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你对自己说不,注定会过上自己不想要的生活|心理解读

你对自己说不,注定会过上自己不想要的生活|心理解读

01

有时候,当我们要去做一件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时,脑海里总会有一个声音蹦出来,对自己说:这事我做不了,我肯定做不好。虽然事情还没有去做,但是我们在心理上已经给自己划了一条“禁止翻越”的红线,自己给自己设限。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种想法看起来像《指环王》里的咕噜姆一样,胆小到猥琐,但客观的说却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通常来说,我们对自己好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对自己说你可以的,激励自己变成期望中的样子。

就像电影《夜店》里的何三水,一直坚信通过自己的惊世骇俗的数学能力,一定可以算出彩票的头奖号码。最后虽然与中奖失之交臂,但幸运的是把卖彩票的老板娘娶回了家,也算实现了更大的人生抱负。

另一种是对自己说不可以,来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什么伤害。

比如面对一桌子的美食,你很想大块朵颐,但是内心有个声音对自己说:夏天就要来了,不可以。通过这样的警告约束自己,我们就可以避免在夏日的街角边,受到来自瘦子们的一万点伤害。

自己对自己说不,给自己设限,确实可以保护我们远离危险,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当我们在面对一些从未体验过的事情,总是习惯性的回避和远离,对风险过度的敏感,这就会成为一个问题。

这种防御性的心理,虽然可以避免因自身能力不足而带来的挫败感、暂时维护自我的价值感,但是无形中也阻碍了我们去实现新成就,失去了拓展和提升自我能力的机会。因此,真正让大多数人在成功路上止步的,有时候不是能力的问题,也不是环境的问题,而是那种隐藏在我们脑海中的自我设限的信念。

你对自己说不,注定会过上自己不想要的生活|心理解读

02

当然,要想避免自我设限这种心理对自己的负面影响,我们就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它。

简单来说,这种自我设限的背后,隐藏了两种不合理的思维。

否定性思维

什么是否定性思维呢?就是遇到一件事情,在没有对它进行了解和分析的情况下,单凭感觉就直接否定的一种思维方式。持有否定性思维的人,经常说的话是:不可能、没办法、没想过、不知道等等。

否定性思维对我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我实现的预言上,所谓自我实现预言也叫自证预言,意思是当你对一件事进行预言或者解释之后,你往往就会把事情的发展按照自己预言和解释的方向推进,结果预言就这样自己兑现了自己。

自我实现预言最大的特点就是要么成就一个人,要么毁掉一个人,比如越是自信的人,越是容易取得更高的成就,从而印证自己的自信是正确的。相反,总是用否定思维来考虑问题的人,因为提前对自己说不,从而失去了进行尝试和探索的机会,结果自然是发现自己“果然不行”。

不敢承担责任,怕犯错

就像我们刚才提到的,自我设限是一种防御性的心理。我们之所以不敢尝试新的事情,是因为尝试是要冒一定风险的,需要承担失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挫败感,对自我的否定等等。

只有脆弱的人才不敢展示自己的脆弱。”对于很多自我价值感低的人来说,这是他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事情。他们不敢将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因为这样可能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和情绪感受,哪怕这样可以为他们积累经验,将来获得更大的成就。

过于看重眼前对错的人,担心出错让自己蒙羞的人,注定是没有明天的。因为,只有什么都不做的,才可能暂时的不犯任何错误。这就是一个悖论:为了避免犯错,反而犯了一个更大的错。

你对自己说不,注定会过上自己不想要的生活|心理解读

03

那么,怎么做才能打破这种自我设限的思维方式呢?

首先,要识别它。

当你发现自己总是不敢尝试新事物,总是对自己说不的时候,要从这种思维中跳出来,告诉自己事实并非如此,并不是那件事真的有多危险,而是我们自身设限的思维在扭曲我们对事情的看法。

识别出自己身上的自我设限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的去分析问题,迈出去尝试的积极一步。

其次,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会给自己设限,是因为觉得自己有充足的理由,比如以前做过类似的事情,但是失败了,或者你看到了事情本身存在的一些风险等等。

这些风险可能确实存在,但并非总是如此。生活本来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创造的过程。一个人的价值高低也就体现在,他能够把多少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所以,要做到这点就需要一种全面看待问题的思维。所谓全面的看待问题,就是在综合了事情的优点和缺点之后,然后得出的判断。当你觉得自己不行的时候,列出支持它的理由,同时找到自己优秀的一面,然后列出支持它的理由。这样的一种综合分析,可以有效的减少偏见,提升自我的认可度。

最后一点,积极行动。

我们常说,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其实,这个懂只是我们头脑上对逻辑的认同,在我们内心深处并非真正认同。

认同一定是和体验相联系的,只有在做事的过程中体验过一件事的好,我们才能在感受的层面上真正的认同。所以,最关键的还是积极行动,通过实际行动带来的正反馈,让我们真实的体验到,原来这样确实是可以的。

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的放弃原来消极的想法,愿意用更积极的想法来看待自己,以及所面对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