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80年前,蘇聯和德國瓜分波蘭,波蘭盟國卻按兵不動,原因竟是……

1939年9月1日伴隨著希特勒的一聲令下約88.7萬人納粹德軍如虎狼出籠向波蘭華沙撲去,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與此同時,蘇聯也在9月17日從東面突擊波蘭。而至於為什麼納粹德國和蘇聯會同時進攻波蘭,除了那些錯綜複雜的國際政治博弈,最核心的一點就是波蘭曾經得罪了德蘇這兩個大國。

80年前,蘇聯和德國瓜分波蘭,波蘭盟國卻按兵不動,原因竟是……

首先說納粹德國方面,由於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出於遏制德國再次崛起的需要,早年被普魯士人滅掉的波蘭被英法重新扶持立國。而剛立國的波蘭出於國家未來利益考慮,決定一定要給自己找個出海口,於是在波蘭政客的遊說之下,英法強行將德國一分為二,在東普魯士、但澤跟德國本土之間插了一個“波蘭走廊”。

這個以犧牲德國利益而強行出現的產物,在納粹德國民族主義者看來就是對德國人的羞辱,所以納粹德國與波蘭是不共戴天的仇人,除非波蘭主動歸還相關土地乖乖的成為一個內陸國。而放棄“波蘭走廊”對於波蘭來說就是放棄“未來”。因而從納粹德國、波蘭各自維護國家與民族的核心利益的出發點來看,德波這個矛盾是一個死結。

再而我們說蘇聯為何討厭“波蘭”,同樣是“土地”問題,但某種意義上波蘭政客的“貪婪”難辭其咎。1920年波蘭依仗著有英法支持通過俄波戰爭,波蘭政客不顧英法的勸阻,強行將邊境在英國人制定的寇松線的基礎上東移了150英里。將部分主要由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居住的土地併入了波蘭,而那時這些土地上還生活著450萬烏克蘭人和150萬白俄羅斯人。面對本該屬於自己的國土成了鄰國的地盤,出於民族主義情懷,部分蘇聯高層和民眾對波蘭恨之入骨,認為其是“趁火打劫”的強盜。

而對於波蘭政客這個“趁人病要人命”的決策,小編也只能說波蘭政客真是“見利忘義”,也直接映證了什麼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中國古訓。要知道,強推150英里的國境線除了滿足波蘭政客們“重塑波蘭霸權”的雄心之外,對波蘭普通老百姓而言卻是毫無作用,而波蘭的政客們為了“一時之快”,硬吃蘇聯和德國的土地,以致直接樹起了波蘭與蘇德之間“不可能合作”的高牆。

80年前,蘇聯和德國瓜分波蘭,波蘭盟國卻按兵不動,原因竟是……

不過在早先,當希特勒在1938年吞併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後,德國也曾採用外交途徑,要求把但澤自由市合併,並在波蘭走廊建造一條治外法權的公路來連接被“波蘭走廊”分割開的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土。但是波蘭政府拒絕了納粹德國的所有要求,並且分別和英國、法國簽訂協議,而英法也承諾在波蘭遭受入侵時對其援助。

也是從當時開始,希特勒便開始準備用武力解決“波蘭走廊”的問題,並在1939年4月擬定了“白色方案”,即入侵波蘭的“閃電戰”計劃,爭取用最短的時間解決波蘭,不給英法反應的時間,另外,納粹德國還和蘇聯秘密達成協定,瓜分波蘭以及波羅的海國家。這就是德國閃擊波蘭的由來。

而之後,當納粹德國正式發動閃電戰入侵波蘭時,波蘭便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困境,縱然擁有百萬大軍,也無濟於事,最終難逃僅36天就亡國的命運。

80年前,蘇聯和德國瓜分波蘭,波蘭盟國卻按兵不動,原因竟是……

不過,這裡還有個令人奇怪的問題。

眾所周知,從1939年9月3日法國對納粹德國宣戰開始,直到1940年5月法蘭西戰役前夕,在長達9個月的時間裡,作為波蘭盟友的法國只在西線做出了一個援助波蘭的姿態,沒有組織起一次像樣的攻勢。甚至可以說,面對盟友波蘭的滅亡,法國竟選擇了坐視不管。這是為何呢?

對於法國這種在西線對納粹德國“宣而不戰”的狀態,法國人自己稱之為“奇怪的戰爭”,德國人稱為“靜坐戰”,英國人稱為“假戰爭”。由於法國沒有趁納粹德國主力在東線之際,攻擊納粹德國薄弱的西線,錯失良機,以至於在半年後遭受了與波蘭同樣的被閃擊亡國的命運。

法國“靜坐”的戰法,久為人們所詬病。英國將軍富勒所說的最具代表性:“世界上最強大的法國陸軍,對峙的不過26個德國師,卻躲在鋼骨水泥的工事背後靜靜地坐著,眼看著一個唐·吉訶德式的英勇盟國被人消滅。”

但事實上,我們都冤枉法國了。並非法國不願進攻納粹德國,而是法國當時根本尚不具備向納粹德國發動進攻的實力。

80年前,蘇聯和德國瓜分波蘭,波蘭盟國卻按兵不動,原因竟是……

首先,1939年9月的法國軍隊其實只是一個空殼子。比如,在坦克力量對比上,法國宣稱自己有4200輛坦克,明顯超過擁有3500輛坦克的德國。數字是沒什麼問題,但是這些坦克有一半是法國在一戰時期製造的。例如1917年產的雷諾FT,在1939年就幾乎沒有什麼實戰價值。在空中力量對比上,法國當時僅有440餘架的能作戰的較現代化的戰鬥機和510架已經過時的飛機(戰鬥機和轟炸機)。而納粹德國有1300架戰鬥機和1600架轟炸機,所有的飛機在當時都是最先進的,而且在西班牙內戰時德國空軍已經將他們的現代化戰術付諸實踐。 在戰術思想上,當時法國仍然沉醉於一戰的勝利模式中,在戰術上過分的依靠炮兵的輔助來突破,所以面對納粹德國精心部署的齊格菲防線,短時間內法國也不可能有太大進展。更何況法國民眾存在厭戰情緒,士兵也長期未得到實戰鍛鍊,戰鬥力較低。即便進攻,也討不到太大便宜。

80年前,蘇聯和德國瓜分波蘭,波蘭盟國卻按兵不動,原因竟是……

其次,法國的鐵桿盟友英國的援助不到位,也是法國選擇在波蘭戰役中觀望的重要原因。事實上,直到同年的10月11日,波蘭戰事已經結束了3個星期以後,英國才派了4個師158000人到法國去,更搞笑的是,英國方面直到12月9日才在對德作戰中第一次有了傷亡——有一個外出巡邏的班長被擊斃。

此外,波蘭滅亡的太快,導致法國來不及出兵。由於波蘭方面軍事部署的失誤和戰術思想的陳舊,面對納粹德國強大的閃電攻勢,不到40天波蘭就亡國了,而當時法國國內的戰爭動員才剛剛完成,僅靠當時前線上現役的法軍,根本不具備向納粹德國進攻的條件。

如此幾種情況之下,法國也有且只能選擇“靜坐”,當然,此結果透露出的更多的是法國的無奈。中國古人所言的“鞭長莫及”,“有心無力”,也不外如是。何況在當時不具備向納粹德國發動進攻實力的前提下,法國人反而可以依靠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以守待攻。哪怕納粹德國把閃擊戰運用到法國人自己身上,法國也有足夠的準備,以固若金湯的馬其諾防線破掉納粹德軍的閃擊戰術。

80年前,蘇聯和德國瓜分波蘭,波蘭盟國卻按兵不動,原因竟是……

只是萬萬沒料到的是,納粹德國早就革新了作戰理論和作戰方法,憑藉著強大的武器裝備,從誰都沒有預料到的阿登山地殺將出來,納粹德軍如神兵天降出現在了法國腹地,打了法國人一個措手不及。但這,並不能就此認定,之前由於法國“靜坐”沒有抓住良機,從而導致了亡國,否則,我們就陷入了結果論、馬後炮的老生常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