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陝西省一個縣,建縣歷史超1500年,如今富得流油!

陝西省,簡稱“陝”或“秦”,省會是千年古都——西安市。該地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如今,陝西省這一歷史文化大省有4個縣級市、74個縣和29個市轄區。其中,就三原縣來說,史稱“甲邑”,古稱“池陽”,位於陝西關中平原中部,因境內有孟候原、豐原、白鹿原而得名。三原縣建縣歷史超1500年,不僅是歷史上的繁華之地,而且現在也是富得流油!

陝西省一個縣,建縣歷史超1500年,如今富得流油!

首先,三原縣隸屬於陝西省地級咸陽市。在地理位置上,三原縣位於陝西關中平原中部,渭河以北,為省會西安市的北大門,距西安約36公里,咸陽約40公里,距咸陽國際機場22公里,鐵路、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北魏置縣,因境內有孟侯原、豐原和白鹿原而得名。東與臨潼、富平、閻良相連,南與高陵接壤,西鄰涇陽、淳化,北靠銅川新區、耀州區,總面積576.9平方公里。除了優越的地理位置,三原縣的歷史同樣非常悠久。早在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後,今陝西省三原縣一帶隸屬於內史地。三原為古京畿之地,素有“衣食京師、億萬之口”美譽。

陝西省一個縣,建縣歷史超1500年,如今富得流油!

秦漢至西晉,與涇陽同為一域,治所先名涇陽,後曰池陽。秦屬北地郡、漢屬左馮翊。進入到南北朝時期,該地區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正式在該地區設立三原縣,其建縣歷史已經超過1500年,成為陝西省建縣歷史非常悠久的地區。《元和郡縣誌》卷1京兆府三原縣:“以其地西有孟侯原,南曰豐原,北曰白鹿原”,故名。由此,三原這一縣名和白鹿原有關,至於小說《白鹿原》,也是敘述白鹿原這一地區的故事。

陝西省一個縣,建縣歷史超1500年,如今富得流油!

永安元年(公元528年)三原縣治由今淳化縣固賢遷今城關鎮西北15千米清水谷。北周析東北部設華池縣。公元583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正式撤銷華池縣。唐朝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三原縣屬鼎州,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屬雍州,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屬京兆府。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三原縣治遷唐高祖獻陵附近。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又遷治龍橋鎮(今城關鎮)。由此,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三原縣的縣治出現了比較頻繁的變化。

陝西省一個縣,建縣歷史超1500年,如今富得流油!

最後,明清這一歷史階段,三原縣屬西安府。1913年,三原縣隸屬於陝西省關中道,後直屬於陝西省。1984年,咸陽地區改市後,三原縣為咸陽市轄縣至今。對於三原縣來說,不僅歷史上非常繁華,而且現在也是非常富裕,縣城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5平方公里,是咸陽乃至關中地區人氣最旺、人口最多、商貿最繁榮的縣城之一。如今,三原縣整體地貌以平原、臺原為主,佔總面積的72%。河流主要有清峪河、濁峪河和趙氏河,總人口約為43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