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做好基層農村工作需要哪些基礎知識?

農夫之


做好基層農村工作需要哪些基礎知識?

題主看來有意在農村基層一展拳腳,那麼,在農村基層做個小村官需要有哪些知識儲備呢?

1.相關的基本法律常識。這個很重要,無論是鄉村矛盾調解還是日常工作事務處理,法律都是最基本的原則。

2.涉農的相關產業政策和優惠政策,特別是當前轟轟烈烈的扶貧脫貧相關政策。這個要做到熟捻於胸。本人前幾年親眼見過鄉鎮分管幹部在村裡被老農問的面紅耳赤,下不來臺,一直到現在,這個事還是那老農吹牛比的經典戰例。

3.在以上基本政策和法律法規基本掌握的基礎上,還要了解基本的民俗相關,特別是在一些方言比較嚴重的地區,學一口地道的方言,用當地老農一樣的方式說話,能夠很快拉近彼此心理距離,給相關工作帶來便利。

4.會用電腦,辦公軟件有一定水平,最好掌握打印,掃描,複印相關的使用和基本維護。村級單位一般都是中老年居多,新近小年輕多數在這方面是主力。

最後,村一級農村工作其實很好做,不外乎政策宣傳傳達,而且多數是給老農送錢的政策,最大的問題是分配的公允性和溝通的順暢到位與否。其次,一些老的村級幹部多數有一定宗族基楚,而且勾心鬥角很是在行。一個是別掉進坑裡被人埋了,一個就是潔身自好,建立自己的群眾基礎。


轉眼就是老農了


我們知道,大部分農民文化水平不高,很多國家政策在宣傳的時候,他們一是因缺乏有效的信息渠道接收不到,二是有些會理解偏差,因此,農村基層管理工作在這方面應該多做一些惠農政策的普及工作。

就這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知道隨著糧食價格的下跌,不少農民越來越關注農業補貼情況,但由於補貼涉及地方操作的較多,很多自媒體雖然能從宏觀方面指出國家有什麼糧機補貼、地力支持補貼、農業保險補貼等,但具體怎麼操作卻給不了答案。

同樣,很多網友在網上諮詢這方面的也比較多,這充分說明,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接收不到這類信息——其實,說起這個補貼,連一直做信息工作的小編也搞不清楚,何況大部分農民朋友。

至於怎麼搞,別的不說,至少我覺得作為基礎工作人員,花個幾分鐘時間將這些辦理流程發佈到網上應該不難的——我們看的很多是辦桌上一貼,農民不跑一趟根本不清楚,最關鍵的是,如果農民缺少那樣資料,需要別的部門配合時,他也給不出意見——因為另外一個部門的辦公方式可能也是在辦公桌上貼著。

舉個簡單的例子,小編以前辦理護照時,因戶口遷移導致戶籍沒有照片,然後當時辦理這項工作的人員,說你應該去原戶籍所在地問一下,跑回去之後,人家說你戶籍已經遷走了,這邊拍不了,最後沒辦法到現在戶口所在地問了下,給出的方案是你只需重辦以下身份證就行了——就這麼簡單,但不瞭解流程就的跑一大圈。

至於其他的帶領農民發家致富,幫助農民瞭解法律知識、農業種植知識,如果能做到的話當然更好,但最基礎的我覺得還是怎麼讓農民辦事更方便才是關鍵。


每日糧油


親們:中午好!

非邀即答做好基層農村工作需要哪些基礎知識的問題。我在鄉鎮工作了23年,在縣級農村工作部門工作了10年,自以為對農村工作富有熱情和經歷。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要熟悉黨對農村工作的方針政策。這方面的基礎知識十分廣泛,要想全面掌握並非易事。這就必須做到,一是在平時普遍學習的基礎上,要有針對性的、融會貫通的、十分透徹的掌握當下要用的政策。二是在平時全面瞭解農村現實的同時,根據工作有什對性的、橫向的、縱向的全面瞭解農村存在的具體問題。三是在內心打腹稿,在紙上拿方案,尋找解決問題的政策依據,反覆斟酌自認為方案可行之後,在小範圍談自己的想法,徵求意見。再次認為成熟後,即可廣泛討論,確認無誤後,即可付諸實施。日積月累,對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就會了如指掌,運用自如。

二、要有與農民交流的語言基礎知識。話都會說,但說出去的話要能讓人信服,這需要有功力。一語言的內在內容要充實;二語言的表達要幹練成熟、堅決果斷;三特別是人群聚齊造訪的時候,更要幹練堅決,給人以政策、規定、要求就是這樣,不值得懷疑,給造訪者形成所言內容是有依據的的感覺,爭取信任;在大會上說話時,要有禮有節、循序漸進,條理清晰,幽默有趣,能抓人心等。三是要用農民的語言,或者用農民喜歡聽、能聽的懂的語氣、詞彙表達自己的意願。這些語言表達所需要的基礎知識不僅是平時學習所得,更是長時間工作鍛鍊的功夫積累。

三、要有了解農村現狀的基礎知識。要學會了解農村現狀、瞭解農村所需的基本能力。在農村要懂得農業基礎知識。農業基礎知識很廣泛,全面掌握不可能,但是,當地農業的主導產業及相關產業的知識必須瞭解,這樣才能和多數農民有交流的共同語言;農村糾紛的類型和調處方法要知道、要學會;不同時期農民內心的想法、對生產、生活的急需要了解,要有預案;瞭解、掌握、調處的基本常識要具備、要懂得,要學會,不可欠缺。這是保證自己在農村工作最基本的立身之本。

四、要熟悉部門對農村的對口業務。農村工作千頭萬緒,基層就像一根針,所有的政策、項目最終都要落地,都要落實在基層。因此,對於上邊部門各自分管農村工作的那一項,以及如何去得有效聯繫等,都要了如指掌,這有利於指導基層主動與上級部門取得高效聯繫。如:農業產業類項目與農業局聯繫,鄉村道路建設項目與交通局聯繫,養羊、養豬與畜牧局聯繫;豬廠建設標準與環保局、農業局或畜牧局聯繫等等,這是鼓勵基層積極跑項目所要具備的基礎知識。

五、要熟悉基層農村組織基礎知識。農村組織相關的知識一定要懂得。各自的主要工作、相互間的關係、組織產生的法律依據必須搞清楚。這樣自己就會知道某項工作找誰幹,如果不幹怎麼辦,怎麼落實督辦等等,這有利於加快工作的落實和加快工作開展的進度。而且,對幹部的敏感問題就會應對自如,不致於深陷其中,成為當事人,或者惹出新的麻煩,影響幹部工作的積極性。

凡塵觀生活認為,只要具備了一上五方面的基礎知識,你就會在基層農村很快的投身工作,而且,會遊刃有餘,成為基層農村受歡迎的“三農”幹部!

網友們,你認可我的觀點嗎?若認可,請點贊、轉發!

我是凡塵觀生活,謝謝!再見!

關注農村、關心農業、關愛農民!聚焦“三農”,探討問題,振興鄉村!歡迎瀏覽、點贊、轉發、評論、收藏。更多“三農”詮釋,敬請關注凡塵觀生活!凡塵觀生活是您瞭解“三農”的好朋友!


凡塵觀生活


我國的大多數人口和疆土在農村,70%以上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科技人員在村鎮,可以說中國的歷史,國學史就是一部農村史。農村經濟一直以來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新農村的新形式下,做好基層農村工作,要求我們不斷學習,更新知識,提高工作效率。 作為在基層農村工作四十年的農夫之,願以自己的感悟和觀察來回答這個問題,與友友們共同探討。

一、首先要學會與群眾溝通。瞭解當地的語言習慣,生活習慣,會拉家常。練好結交群眾的基本功。

二、要掌握農、林、牧、副、漁以及農產品加工業的生產和管理技術並與當地的資源和交通相匹配。

三、要熟悉建築規劃、文化文藝、體育活動的組織和管理。

四、要了解法律和行業法規。要不斷學習農村各項產業扶持政策和優惠政策。

五、要不斷學習互聯網經濟等各項實用技術,更新知識,加快新農村建設速度。


農夫之


我來自農村,由於工作原因,經常穿梭於縣城和農村之間,對農村的情況比較瞭解,對你提出的有關於農村的問題很感興趣,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做好基層農村工作需要哪些基礎知識?依據個人經驗,我有如下建議:

一、農業發展基礎知識

農業發展基礎知識是必須要有的。農村的基礎工作就是發展農業,包括種植糧食,種植經濟作物,養殖豬、牛、養等家畜,農產品的銷售以及高產技術等等。沒有這些基礎知識,怎麼跟農民打交道,談電腦技術、網絡技術,聽不懂啊。所以,擁有農業的基礎知識,是基礎的,必須的。



二、涉及農村的法律法規

農村裡面,一年到頭總會有那麼幾件矛盾糾紛出來,需要調解。作為一名農村基層工作人員,你需要介入調處,這是不可迴避的。調處必須要有理有據,以法律法規,村規民約作為支撐,這樣才不至於調解的時候落下個偏袒某某的嫌疑。特別是農村裡面的土地、山林和水利等等糾紛,最令人頭疼,說道理是行不通的,解決的方式也不能夠空口無憑,得要按法律程序走,有理有力有據。另外,農村土地承包,宅基地使用權轉讓等等都涉及到土地管理法。所以,農村基層工作法律法規知識,不能沒有。



三、瞭解涉及三農的政策

三農的政策,最重要的文件當屬一號文件,要熟悉瞭解。當然,涉及到農民的具體利益的惠民政策以及當地的詳細措施更需要掌握。要了解,村民辦了一個養殖場,要達到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夠獲得補貼;要了解,村民發展種植業,要種植哪些經濟作物,什麼樣的規模能夠獲得補貼,補貼多少;要了解,政策的意圖,指導農村跟著政策走等等。



以上都是一個優秀的農村基層工作人員必須要掌握的基本知識。這些知識也是你與村民之間進行溝通的橋樑,可以支撐著你把工作做得更好。我覺得這些應該是考核村幹,村官必須得基礎知識。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有關於《做好農村基層工作需要有哪些基礎知識?》問題的看法,大家覺得怎麼樣?如果有不同意見或者對本人觀點有疑問的,歡迎評論指正。


有點意思的事兒


第一、要“入鄉隨俗”,瞭解農村的風土人情,能和農民打成一片。

第二、要具備一定的與人溝通的能力,村民鄰里之間發生點兒矛盾你得有能力調解。

第三、瞭解一定的法律知識,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說,法律知識非常欠缺,你瞭解一定的法律知識會對他們有所幫助。

第四、熟知各項惠農政策,並將這些政策落到實處,合理利用,幫助農民脫貧致富。

第五、瞭解互聯網知識,將傳統農業和互聯網相結合,帶領農民走出一條“科技興農”之路。


匣匣


筆者從小生活在農村,工作後也是長期在基層,對農村還是比較瞭解的。若想做好農村工作,需要的基礎知識有如下幾點:

第一,農業技術知識。在農村工作,農業是動力,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持點。懂得更多的農業專業技術知識,可以帶領廣大農民尋求更多的農業經濟增長點,可以促進農業的增產增收,可以發展更多的農業發展新支點,可以為農業的健康穩步發展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第二,群眾工作知識。在農村工作少不了和群眾打交道,與群眾打交道就要懂得一些對待農村實際的交流技巧,要真正做到手拉手、心貼心的溝通。其實,與農村群眾打交道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真誠換信任,只要農村工作者能夠真心真情真意地對待群眾,他們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報你。

第三,黨的理論知識。在我國,黨領導一切,奮鬥在任何戰線的工作者都要堅持黨的領導,堅定永遠跟黨走的信念,相信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發展之路才是最正確的道路。在開展農村工作時,要學會運用黨的理論知識來指導實踐,以黨的理論知識指引我們找準工作方向,尋找正確地工作方法。



第四,農村發展知識。新時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村建設展現出了新要求、新特點、新趨勢,農村工作者要努力融入新時代農村發展的浪潮中,牢固樹立農村發展的新目標,以新農村發展理論推進社會主義招待會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村的發展質量。



第五,宣傳教育知識。要善於利用宣傳教育這一優良傳統,將黨和國家關於“三農”的優惠政策宣傳到位,將政策諒解透徹,真正讓老百姓的思想統一到踐行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上,讓黨和國家的優惠政策真正惠及於民,讓利於民。而這一切都需要有紮實的宣傳教育知識。

歡迎關注“東愛雨公考”,專注公務員考試、體制內問題答疑解惑,如有疑惑,可以私信、留言。

東愛雨小公


我現任村委幹部,有句話說,能當好縣長,不一定幹好村長,所有農村農業知識你必須要懂得一些,外行不能領導內行,我大體歸納幾點:

一,要有耐心,容忍,包容心態,與村民結交朋友,得到他們支持,否則,什麼也幹不了,這條最重要,知識面比較廣。

二,掌握一些法律知識,熟習民風民俗,村規民約,要有遇見性,調解能力,各方面應對知識。

三,瞭解農業生產,各種農藥,化肥基本知識,如那種農藥化肥是酸性,那種是鹼性,不要讓村民一問三不知。

四,熟習黨和國家各方面,路線方針政策知識,不能向村民誤導,發出錯誤信號,否則,你就要負大責任。

五,熟習網絡電腦知識,因為,現在農村老人多,你是教不會他們的,幫助他使用各種卡,他們會感謝你,服務好有可能成為朋友。

六,總之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農村需用知識很廣泛,大體總結五條。











老頭156934080


我是一名基層鄉鎮幹部,從事農村工作積累了一些經驗,我認為做好基層農村工作需要以下幾點:


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我們直接面對的是農民群眾,所以理論知識的儲備至關重要,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規以及辦事流程等都是我們提前準備的理論知識,不管是農林牧還是低保、扶貧工作,都需要向群眾解釋各項政策,還要在化解矛盾時宣傳法律法規等。


鄉鎮視角


在基層有很多的基本知識是必須要了解的。

一、當地的民情,文化,這樣才能更快的融入其中,和老百姓想在一起,幹在一起。

二、瞭解老百姓的需求,要精準的瞭解每家每戶的情況,具有針對性的幫助他們,精準識別和精準幫扶。

三、瞭解當地的產業,考慮如何能幫助老百姓做好,做強具有當地特色的產業,幫助老百姓致富。

還有沒想到的歡迎大家補充,互相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