筋,形神兼具。品張旭光老師的書法作品,真乃是一種精神享受也!

在章法佈局上,張旭光老師總是處理得微妙而有回味無窮的美感。在用墨上,他也是大膽而巧妙的,在每幅作品中,都把墨法表現得淋漓盡致,彰顯出一個書法大家的智慧和胸懷。

多年來,張旭光老師在國內書法影響極大,道內人都稱他是“當代行書第一人!”

張旭光老師不但字寫得好看耐看,而且人品也是高尚的。對於他的書法作品,道內人也有看法不一的,觀點不同的,甚至頗有微詞,但張旭光老師的是大度的,從不予以計較,這就是張旭光老師“涵化宇宙,包容萬物”的博大胸懷。也是,自古以來,凡做大事的人,心胸都是這麼寬廣,度量都是大如天的。

是金子總會發光。張旭光老師的書法作品,一定會經得起歷史的檢驗,並在歷史上留下一頁!


中州耕牛堂主


張旭光先生是當代有影響力也頗有爭議的書家!他的行書主要得益於王羲之聖教序及其尺牘、也曾對唐代書法大家顏真卿行書有過深入的研究。他的作品既有晉人的意韻,又有“顏平原”遺風!但卻常被人誤以為“醜書”,原因何在呢?

一、有人認為“醜”是宥於王法而欣賞不了變法。對於張旭光行書來講,正面評論很多,大都把其取法歸結為“二王”,也許在書評者和許多愛好者心裡,取法乎上也僅限於直接取法“二王”了,寫不出和“二王”一樣的用筆,一樣氣息的作品就是醜的,取法唐人、宋人就不是“取法乎上”了。實際上這是審美的貧乏和偏見造成的。張旭光行書深耕了“二王”並不妨礙他“轉益多師”取法顏真卿。以顏真卿的筆法來表現二王,原本是個人書風上的成就和進步,但卻超出了部分書法愛好者的審美範疇,這便是爭議的根源!

二、書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藝術門類,在對古人的學習上同樣也存在“全盤接受”與“合理取捨”之分,全盤接受是初級的學習過程,只有全盤接受才能有助於體悟古人筆意,與古人對話,若死守會淪為書奴;“合理取捨”是在全盤接受的基礎上依據書家自己的審美與個性,進行取捨、取捨的目的是為了“新融合、新豐富”,從而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張旭光先生便是取了“二王”結構、舍了“二王”筆法,嫁接了“平原筆法”,走出了自己的風格,雖不能說至臻至美,但還是做出了有意義的探索!

以上全是觀點純屬個人看法,由於才疏學淺,難免有偏頗之處,還請各方海涵!





正說書法


總起來說這類書法屬於“現代派”的創作手法,“醜書”屬於老百姓的“俗話說”。對於非書法界人士一看,就是很排斥,因為表面直觀上和他印象裡標準端莊、整齊規矩的書法不一樣,那就認為不好,很爛,這就是隻看皮毛的結果,書中的深層次意味是感受不到的。張的書法當然是水平很高的書法作品,有風格、有法度,突破了傳統書風的刻板,字裡行間還不失古人書風。

但是個人認為“現代派”的書法也有高低優劣之分,欣賞現代派書法,稚拙、空靈和變化,個人還是比較欣賞王鏞、石開、和孫伯翔的書法,他們的書法更具特色,更有韻味。

書法的探索一直在進行,嘗試,人們已經看出了狀如算子,形制規整、拘謹呆板的書法不是書法,個人感覺,二王書法沒有什麼太大的前途,米芾和王鐸的流派最有可能是突破點,是中國書法敢於打破桎梏,推陳出新的希望。





無心齋手稿研究



張旭光的字來自傳統又增加了自己的東西,用筆灑脫,承接自然流暢,字形穩健,筆法多樣,節奏感有變化。也就是說書法很全面,很難得了。

但有人說其代表當代最高書法水平,我是不贊同的。首先這是個偽命題,最高水平是誰評的?是你推崇的人?你是舉世公認的評論家?題目本身就不知天高地厚。

中國書法不健康的發展多半是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所謂書評人搞的,實踐一塌糊塗,只會動動嘴拍馬,大眾們很是鄙視。


揚州睿強文化


只說一點:德,第一幅行書裡的德,突然蹦出來一個工工整整的橫,那連貫嗎?自然嗎?牛皮再吹,事實就在哪兒擺著。難道功夫不到,光憑職務官銜加上追隨者的嘴炮吹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