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特稿|深圳“人傳人”結論是如何得出的

特稿|深圳“人傳人”結論是如何得出的

資料圖:深圳城區。圖/視覺中國

  【財新網】(記者 鄭麗純)武漢到深圳,高鐵車程短短五小時,對於病毒傳播來說只是一張火車票的距離。在1月20日新冠肺炎疫情明朗之前,敏銳度高的城市已按“疑似從有”態度,提高警戒水平,擺出大敵當前的陣勢。深圳市恰是其中之一,這是如何做到的?

  公開信息顯示,早在1月10日,深圳市福田區疾控中心即舉辦了嚴重呼吸道傳染病應急處置人員個人防護培訓班。彼時,新冠肺炎的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等信息尚未確定。

  深圳疾控系統認為,在流行病學調查中,公衛醫生要去現場和疑似患者直接接觸,存在職業暴露的風險。因此,福田疾控中心組織培訓,強調個人防護意識。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下稱港大深圳醫院)位於福田區。1月10日當晚,港大深圳醫院接診兩名發熱患者。這是深圳報告的首診病例,且首診病例即為家庭聚集性傳染。深圳拉響了警報。

  從1月10日晚到1月17日,港大深圳醫院的臨床醫生和感染科專家通力合作,結合基因檢測、流調和防控等系統工作,做出了及時判斷。1月17日晚,香港大學微生物學權威、中國工程科學院院士袁國勇發送緊急郵件,向廣東省疾控中心通報情況。省疾控中心研究後建議,廣東省按照“可發生人傳人和社區傳播”的級別加強防控措施。

  1月18日至20日,袁國勇院士和鍾南山院士一道作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訪問了武漢和北京,鍾南山院士於20日通過中央電視臺向全國宣佈了新冠肺炎“肯定人傳人”的結論。

  1月11日至1月17日,武漢官方通報的病例數一直維持零增長。武漢衛健委稱,沒有發現明確的人傳人證據。

來自武漢的聚集性患者

  2019年12月底,深圳市民張靜(化名)一家三代一共六人前往武漢探親。2020年1月3日,張靜的父親率先出現發熱症狀。1月4日,他們返回深圳家中,張靜母親也出現同樣症狀。1月10日傍晚,兩位老人前往港大深圳醫院急診科就診。

  港大深圳醫院是一家綜合性公立醫院,由深圳市政府全額投資,引入香港大學管理模式,於2012年7月1日起運營。該院設有臨床微生物與感染控制科,具備基因檢測能力。

  呼吸內科主管許建名及其團隊參與了港大深圳醫院抗疫的臨床工作。許建名現年43歲,2003年非典期間,他在英國倫敦The Royal Free Hospital工作,該機構部分職責類似國家CDC。他接到前方門診傳來的消息後,聯繫了臨床微生物與感染控制科,請求幫忙安排咽拭子快速測試。2月間,許建名向財新記者回憶了接診過程。

  “港大深圳醫院會對每一個患者收集一套叫‘TOCC’的資料,分別叫做Travel(旅行史)、Occupation(職業)、Contact(接觸史)、Cluster (近一月的群聚史)。”許建名說。患者是從武漢回到深圳的,當時醫院對接診患者情況比較警惕。

  臨床微生物與感染控制科的負責人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微生物學權威袁國勇。2003年,袁國勇所在的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鎖定了SARS源頭。2004年,袁國勇牽頭在香港成立了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

  許建名回憶說,他負責呼吸內科臨床事務,袁國勇團隊負責化驗室。耗時不到三天,基因測序就有了初步結果,但團隊對結果極為謹慎。“出報告要很小心,每個案例起碼得測兩三次我們才能放心。”許建名說。

  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認為,袁國勇長年往返深港兩地,並在深圳組建了和香港共享資源的實驗室。“第一例廣東省的新冠病例,就是袁國勇團隊對病人鼻咽分泌物檢測確定的。”2月17日,盧寵茂對財新記者評論說。

  不過,按照彼時全國統一要求,各城市對本地首個新冠肺炎病例沒有確診權。首個病例要上報省級疾控中心,再經中國疾控中心複核,最後由國家衛健委領導小組下設的診斷組評估確認。

  1月11日凌晨,兩位老人被轉診至深圳傳染病定點醫院即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下稱深圳三院),當天住進了負壓隔離病房。張靜作為家屬陪同前往。深圳三院根據症狀體徵、流行病學史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將張靜父母列為疑似病例。

  張靜夫婦和子女也去過武漢,這四個人怎麼辦?據港大深圳醫院院感科護士長劉潔玲回憶,張靜及家人當時完全沒有發燒,也沒有明顯的咳嗽症狀,從臨床看,還構不成疑似病例。“但我們長期從事流行病防控,我們就會考慮它(新冠肺炎)是怎樣傳播的。”2月14日,劉潔玲對財新記者說。

  早在1月2日,港大深圳醫院就給全員發出郵件,提高全院感染防控級別,要求臨床員工戴好外科口罩,加強手衛生。張靜父母前往醫院就診時,劉潔玲第一時間接到電話報告,即要求所有接診人員帶上N95口罩,穿好隔離衣,“全副武裝”出場。“我們自己做傳染病控制,所以有一種心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劉潔玲說。

  1月11日,武漢衛健委通報“尚未有明確人傳人證據”的同一天,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召喚”了張靜一家四口來院排查。醫生們認為,沒有明顯症狀不等於沒有感染病毒。

  CT顯示,四人中只有張靜女兒肺部影像正常。張靜夫婦和兒子的影像接近疑似標準。出於審慎,醫生建議肺部影像異常的三人留院接受隔離觀察。當晚,劉潔玲戴著N95口罩,陪同張靜等三人辦理了住院手續。

  許建名指定一名醫生查房,中途不換人,“我們基本的原則是越少人參與就越安全”。“病人情況很好,不需要很多護理,醫生護士有需要才進房間。”劉潔玲回憶說,“即便是送飯,也是送到門口,他們自己再拿進去。”

  家庭聚集性發病,是人傳人的重要特徵之一,但手上的病例都去過武漢,這在醫學上稱作集體暴露。“我們跟袁國勇院士討論的時候曾提到,一家人病例中,如果其中有一名成員沒有去過武漢,我們就有一個更好的機會去明確去證明人傳人。”許建名說。

關鍵病例出現

  1月14日,張靜婆婆發病,港大深圳醫院聯繫她入院檢查。她沒有去過武漢,新冠病毒傳染性研究等待的“關鍵人物”出現了。

  張靜婆婆是深圳疾控系統監測到的。深圳疾控中心副主任馮鐵建稱,早在1月8日,張靜婆婆即因乏力等症狀前往深圳市中醫院下設的一個社區康復中心就診。相關情況層層上報至深圳市疾控中心。張靜婆婆提供了親家的出行信息,張靜父母由此進入疾控中心監測範圍。

  袁國勇在給財新記者的回信中稱,首例病人就診時,醫院就開始了實驗室檢查。張靜一家人樣本在16號全部檢測完畢,期間他們使用了不止一種RT-PCR測定法,過程持續約一週時間。1月16日,經過港大深圳醫院反覆測序,張靜夫婦、兒子及婆婆呈現陽性。四人隨即轉診至深圳三院。

  袁國勇稱,港大研究團隊持續研究冠狀病毒超過20年,有能力進行快速檢測和診斷。但這一結果不等同於官方結論,仍需要經過疾控中心進行新一輪檢測。

  馮鐵建回憶稱,深圳市疾控中心於1月13日拿到國家配發的試劑,次日,張靜父親即檢出陽性。深圳衛健委官網顯示,1月15日凌晨1時,深圳市報告首例新冠肺炎觀察病例。

  1月16日,深圳市召開重大傳染病防控聯席會議。當天,深圳市衛生監督局啟動應急預案。1月17日起,深圳三院中層幹部一律取消休假。

  1月17日下午,深圳市長陳如桂到市疾控中心調研防控工作。陳如桂提出,要在機場、車站、口岸等重點場所,採取適當監控措施,及時發現發熱病人;要及時切斷傳播途徑,鎖定疫情波及範圍,快速控制疫情;要不惜一切代價搶救危重病人。

  1月19日,經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領導小組下設的診斷組專家評估,張靜的父親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成為廣東首例確診患者。1月20日,廣東省和深圳市衛健委先後公告了上述信息。

  1月24日,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刊發了袁國勇等人的論文。論文標題即點明,新冠病毒可以人傳人。

從袁國勇到鍾南山

  在此之前,相關信息都彙總到了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處。據《深圳特區報》報道,1月16日早上,鍾南山打電話向深圳市三醫院院長詳細瞭解深圳病例的情況。1月17日上午,廣東省領導和鍾南山率隊到深圳調研疫情防控工作。

  也是在1月17日,袁國勇向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廣東省疾病控制中心報告情況。袁國勇稱,研究團隊分析了深圳家庭性聚集疫情,推測新冠病毒存在人傳人情況。隨後袁國勇應邀參加高級別專家組,並於1月18日至20日訪問了武漢和北京。

  廣東省衛健委回覆財新記者稱,1月14日至16日,省疾控派出的專家團隊就在深圳開展病例調查,對密切接觸者進行了採樣檢測。1月17日晚22時30分,省疾控中心收到了袁國勇的郵件,郵件主題註明“URGENT(緊急)”。收到郵件後,省疾控中心進行專題會商研究,建議廣東省按照“可發生人傳人和社區傳播”的級別加強防控措施。1月18日,廣東省疾控中心彙報給省衛健委。

  1月20日晚,鍾南山在接受CCTV連線時,援引廣東案例稱,在廣東有兩個病例沒有去過武漢,但在家人從武漢返回後染上了新冠病毒,“現在可以說,肯定有人傳人現象”。

  彼時至今,深圳抗疫仍在進行中。至2月29日,深圳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為417例,累計出院308例,死亡3例,還有106名患者正在接受治療。除3月1日發現一例由英國經香港到深圳的輸入性“倒灌”病例,深圳連續八天新冠確診零報告。

  財新記者黃姝倫、趙今朝、屈慧對本文亦有貢獻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發佈於今日頭條平臺,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實時全面深入的疫情報道,請點擊下載財新App閱讀

更多對武漢肺炎疫情的相關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