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全球最大的代工廠:軍事化管理120萬名工人,每年營收超過3000億

全球最大的代工廠:軍事化管理120萬名工人,每年營收超過3000億

眾所周知,鴻海精密是全球電子產品的代工巨頭,富士康也被大家稱為“全球最大代工廠”。我們都知道我們用的iPhone、iPad、XBOX還有電腦、液晶電視等等,都是從它的工廠中製造出來。不過,郭臺銘認為,富士康並不只是個代工廠。

富士康在大陸的廠區總面積為89平方公里,89平方公里是個什麼概念呢?相當於國內六大房地產商建築面積總和的1.5倍以上,或12個麗江古城,或125個紫禁城,或980個莫斯科紅場。

富士康將自己定義為“全球領先的通信網絡設備、雲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及工業機器人專業設計製造服務商”,重塑大眾認知的意圖十分明顯。

目前富士康共有員工26萬人,而其集團公司的全球員工數量更是達到了120萬人。目前外界預估上市後市值在6000億元左右。

富士康如此成功的秘密是什麼?

富士康發家於臺灣,成就於大陸。郭臺銘曾經總結過富士康成功的關鍵有四點: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一流客戶,即找到美國蘋果、芬蘭諾基亞等大客戶,並利用中國低廉而勤奮的勞動力生產。

富士康之於中國大陸,一直是一個奇特的存在。它不僅意味著一系列蘋果產品的真實產地,也等同於極其可觀的出口量、GDP貢獻以及就業率,甚至於一個富士康工廠的崛起,還能改變所在地從可口可樂到避孕套的銷量。

全球最大的代工廠:軍事化管理120萬名工人,每年營收超過3000億

近年來,伴隨著富士康高速發展的同時,這種壓榨廉價勞動力而取得巨大經濟利益的成功模式的弊端也逐漸暴露出來。比如在2010年發生的連續十二起員工跳樓事件和深圳富士康13名年輕員工患白血病事件,這些都與富士康嚴格的軍事化管理和超時加班有關。

面對沿海地區人力成本的上漲,全球電子產品代工巨頭富士康正逐步將生產線往內陸轉移。重慶、成都、鄭州、貴州相繼被富士康相中。

郭臺銘表示,作為全世界代工製造最大的企業,富士康從20年前就從代工廠轉型。從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說起,富士康也已經有20年的經驗,而這些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經驗主要體現在實體制造的工差上,幫助富士康可以更好地把握製造的準確性和產品的精細化。

全球最大的代工廠:軍事化管理120萬名工人,每年營收超過3000億

2016年,富士康收購了夏普,這無疑是富士康轉型,或者說扭轉外界對富士康的認知的一個好機會。郭臺銘給鴻海設立了非常多的目標:他希望夏普稱霸電視業,做強手機業務;希望鴻海以“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為戰略主軸,以全世界為舞臺,打造科技日不落帝國。

目前富士康在中國大陸擁有31家子公司,2017年位居《財富》全球500強第27位。2017年營收為3545.44億元,淨利潤為162.2億元。

《福布斯》雜誌發佈2018年世界富豪排行榜,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身價85億美元蟬聯中國臺灣首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