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郭德綱在相聲界的歷史地位能排前三嗎?

時光談股市


討論這個問題,為時尚早,郭德綱還很年輕,路還很遠。所謂歷史,最早也是蓋棺定論後的回顧了。

相聲這個行當,把朱紹文尊為祖師爺,藝名叫窮不怕。他除了收徒弟,還認了兩個師弟,阿彥濤與沈春和。在相聲家譜上又把張三祿作為他們的師父。於是就有了第一代和第二代。


第三代是春長隆、馮昆治、範長利、桂禎、徐長福、沈竹善、恩緒、高聞奎、魏昆治、王有道、李長春、高聞元、裕二福,這些人。

到了第四代隊伍壯大了,最有名的是“相聲八德”,一般說法是:裕德隆、馬德祿、周德山、焦德海、劉德智、李德鍚、李德祥、張德全。這幾位選一個代表可能是萬人迷李德鍚。


第五代的最有影響力的是大師兄張壽臣,當時真正的門長身份和權威,1970年去世。之後最有影響力的,是被譽為相聲泰斗的馬三立。

第六代的代表人物,侯寶林是一位,相聲改革的牽頭人之一。劉寶瑞也不能被替代,單口大王,至今無出其右。常寶堃年輕犧牲了,可惜了。趙佩茹是捧哏裡這一輩的第一人。如今健在的這一輩的翹楚是少馬爺,但與幾位大師兄在影響力上還差距較大。


第七代,有兩個人是代表。文哏一派的蘇文茂,和新相聲的代表人物馬季。侯耀文是排不上的。


至於第八代,如今兩個陣營,一是姜崑曲協,一是郭德綱德雲社。其實他們無論在年齡上,還是藝術時期上都是兩代人。很多朋友把兩個人直接做比較,也是不客觀的。至於對相聲風格的不同觀點是另一回事。

回顧了這些,選代表人物,如果三個,要給祖師爺留一個名額吧。

再選一個,應該是馬三立了,如馬季寫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第三位呢?


幾葦渡


郭德綱在相聲界的歷史地位應該讓歷史來評判,郭德綱不是過去式,而是現在式!論受眾群和商業價值和商業規模郭德綱在相聲界是第一把交椅。

郭德綱把相聲重回小劇場,拉近了和聽眾的距離,讓包袱拋的更響、氣氛搞的更嗨、觀眾的體驗和認可度更高!商演、專場、世界巡演不斷,所到之處人滿為患,憑的就是真本身真能耐得到了更多人的信任,無形的口碑式宣傳讓郭德綱人氣更旺,大家自發的通過手機等媒介把郭德綱的段子傳到網上,讓大家更加近距離的體驗和了解傳統相聲,聽到了久違的小曲小調,讓大家體會到傳統相聲更有歷史厚重感!



郭德綱從2005年大火至今,一直在不斷研究傳統技藝,說相聲、唱戲、說書,不斷的驚豔世人,郭德綱憑藉專業自信讓大家對他始終保持高度關注,憑藉舞臺功力和舞臺魅力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哪怕一個略帶個人觀點的微博和詩句都能讓大家體會到他的人格魅力和滿腹經綸,雖然網絡輿論對郭德綱爭議不斷,有貶有褒。一個人非常有能力時才會被大家關注才會有爭議,郭德綱能夠讓大家聽到4解放前的傳統段子、能夠讓大家重新定義相聲、重新瞭解相聲和傳統技藝,讓更多年輕人喜歡傳統文化,郭德綱功德無量!



不要去單一的批評和指責郭德綱,要去更多的去了解他,他沒有過多的人生規劃,他是個非常隨性的人、是一個不會趨炎附勢的倔強之人,就是由於這份倔強讓大家瞭解了他以前的口無遮攔和得理不饒人,發現了他身上的諸多缺點和爭議!他一路坎坷荊棘勢必嫉惡如仇!大家都看到了他如今的成就,卻沒有過多去了解他當初的付出,如今他不去爭名奪利,他不去理會外界的是非指責,潛心研究傳統技藝和培養後輩,今年的封箱,大家都能看到岳雲鵬、郭麒麟、張雲雷、孟鶴堂、燒餅、張鶴倫等人進步都突飛猛進,就能體會到郭德綱的辛酸不易和良苦用心!

不要給郭德綱任何定義,也不要給郭德綱任何名譽,公道自在人心,讓歷史來評判、讓時間來證明他的功與過吧!


至尊相聲煲


能!相聲界歷史地位排名第一的是朱紹文,創造了相聲。排第二位的是侯寶林,發展了相聲。排第三的是郭德綱,拯救了相聲。

首先說說第一位的朱紹文。朱紹文是相聲界公認的祖師爺。原為京劇丑角,後在北京天橋撂地說相聲。為什麼說朱紹文是祖師爺呢?

原來的相聲就是一個人的表演,是從朱紹文收了徒弟之後,帶徒弟兩個人或是三個人共同表演一個笑話,這才形成了對口相聲和群口相聲。後來朱紹文被慈禧太后封為“天橋八大怪”之首。所以說朱紹文是相聲界歷史第一人應該沒有任何爭議。



再說說排第二的侯寶林大師。舊社會說相聲的是十分低賤的。在侯寶林大師出名之前,再牛的相聲演員在雜耍園子裡,也只能是倒二!是侯寶林大師打破了這個傳統。大師的作品敢於去掉相聲中的糟粕,以高雅的情趣和質樸的格調,正派的颱風廣受讚譽。

尤其是全國解放後,侯寶林大師與老舍等人組成相聲改革小組,對相聲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擯棄舊相聲中低俗黃色的內容,對老段子進行加工整理,又創作出了一大批順應時代,又廣受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經典作品。如今侯門相聲弟子遍天下,說大師排名相聲界歷史第二應該沒有任何爭議。


最後說說排第三的,這個爭議最大,可能有人會說應該馬季,馬三立,或者是劉寶瑞,排名第三。但是我覺得就以對相聲的貢獻來說,郭德綱排第三實至名歸!第一,郭德綱出名之前,相聲快死了是不爭的事實。是郭德綱和德雲社的崛起拯救了相聲,單憑這一點郭德綱可以說是功德無量。第二,郭德綱出現之前,相聲的受眾範圍也就北京天津唐山一帶。東過不了山海關,北過不了張家口,西翻不過去太行山,南邊過不了黃河。但是郭德綱卻把相聲說遍了中國的東南西北,甚至都去了日本,澳大利亞,德國,美國。雖然都是華僑,但是以前說相聲誰做到過呀?

就憑郭德綱拯救了相聲,擴大了相聲的受眾範圍,就足以排名相聲界歷史第三!


靖逸軒主


作為德雲社的研究者和相聲愛好者,我個人認為要論歷史地位的話,拿首先取決於對相聲這門藝術的貢獻大小來定。

相聲界的開山祖師“窮不怕”朱紹文,這個作為開山大師,肯定能排前三位之一。我個人認為郭德綱也可以,原因很簡單,因為相聲經歷了繁榮之後,到了九十年代這行幾乎滅亡了。

當時的相聲圈已經沒人學習相聲基本功,這種情況嚴重到連以相聲起家,以相聲聞名全國,深受觀眾喜愛的姜昆都不會最基本的貫口,像《報菜名》,《八扇屏》之類,更何況其他的相聲藝人?

因為郭德綱的德雲社,才有了對於傳統相聲藝術的整理和繼承,也正是因為郭德綱的努力,相聲基本功才又重新回到了公眾的視野。不僅如此,郭德綱整理了很多接近失傳的傳統相聲曲目。

從這點來看,郭德綱確實是相聲藝術的拯救者和傳承者,重新煥發了相聲如今表面的繁榮,從這點看,名列三甲當之無愧。


相聲江湖


昨天晚上做夢夢到郭德綱老師來我們這的大集上演出,單口說的太好了。沒想到今天就看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我一定要答一下。

郭德綱老師目前來看有能力在歷史上排到前三名。他經常說自己是民間閒散藝人,這是因為他並沒有在體制內,如果按照體制內的排名別說前三,估計前十名都進不去。但不要忘了相聲就是來自民間,是用來娛樂大眾的,觀眾的認可才是第一位。

郭德綱老師又讓相聲返璞歸真,在這個過程中,相聲從衰敗中走了出來,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聽了郭德綱老師的相聲才又喜歡上這門藝術的。

到今天他已經成了相聲界毫無爭議的領軍人物,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今天的郭德綱就像是WiFi,誰都想蹭一下。

在藝術貢獻上,郭德綱老師對傳統相聲進行了改良,讓它們與時俱進,重新獲得了老百姓的喜愛。比如《西征夢》,是創作於清末的一個經典相聲,被老郭改動成了打恐怖分子,演出後又成了經典。

他自己也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相聲,如《我》字系列。

除此之外,郭德綱老師的德雲社作為一個整體,如同武林第一大幫派,無人可比。今天的德雲社擁有演職人員數百人。他的很多徒弟都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比如岳雲鵬的賤萌

張雲雷的帥氣,

陶雲聖的乾淨。

他們不缺少努力,在郭德綱老師的調教下,假以時日很可能會成為宗師級的人物,為相聲再帶來幾十年的繁榮!

正所謂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到那時,郭德綱老師將笑傲江湖,成為相聲界毫無爭議的中興之主,完全有資格排到歷史上的前三名。

以上


歷史風暴


郭德綱在相聲界的歷史地位應該排在前三位,可以這麼說郭德綱是拯救了相聲這門藝術,在眾多相聲演員改行,有的做演員有的當了小品演員,有的當了主持人,姜昆就當了曲協主席,當時那個時候,沒人聽相聲,也沒人看相聲,其實相聲一點都不可樂。都是虛假的,表演的那麼俗氣。相聲演員往舞臺上一站,就好像背了臺詞像小學生一樣照本宣科的念下來,那姜昆說的虎口遐想,一點都不可樂,大家都肅然起敬,要樂也是感覺挺尷尬的,不樂太尷尬了。要是哄小孩吧,都不如講個安徒生的陳年童話故事。最可氣的是大家都不樂,說相聲的本人比如姜昆自己嘿嘿嘿說一段嘿嘿嘿,自己傻了吧唧的乾笑。說實在的,那個時候,這個相聲就毀在了這幫人手裡。就在相聲奄奄一息走向低谷的時候,突然出現了郭德綱。他經過了種種曲折,經受住了各種打擊迫害。使相聲這門藝術起死回生,相聲的春天又到來了,你們說他應不應該排在說相聲的這麼藝術的前三位?


杜炎鋒180718299


就郭德綱而言,不能單從相聲來論了,除相聲以外,評書,快板,京,評,梆,曲,東北大鼓,樂亭大鼓,北京琴書,黃梅戲,豫劇,二人轉等都信手拈來。他不是專業坐科的學員,他也不是票友。他是從小就喜歡曲藝,從評書開始學,後來十幾歲為了生活和喜歡的戲曲藝術跟班唱戲。到不同的地,唱不同的劇種。現在的本事,都是從那幾年磨鍊出來的。郭德綱最大的功勞,並不僅是用相聲給大家帶來歡樂,更重要的是,他讓年輕人買票進劇場,欣賞中國的傳統曲藝。他日,郭德綱會成為中國的"曲藝大師“。


1399663


這個問題應該不能成立

郭德綱在同輩的相聲演員裡可以稱作第一,是相聲中興的中流砥柱,這是公認的

郭德綱是相聲演員第八代,第七代扛鼎的相聲演員是馬季,在上一代是侯寶林,“逗你玩”的馬三立是第五代,再上一輩就是著名的相聲“八德”了,他們是第四代,相聲也是被“八德”裡的周蛤蟆帶進了劇場

每種藝術形式都要緊貼時代,尤其是相聲這種語言藝術,傳統相聲不乏精品段子,一個字不差的表演出來大概很多人都沒法聽懂


雖然說文無第一,但不同時代的演員沒法對比,馬三立大紅大紫的年代還沒有粉絲一說,很多相聲段子都只能在收音機裡聽到,誰敢說郭德綱的粉絲會比當年的馬三立多

姜昆捱了罵那麼多,但他有一句話是對的,他們並沒趕上好時候,社會形勢對於文字表演的題材,方法是有要求的,姜昆能從那個年代脫穎而出肯定有他的長處,郭德綱回到過去必定也不敢口無遮攔

肯定郭德綱在現代相聲演員裡的地位就足夠了,現在的郭德綱依然是如日中天,但現在給他定位還為時過早

就像我們現在可以總結評判馬三立,侯寶林在相聲史的地位,貢獻,郭德綱還不能,相聲演員的藝術生命要高於其他藝術形式,郭德綱如果潛心研究相聲,想必他是會有第二個創作高峰期的

所以如何評判郭德綱在相聲史上的地位,還是留給後人吧,就是不知道那時候還有沒相聲


一百六十斤胖子


舊社會的大神不算,建國後憑貢獻,老郭絕對是相聲中興的最大功臣。侯寶林在建國初期讓相聲登堂入室,新舊銜接。馬季培養了一大波電視相聲演員的骨幹力量。老郭在新形勢下重拾傳統,絕對是救了相聲的一代巨擎,甚至周圍的傳統小曲和戲曲也被拉動不少。


果園大老杆


這個問題要看從哪個角度來說,如果是按江湖輩分來講,郭德綱是不可能的。從業務上來講,也不可能,時代不同,受眾也不同,傳統文化的斷層,眼花繚亂的外來文化門影響,相聲在90年代斷篇了。如果是從相聲的歷史發展與進程來看,發明相聲的應該排第一,能承上啟下,把相聲發揚光大的排第二,能讓相聲起死回生,併火遍全國的,名揚海外的當屬郭德綱,排第三應沒問題。相聲影響最深的只有京津兩地,這並不是說郭德綱有多大的本事與能耐,都是同行們的襯托,這就是時事造英雄。那麼多得天獨厚所謂的大師,藝術家們都沒能做出象樣的事情來,窩裡橫倒是在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