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歐洲的平原面積比中國和印度大很多,應該更適合作物的種植,為什麼歐洲的人口卻遠沒有中國和印度多?

尋覓\\錯過


第一,人口的增長,農業發展是重要因素但是不是唯一因素;

第二,歐洲平原面積巨大,但是真正適合發展農業的地區非常有限。


歐洲面積並不比東亞大,反而比東亞的面積要小,然而歐洲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歐洲人口不到8億,僅次於亞洲與非洲,歐洲經濟、科技發展水平非常高,人均壽命等也非常長,一定的社會經濟文化影響之下,使得歐洲人的生育慾望越來越低,如今歐洲的人口增長主要依賴於移民,如此之下,使得歐洲的人口並不算多。


其次,就是題主所問的農業地理因素。

歐洲1100萬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平原佔據總面積的67%,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而且歐洲的平均還把也只有300多米。然而尷尬的是,歐洲也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唯一沒有熱帶的大洲,歐洲氣候普遍溫和溼潤,以溫帶海洋性氣候與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但是這樣的條件並不適合農耕業發展,而乳畜業是無法支持大規模人口增長的。

歐洲的人口增加,都是在近現代,美洲的農作物土豆傳入後,加上科技發展使得歐洲的土地人口承載力不斷提升後才形成的。

人口增長與經濟、科技水平等息息相關,就好像非洲雖然生產力落後而且資源豐富,但是非洲的人口總量仍然非常巨大,增長率也非常高。歐洲的絕對人口數量其實也並不算低,但仍舊保持了非常優越的社會、自然條件。


澹奕


平原不一定適合種植農作物,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亞馬遜平原。亞馬遜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光熱充足,但不適合種植農作物,為什麼呢?因為亞馬遜植物長的快,微生物長得更快。

在中國,一片樹葉落到地面,會腐化在泥土裡變成營養被植物吸收,但在亞馬遜,一片樹葉落到地面,還沒來得及腐爛,就被微生物分解的乾乾淨淨。而且亞馬遜熱帶雨林氣候,經常下暴雨,泥土都被雨沖走了。

所以平原不代表農業發達。

世界上什麼地方人最多呢?很簡單,只要是種植水稻的地方,人都特別多,日本、韓國、越南、泰國、印度、孟加拉國等等,即使這個地方是丘陵不是平原,但只要是種植水稻,人口都非常多。

歐洲的氣候最適合長草,所以歐洲種植草坪很容易,但我們國家不適合種草,草坪就很容易被踩壞。英國紳士經常打傘,因為英國經常下雨啊,沒有陽光農作物是沒法很好的生長的,所以歐洲的牧業(牛奶、奶粉等)和小麥種植業比較發達,種草(牧業)和小麥沒有水稻那麼高產,所以能夠養活的人就沒有水稻養活的人多。

世界上有三大黑土地,我國的東北、烏克蘭的東歐平原、美國的中部平原。但烏克蘭種植小麥,美國種植小麥和玉米,我們東北種植的是水稻,結果東北的人口密度要遠高於另外兩處。


劉權林


第一是歐洲的傳統農業經濟模式和中印兩國不一樣。中印兩國的農業都是以種植業為主,歐洲的農業是二元制的。既有種植業也有畜牧業。畜牧業的供養人口數量要比種植業少得多。這本質上是歐洲的地理環境決定的。

第二是因為歐洲的發展模式在中世紀晚期之後就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印延續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勞動力持續配置在農業上。但是歐洲從這一時期開始逐步向工業社會轉型。農業的地位不斷下降。工業時代更強調人口的素質,而不是數量。所以工業化國家的人口出生率一般都比較低。中國也開始進入人口低增長階段。放開二胎生育限制也沒有能夠刺激人口大規模增長。

第三是因為歐洲歷史上向美洲大量移民。通過殖民方式解決了人口壓力問題。歐洲目前的人口大約有7億。美洲總人口大約為9億,其中大部分是歐洲移民的後裔。兩者相加也有十幾億了。這個人口數量實際上與中國和印度是同一等級的。


用戶4325101516


歐洲大陸雖然大多較為平坦,但其海陸輪廓破碎,山脈分佈大都呈東西走向,這就容易造成西風深入,再加上歐洲處於中緯度常年受西風控制,這就形成了溫帶海洋氣候,冬暖夏涼,常年溫和多雨,這種氣候適合人類居住,但不適合農作物生長。

沒有充足的食物怎會有太多的人去居住,據歷史記載,早在公園前400年的時候,中國的人口就略多於歐洲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歐洲的氣候。

第二個原因就是生產力不同,也就導致了人口政策的不同。中國古代是以小農經濟為主,講究安居樂業;而歐洲則以畜牧業為主,由於其海岸線較長,海域較多,所以海陸交通便利,容易促進海上貿易的發展,也就是商業,但這種模式下多生孩子就得拖家帶口到處奔波,很麻煩,是不如農業的安居樂業容易聚集人口。況且古代的中國政府還鼓勵生育。

第三個原因是,在歐洲的歷史上發生過黑死病,這導致歐洲人口劇減。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奪去了2500萬人的姓名,那時歐洲人口還不到8000萬。中國歷史上雖然也有鼠疫,但不嚴重,這也要感謝中國的小農經濟,天天勞動,沒功夫到處亂跑召開病毒禍害自己。

第四個原因是工業革命造成的,工業革命致使勞動力大量剩餘,很多人破產,為了生計,他們選擇移民,離開歐洲。

第五個原因屬於現代原因了。我們知道隨著生產技術的提高和交通的便捷,氣候等外界原因對人口的影響沒有那麼重要了。不過,我們也知道,歐洲的發展水平領先,一般情況下經濟發達的地方人的素質會比較高,也就不願生孩子了。


雨淋斐


哈哈了,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等國家,有多少歐洲白人?航海時代,歐洲擴張主義,人口一部分死於爭霸(戰亂),還有相當一部分“移民了”~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那麼多殖民地都需要人


創意發佈


歐洲以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為主,比較適合草料生長,可以養牛和羊,不適合高產作物比如水稻,玉米的生長,唯一能生長的小麥產量低,韌性太大,做麵包還行,如果去吃過意大利的意大利麵,就知道,口感和塑料差不多,這樣的平原單產太低,天然養不活太多人口,等到歐洲開放了新大陸,有充足食物,歐洲人口才開始大規模增長


吳俊華14


一看題主就沒學過高中地理,主要是因為氣候原因,溫帶海洋性氣候不利於糧食作物及油料作物的生長,但利於多汁牧草生長。 19世紀末就有人發現,在歐洲,海洋性氣候條件下生產長的小麥,蛋白質含量小,至多隻有4~8%。隨著深入大陸,到俄羅斯歐洲部分,小麥的蛋白質含量增高達9~12%,在比較乾燥炎熱的地區,小麥的蛋白質含量增高到18%,甚至在20%以上,原蘇聯科學家證明:一個地區的氣候大陸性越強,小麥的蛋白質含量也就越高。在氣候溫涼潮溼的地方,小麥的澱粉含量增加,而蛋白質含量卻降低。人們為了補充蛋白質的不足,只好藉助於肉類,但是又帶來脂肪過多的缺點。可見,海洋性氣候對農業並不很有利。


我有所戀人隔在遠遠方


平原面積大不一定農業技術就發達,還跟氣候,生產技術,政治,飲食習慣等因素有關,歐洲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以遊牧為主,飲食習慣也以肉食為主,政治長期處於四分五裂,沒有大一統的王朝出現,沒有統一生育文化


天陲像


歐洲平原質量不好,由於緯度高氣候寒冷,只能一年一熟。完全沒法和中國的一年兩熟比,更別提印度的一年三熟了。論平原面積與質量,還是中國與印度最好。這就是中國與印度自古人口多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